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综合建设水平的提高,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电网建设活动的步伐也在日益加快,因此,国家电网企业的资产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电力企业变电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变电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这也只是电网企业所开展的供电服务压力倍增,同时也面临电网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快速提升的巨大压力,供电公司原有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工作变化。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变电检修生产精益化管理体系设计和应用。
关键词:变电检修;生产;精益化;管理体系;设计应用
为了让变电检修工作更好的落实到位,需要积极的关注精益化管理体系的设计意义,同时还应该将其适当的运用至基本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细节,确保相应的工作模式趋向于合理,给国家的发展注入活力,同时也凸显出现阶段变电检修生产基本流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电网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电网设备的实际管理水平方面,电网设备管理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工作中的应用效率,员工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以及规章制度是否具有完备的科学性,执行能力是否到位等诸多方面。随着我国电网事业的快速发展,电网企业自身内部也面临着许多制度问题,为了能够充分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降低电网事故的发生概率,使电网企业自身内部能够变得更加完善,从根本上做好变电检修生产。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变电检修生产精益化管理体系设计和应用。
1、组建综合性精益化检修班组
对于电网企业中的主要变电检修力量,需要进行全面且完整的整编,共同组建四个综合班组,其中这四个班分为三个修士班和一个消缺班。因为直流检修专业和优化试验专业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其他专业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之间具有相对较熟的相互联系,油务和直流专业仍然需要保持单一的专业班组。修试班组是由变电检修、继保服务、油务服务、高试服务、变压器检修服务以及继保自动化服务等六大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合而成,原则上电焊工是由兼职焊工来担任相应的工作。修试班管理层则是由一名班长,3-4名副班长,并且其中的2到3人具有带班负责的专业资质;其中需要具有一名专职的安全员【1】。修试班的技术管理层是由一名专业管理人员和一名专业检修技术人员,一名专业的自动化技术人员,一名专业的高试技术员共同组合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一名专业的变压器检修技术人员。修试班的专业检测人员配置通常为:应设置设备检修人员8到9名,继保及自动化人员应控制在11到13名,其中应设置5到6名高试人员,同时还应该设置一名油务人员,变压器的检修人员数量应控制为4到5名,修试班人员配置的总数通常控制在40元上下。在完成综合性能帮助到构建之后,能够有效提升检修管理水平,这样便可以充分提高检修的实际工作效率。一是大大缩短了检修工作的准备时间。在实现综合性班组的构建之后,在这样多种技术人员相互配合的模式下,实际的工作速率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以往情况下需要进行多头联系和工作人员相互协调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其二,工作的管理流程得到了大大的简化。现场检修管理。在组建正式完成后,相关工程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相互穿插作业,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基本上实现了检修与变压器、继保和自动化、高试和油务工种的相互配合工作,实现交叉式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充分挖掘了潜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一岗多能变电检修生产工作的开展【2】。
2、构建消缺班,开展变电检修生产精益运检一体化
变电设备检修与运行之间存在非常多的浪费现象,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行变电设备运检的一体化,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变电检修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综合效率,尽可能的降低所产生的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运用能够大大提升变电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拉长变电设备的检修周期,使变电设备的工作状态能够合作进一步深化,为了能够为新型生产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发展契机,由于所开展的变电设备检修工作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消除设备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异常状态,已经成为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3】。为了能够消除工作过程中完全不同于计划的检修工作,开展计划性的检修工作的时间是相对集中的,其中工作人员的利用效率也会处于较高水平,消除工作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检修和运行双方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的相互牵制能够有效减少严重浪费现象的产生。在《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检修工作人员可以从事220千伏及以下设备的检修工作,由传统检修模式中对热备用设备的检修改为对热备用设备的实际检修操作,利用这一有利的检修制度条件,检修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岗位培训可以增强自身对运行技能的掌握,使检修工作人员集运行和检修技能于一身,成为一名高水平的复合型检修流程【4】。
3、加快变电检修专业的精益融合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智能化电网的建设速度也在日益加快,其中部分新设备已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部分专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变得愈发紧密,因此实施部分的专业融合非常有必要的。新设备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变电检修专业的建议水平,而且还能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效率,使变电检修能够充分保证变电检修的质量。专业融合会采用“部门及专业控制、班主任及专业融合”的全新的工作模式,通过对工作人员的分档,实施专业分项操作,细化实际操作,然后进行分步实施,深化一岗多能的变电检修工作,进而发挥出减人增效的检修效果【5】。对照专业自身所具备的特点,按照变电检修工作的作业性质,开展并实施专业融合操作,弱化专业工作之间的彼此分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根据由难到易,由浅到深的工作原则,在开展专业融合,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过程中,针对原有的不同专业,实施细化梳理操作,寻找出工作中核心的工作项目和非核心的工作项目,以此来方便专业融合人员能够预先掌握好自己所从事相关专业的非核心工作项目,然后逐步掌握从事此方面相关的专业核心工作内容,最终让各专业之间的相关专业业务能够实现高度吻合。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当下,国家电网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电网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任重而道远,面临着大好的发展形势和充足的发展资源,怎样利用好内外部的发展资源,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行效率,提升国家电网的发展质量。这不仅要求电网企业优化自身的生产性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使电网企业能够科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变电检修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的创建,需要不断促进变电检修的创新力度,提升变电检修创新动力,使变电检修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增加变电,运行设备的可靠性,保证供电的安全与用电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永勤,张卓然,赵鑫怡.基于新形势下“变电运维通用管理制度”探索与实践[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5):24-27.
[2]徐亮,潘建乔.变电检修班组精益化管理举措[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11):32-33.
[3]张晓,马全云.一体化导向下的供电企业变电站“五四三”管控模式[J].企业管理,2017(S2):232-233.
[4].安全作桨撑发展之舟,质量为本走创新之路——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二班[J].中国质量,2016(09):97-102.
[5]李欣荣,刘斌.基于精益生产的变电检修标准化作业管理研究[J].电力学报,2013,28(06):523-528.
论文作者:肖金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专业论文; 设备论文; 一名论文; 精益论文; 班组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