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得社会各界对水利项目工程不断重视。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能够直观体现出水利工程质量的就是混凝土是否出现裂缝。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提高对混凝土施工的重视程度,并同时对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使得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进而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主要原因;防治技术
引言
混凝土一直是水利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凭借其用途的广泛性一直受到各建筑工程的青睐。但是因为混凝土受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局限性的制约,裂缝问题始终是个难以攻克的难题,容易导致安全隐患。
1水利工程施工的特征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环节众多,需要消耗巨大财力物力,所以相比其他工程其施工周期更长。所以针对这些因素,水利工程必须保证建设的质量。在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众多因素中,环境因素占据了较大比重。最常见的地势、地形、水流及降水等都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不稳定因素,不但保证不了施工的质量,而且也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工作人员应该在熟练掌握水利工程概况的基础上,认真严格地对待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出判断和分析,建立明确严格的施工标准体系,尽量减少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
2浅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
2.1塑性收缩原因形成的裂缝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造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必须要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完成操作过程,你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才能真正的投入到使用当中。该缓冲过程能够使得混凝土尽快成型,并保证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当中不出现裂缝的情况。那是因为混凝土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因为环境的影响使其出现失水,这时失水速度会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这就是混凝土塑性收缩的情况。塑性收缩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2.2温度差异原因形成的裂缝
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由于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都会将施工的地址选择在温差变化较大的区域,然而温度的差异会使得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呈现出增长的情况。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我环境当中的温度出现较大的变化,那么各种副作用所产生的裂缝将会就此出现。一般情况下,浇筑混凝土步骤完成之后,需要变硬可以正式的投入使用,而温差的变化使得水泥在水化的过程当中出现大量的水化热。
2.3混凝土构件受力不合理
上文已经提到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别,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在构建受力方面存在来自不同方面的荷载。贵阳工程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已经将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情况以及合作情况进行了预算,但是由于对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征不了解,导致预想当中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情况与实践的混凝土和在能力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当负载超过混凝土实际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后,各种裂缝情况就会出现。
2.4施工影响
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经过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水利工程产生裂缝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的因素是由于施工队伍的技术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总而言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因为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达标而导致的沉降不均匀,路面裂缝问题比比皆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施工中防治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3.1科学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材料的科学运用是极为重要的,充分了解混凝土材料的自身特征,在符合水利工程混凝土用料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水的使用量,混凝土材料的混合使用过程中应遵守有关的规定及标准把控砂率、水胶和坍落度等,可以在材料混合的过程中添加高粉煤灰,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将材料混合,才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混凝土质量的达标,展现出混凝土的高强度、低热度等特征,因此水利建设中对于混凝土材料的混合使用需要科学合理的按比例完成,并且要对混凝土成品进行抽查检验。
3.2加强施工质量监控力度
水利工程建设的早期防治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项目的养护工作极为重要,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混凝土建设早期的收缩力,把控构件的湿润情况,尤其是体积不小的构件,采用蓄水、流水等养护方式来最大程度保护构件。养护周期内施工人员要及时的了解构件情况,特别是体积大的构件可能出现的水泥水化热情况要充分考虑进去,做好降温防护工作,减少水化热高峰现象的发生率。
3.3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控制
混凝土的二次振捣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裂缝情况的发生,而振捣的方式中机械操作远比手工操作的收缩力小,机械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振捣时间的长短,机械振捣对于粗骨料下和钢筋下水膜情况的消除有明显作用,最终降低了收缩量。二次抹压在实际操作中的使用能够尽可能实现塑性收缩等裂缝问题的消失,一般来说混凝土初凝时产生的裂缝在抹平、多次提浆的过程中会消失,抹压环节可以使用机械抹光机,使得混凝土表面更为光滑整洁且强度更高。而且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内外温差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减轻混凝土表面因内外温差出现问题,而且天气原因也需要考虑进来,根据天气预报来调整预防方案。一般来说预防方案中需要加入的部分是覆盖或者洒水。
3.4加强温度控制
一般来说内外温差过大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因此水利建设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运用防治方案来把控温度。因为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导致内外温差大,这种情况出现的话,就需要操作人员挑选低发热量的水泥来做混凝土的材料,降低水化热发生的几率,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把控混凝土温差。仅仅这样的防治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倘若水利建设发生在夏季,那么操作人员在降低混凝土温差时,需要采用各种措施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分的消失速度。工作人员需要科学把控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倘若时间过久环境温度高会致使混凝土材质的变化,使得混凝土浇筑质量受到影响。一般说来,浇筑混凝土的时间可以在早晨七点前、下午三点后,避免高温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减轻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阶段的大型基础工程中,水利工程在其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提升我国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平,还能够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涛涛.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8,10(02):20-21.
[2]杨水冬.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江西建材,2019(05):11.
[3]檀洋.水利施工中混凝土防裂缝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9(10).https://doi.org/10.19301/j.cnki.zncs.20190627.001,2019-07-15.
[4]杨健.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12):192.
[5]蒋新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150-151.
[6]郭利,祁爱芳,李晓峰.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3):102-103.
[7]都旭普.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8(8):231.
[8]孙洁.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5):206-207.
论文作者:陆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情况论文; 构件论文; 温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