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黄湖小学 514413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手段,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朗读既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朗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朗读教学 朗读指导 朗读能力
朗读在整个语文教学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可行之法,帮助学生爱上朗读、学会朗读,架设好朗读这座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语文教材中有韵文、诗歌、童话、故事,大多短小精美、充满童趣,有利于学生练习朗读。但是课文中有那么多生字、那么多句式,对小学生来说,有感情朗读还是有些困难。而“模仿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朗读。教学中我通过示范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节奏感,让学生体会什么地方该停顿、什么地方该重读、什么地方该轻读。教师的范读极具立体感,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读好课文。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形成语感,渐渐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和情感,并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语感表达出来。
二、注重朗读方式,激发朗读兴趣
1.比较读。有些课文,为了赞扬美好的或批评丑恶的,常常利用对比手法展开思路。教学这样的课文,可用男女生对比读的方法,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鉴别能力和逻辑感受能力。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这一课时,日本军官和汉奸抓住雨来,雨来机智与鬼子作斗争这一部分,日本军官和汉奸问雨来的语气是不同的,带有哄骗威胁的语气,而雨来是不屈服的,他的语气应该是坚定的。所以教学时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语气来读,读出人物内心、读出人物的情感,就容易体会到日本军官的狡猾和雨来的坚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导读或引读。根据课文有关读的需要,提示表示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的关键部分,让学生承接读。如在教学《老人与海鸥》,海鸥对老人的留恋之情时,在感悟之后,我引读叙述部分,学生承接读重点描写海鸥的部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了要点,深入理解了课文,同时落实了读写训练要点,发展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3.竞赛激励。在教学中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朗读比赛。首先创设一种强烈的氛围,鼓励人人争先进、组组不落后,这样一来就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朗读变得如同一杯甘露,人人争之、个个跃跃欲试。如在教学《西风胡杨》一课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对学生说:“胡杨生长在大沙漠,成为沙漠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常有游客慕名而来目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游客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对胡杨品格的赞扬和热爱。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生动精彩。”几句话激起了学生的读书欲望。我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提出朗读比赛的标准:(1)韵调要准;(2)停顿要适宜;(3)要读得标准;(4)要有感情。这样就为学生朗读提供了一条评比的准绳。
三、加强朗读技能指导
朗读是技能,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
1.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重音是指在课文中需要突出强调的词或词组,是句子的精华所在应进行强调。当然重读的突出方法不只是加强声音的强度,有时轻读也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一篇课文如果轻重、停顿都能够分清楚,这篇课文的感情就能充分地表达出来。如:朗读《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中“不,把学识献给祖国,才有价值。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这几句话时,抓住“不”、“自己的祖国”、“中国人”来加强声音的强度,读出了华罗庚回国的决心坚定不移,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华罗庚对祖国是那么地热爱。
2.速度的快慢要合适。朗读的速度是指在读的过程中音节频率的快慢。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课文的意思进行朗读。一篇课文如果在朗读是速度快慢不合理,好的一篇文章听起来都会变得很难听。
3.语气、语调要恰当。语气指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及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语句的气息状态、句子的语气和语调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样的一段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就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所谓语调,就是根据声音高低、轻重、快慢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声调。如朗读《狼牙山五壮士》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就须以高亢的声音、短暂的气息读出豪迈之情。
总之,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基本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多方面狠抓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丰富其兴趣爱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文 《语文建设》.2001年增刊第28页。
[2]黄甫金 王本陆 主编 《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论文作者:周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语气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声音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