(鄂东医疗集团黄石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 麻醉科;435000)
【摘要】手术中的麻醉是手术过程中的必须工作,其也是整个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部分,在手术中,麻醉工作与手术密切配合,麻醉工作的进行也需要手术室护士的正确配合。因此,想要使麻醉、手术效果得到保证,手术时护士要与麻醉医师配合良好。通过观察与操作,就手术室麻醉护理得出心得。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护理体会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148-02
一、前言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在整个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手术中的麻醉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所以,手术中,护士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其次,在手术中,应当以严谨严谨、规范的操作程序与麻醉师配合【1】。因此。麻醉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和手术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麻醉前的护理
2.1心里护理
一般的病人对手术过程中的麻醉知识一无所知,有的患者知道麻醉,但是不明确麻醉过程中需要做的配合工作。大都表现出紧张、恐惧心理。所以,护士应该提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麻醉知识进行传输,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恐惧心里,与患者进行交谈时,态度要热情、诚恳,让患者知道本次的麻醉护士就是自己,让病人减轻心理负担。再进一步对麻醉中会出现的感觉和症状对患者进行简述,让患者书序流程,有足够的心里准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的进行。
2.2手术环境要求
手术环境也是有严格的要求,首先,手术应该在严格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手术前,手术室的温度尽量控制在18~20℃之间,手术室的湿度保持在40%~50%之间,手术中的温湿度是重要的手术准备环节【2】。麻醉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由于麻醉药物对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系统起到抑制作用,同时,患者在进行手术时,手术的位置会暴露在空气之中,也能使体内的热量散失,加上手术中一般给患者输入的血浆、点滴等都未提前进行加温,所以,致使患者的体温更低。患者的体温降低,可能造成体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苏醒延迟等症状。还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疫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所以,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不应过低,临床上,一般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不变。老人、儿童在手术前对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手术中所输液体都进行了预热。
2.3 麻醉前用药
麻醉工作前应该提前准备好使用的药品如杜冷丁、鲁米那、冬眠灵、阿托品等。手术药品必须整齐摆放,标签必须清晰物模糊,药品的浓度、剂量等应该标注在药瓶外部,摆放药瓶的托盘必须提前进行消毒【3】。使用的药物一般都是起到镇静、止痛的作用,也能降低新陈代谢、神经反射的应激性,所以,麻醉剂在进行使用时,要时刻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观察,如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等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其余准备工作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如,嘱咐患者提前排便,提前24小时不可进食,所需要的营养均由点滴静脉输入的方式供给。对于患者戴的装饰物品应该提前摘除,病人的衣物应该以宽松为主,在手术前,再次对患者进行确诊,对患者的病历进行查阅,其次,还有病人的姓名、床号等进行仔细核对,对于患者要进行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等进行再次确认,对患者化验单中的过敏药物、皮试结果进行仔细查看。做到手术前万无一失,
三、 手术方式
3.1 麻醉时间
在进行手术后,首先要对患者的心情进行疏导,是患者的情绪得到平复,其次,患者的心率血压等趋近正常后,可以对患者进行麻醉手术。如果患者的麻醉方式采用的是局部麻醉、硬膜外麻醉等方式时,手术时病人会存有意识,手术中,要保持患者的状态,切忌医师和患者大声喧哗,给患者良好的手术环境。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刺激
2.2 手术一般采用静脉输液的方式,其包括桡静脉、正中静脉、大隐静脉输液等方式,若患者需要进行大型手术,则可以选择颈内静脉穿刺,手术中的给药、输液、输血等都是讲究病人的重要保证【4】。所以,建立脉通、保持患者静脉通道畅通是此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般患者在进行手术时,会建立多条静脉通道,给手术的顺利进行提前做出足够的应急准备。在手术中,只有对皮下组织的小肿块进行切除时,一般会用到局部麻醉的方式。只有这种手术中的麻醉不需要建立多条静脉通道。
2.3 麻醉剂对人体的中枢神经、循环和呼吸等系统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麻醉护理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出现问退,立即进行分析、治疗。护士应该配合麻醉医生,做出正确的麻醉工作。将麻醉护理这一工作从细节方面做实、做精。
四、术后护理
手术后的恢复也包括麻醉恢复,在此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发现不良症状及时解决。使患者的身体得到有效的康复。手术之后,麻醉对患者的作用一般都没有消失,手术完成后,由于麻醉的减退,患者的各项机能都恢复正常,在此过程中,患者着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的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首先,手术完成后,将病人移出手术室时,要轻、慢。不能给病人造成较大幅度的抖动。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呼吸,避免出现气道梗阻、胃液溢出等容易导致患者窒息等症状。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保暖措施,避免患者的体温过低。护士也要协助麻醉医生给患者进行最后的工作。
4.1 术后患者苏醒前工作要点
患者术后的苏醒过程和麻醉手术中的辅助药物有很大的关系,其用过多或用量过大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延期苏醒的情况。所以,要合理使用各类麻醉辅助药物。病人在苏醒之前,尽量使患者的头部偏侧,这样有利于患者鼻内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有痰,则应该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一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4.2 术后麻醉恢复
手术结束之后,患者会进入麻醉恢复期,此时,麻醉作用可能还没有完全消散。但是,患者会随着麻醉的消退意识逐渐清晰,因此,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对术后的并发症做好监控和预防。发生并发症,患者应该及时得到治疗。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护士在术后对各项工作与交接其他护士或者医师交接清楚之后可离开手术室。
五、体会
手术的成功与否,麻醉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离不开护士与麻醉医师的紧密配合。所以,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里护理,对麻醉前的用药准备要充分,对手术环境要求要严格。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麻醉时间、输液方式要有效进行。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手术的完美、顺利。
参考文献
[1]吴春利.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6):161-162.
[2]岂章.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6(07):155-156.
[3]王婧,姬小蔓,唐乃梅.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的配合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03):138-139.
[4]Wang C.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Recovery Nursing in Operation Room to Reduce Restlessness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of Gener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bdominal Surgery[J]. Sichuan Medical Journal, 2017.
[5]Xiao-Fei Y U. Experience of Anesthesia Nursing in Operating Room[J].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14.
论文作者:王利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9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护士论文; 静脉论文; 过程中论文; 术后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