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层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审计流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体系论文,中层干部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流程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是用审计人员的视野,根据审计的内容,按照重要性原则对指标库进行重新分类与选择。评价指标库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是从审计实用性角度对评价指标的重新诠释。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评价指标,反映审计评价的重点内容;第二层次为修正指标,反映审计评价的次重点内容;第三层次为评议指标,反映高校资金运行成果。 第一和第二层次的指标都是财务活动评价指标,它们共同反映了高校经济管理活动的全貌。对于某一特定审计项目而言,第一层次的评价指标是根据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重点而产生的,对得出财务活动综合评价结果起主导作用;而第二层次的评价指标对于形成综合评价结论起间接支持作用。但是,对于评价指标体系整体而言,第一和第二层次的所有评价指标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指标体系的第一和第二层次指标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组合。 三个层次的评价指标应当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财务活动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标准、对比评价标准和分析性评价标准,对经济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要结合其耗费的资源采用分析性评价标准。形成综合审计评价结论,则需要在评价指标之间,按照指标的重要性分配指标权重。考虑到确定评价标准和权重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料,并且由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发展的不均衡,以及高校战略重点不同、高校发展规划不同、高校类型不同等而导致的对评价内容关注程度的差异,本指标体系不对此展开研究。 结合我国各大高校的审计实践,根据笔者的审计经验,本文从评价指标库选取适用的评价指标,并按照审计评价内容和结构设计的三个层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标签:审计流程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经济论文; 流程管理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评价体系论文; 时政论文; 离任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