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形式与理据:语法化研究与外语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语教学论文,语法论文,形式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王寅、严辰松,2005)。这一术语最早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于1912年提出,通常是指语言中实在意义的词转化为意义虚灵、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的过程(沈家煊,1994)。中国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如汉语中的“把”、“被”等从原来的实义动词逐渐虚化为如今的介词。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包括实词虚化,更偏重于语法结构和语法范畴的形成(沈家煊,1998)。牛保义、徐盛桓(2000)认为,语法化就是指“形成语法的各种因素——主要是语义因素和语用因素——逐渐‘化’为语法内容和语法形式的过程和结果。”语法化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之一(Ungerer&Schmid,1996:253)。通过对语言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追溯,以推导语言形式的演变和形成过程,探寻语言结构背后的认知、语义及语用理据,这对语言与认知的关系研究非常重要。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领域,揭示共时性的语法规定性背后的历史演变来源和认知语用理据,为语言(包括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首先介绍语法化的研究范围,探寻语言形式与结构的认知语用来由,然后对语法化与外语教学的接口进行讨论,以期对我国的外语教学有所启示。
二、语法化研究概况
语法化研究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了起来。沈家煊(1998)指出,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variation)是语言历时演变(change)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语法化研究通过考察语言形式与结构的历时演化来源和共时表现理据,加深了我们对语言特征和规律的认识。
1.语法化的研究范围
Meillet最早使用grammaticalization一词,用它来指“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过程。近年来,语法化研究已突破词层面而扩大到了句层面、语篇层面甚至更广。王寅(2005)将语法化研究的范围分出三个层次:
狭义的语法,主要指“实词虚化”,侧重研究词义由实到虚的变化,词汇以及词组如何变成词法和句法中的范畴和成分的过程,包括词类语法化(即实词→虚词→附着形式→词缀及屈折形式)(Hopper&Traugott,2001)和构词语法化(即词汇化)。
广义的语法化,指将词汇层面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和语用层面,包括语篇语法化和语用功能语法化,如Givon用确凿的事实论证,“主语”这个语法范畴是由篇章里的话题(topic)演变而来的(转引自沈家煊,1994);“我说”、“你听我说”等口头禅已不是字面上所表达的要引述自己的话,而仅具有吸引听话人注意的语用功能。前两层次的语法化研究主要是关于语言中原来实意性词语和表达式(包括原可作为独立词、词组或分句的非语法形式、篇章成分和结构等)如何演变虚化为语法标记的,深入解释语言中的虚词(如冠词、介词、连接词等),以及时、体、态、式、情态、词类、主语、宾语等语法标记是如何从实词、句法和章法演变而来的。
最广义的语法化,还可包括典型的概念结构、事体结构等如何显性成为语法手段和句式构造,包括命题图式与时体标记、句式构造语法化。如实际生活中的时间概念(现在、过去、将来)和情态类型(状态、活动、完成等)制约了英语时体系统的形成(Saeed,1997:123,转引自王寅,2005);而王寅提出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ECM)则可以很好地解释典型概念结构的形成及基于其上的句式构造和基本句子类型的由来。
2.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阐释
对语法化现象的研究一般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历时角度考察语法形式如功能词等的起源和它们虚化的路径,也就是从认知角度对实词虚化进行研究;另一种则是从共时角度出发,根据语用和信息交流的规律来探究语法化的原因,解释章法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或构词成分(Hopper&Traugott,1996;沈家煊,1994)。
认知是语法化的触发点和途径。认知语言学家Lakoff(1987)所提出的“理想化的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的四种类型与语言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密切相关:命题模式映射时体系统、意象图式模式(如上文ECM)解释句式构造、隐/转喻模式促动词义虚化及一词多义。Heine等(1991)认为,隐喻模式是语法化最主要的认知动力(转引自苗兴伟、王建伟,2001)。人类认知世界的认知域排列的一般规律为:人>物>过程>空间>时间>性质。这种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隐喻投射过程,在语法化过程中即表现为语义的逐步抽象、虚化过程及实义自主词到虚化功能词的变化过程。如下列词组中back的词义由具体逐渐变得抽象。
a.lie on your back(指人的身体的具体部位)(名词)
b.the back of your shirt(指物体)(名词)
c.to play back(指过程)(副词)
d.three miles back(指方位)(副词)
e.three years back(指时间)(副词)
语言单位又是语言使用习惯化和规约化的结果。Hyman(1984)曾把语法化限定为语用法凝固为语法的过程(转引自沈家煊,1998)。在人类认知默许的范围内,某一语言形式或单位通过在类似的语境中反复出现,从而在该类语境中具有了相对固定的语用功能,这种语用的凝固化逐渐地便成为语法的规定性。如原先表示询问能力的问句“Can/Could you...?”现在已具有建议的功能,是由于当初人们在提出建议前总是先询问对方有无能力履行建议,这样的句式重复多了,便规约化为此句也可表示建议的功能。语用因素所促动的语法化现象在语言中比比皆是,共时性的语法规定常常来源于语用凝固化。
三、新的视角:语法化研究与外语教学的契合
语法化研究加深了人们对语言规律的认识。正如Lakoff(1987)所指出的那样,学习有理据的东西比学习任意性的东西容易,记忆和运用有理据的知识比记忆和运用任意性的知识容易。语法化研究沟通了语言形式的规定性和其背后认知语用上的理据,这种对语言结构的解释方法对语言尤其是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和实践意义。以下拟从几个方面探讨语法化研究与外语教学的契合点。
1.语法化的认知解释与外语教学
(1)介词
介词是实词虚化的一个典型词类。学习介词时将其与实词联系起来,便可以做到以易驭难。如介词及介词短语given,providing,granted,regarding,concerning,thanks to等的学习即可以从其实义词的虚化历程着手。如下列句子中given由实义动词逐渐虚化为表条件的介词了。
a.If I were given the chance,I'd do it like that.(动词,给)
b.Given the chance,I'd do it like that.(动词,假设)
c.Given that they're inexperienced.they've done a good job.(介词,考虑到)
介词内部的语义还会由虚到更虚发展变化,虚化之后复杂的介词搭配常让人眼花缭乱。探究介词内部词义的虚化发展,根据一些介词的空间意义来理解其难以理解的其他抽象意义,则可以深刻理解英语中介词意义的多元性。如“up”最初是以纯空间概念的面貌出现的,其丰富的多义性来自基于隐喻机制的虚化,下列句子中“up”分别被用于更抽象的数量域、时间域和状态域(蓝纯,2005)。
a.The inflation rate is going up again.
b.You need a holiday to cheer you up.
(2)词的多义性
词的多义性是语言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也是外语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之一。而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步虚化则是支配一词多义现象的重要原则之一,很多词在逐步虚化的过程中发展了多义性,从而形成了一个词的有联系、有规律的多义范畴(赵艳芳,2001)。吴静(2003)研究了人体名词的语法化,其中,在下列几个词例中,head从人的头部隐喻物体的相似部位,然后又从物体域进一步向抽象域(队伍)引申,随着head实义逐渐淡化,最终被图式化、抽象化而凝固成单词形式。
a.his head
b.the head of a bed
c.the head of a line
d.ahead of time,go ahead
学习者在学习了一个词的具体的基本含义之后,按照认知规律的虚化、抽象的思维方式,可以推导出在不同的语境下该词的各种引申义,由此能较容易地掌握多义词,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基本句式构造
王寅(2003)用ECM来论述英语基本句法结构形成的理据。儿童面对眼前世界种种不同场景时,会从中概括出事件域中的两大要素:行为(action)和事体(event)(与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两大词类范畴动词和名词密切相关),基于此形成一些典型的概念结构,并进一步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句法构造。如果对不及物/及物动词句式、双宾语构造、宾补等的解释如下:如仅有一个事体参与当前事件,就形成了不及物动词句式,如The baby cries;如果有两个事体参与,则很可能是一个施事,一个受动,就形成了及物动词的句式,如I want that toy;而双宾语构造的出现则源于三个事体参与的情况,其中两个作为受动;在有些场景中,一个事体作为施事者(一般对应于主语),发出一个力(一般对应于谓语动词),作用到另一个事体(宾语)身上,然后该事体会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做出某种反应,这种反应在句法表达上就自然表现为宾语补足语。这些基于典型概念结构的基本句式具有原型性,通过隐/转喻能逐步扩展为语言中各种丰富的表达式。学习者在句法学习过程中若能认识和体验到英语语言语法结构形式和语义内容之间的和谐相映的关系,探究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产生句法构造,必然能够增强语感,提高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2.语法化的语用因素与外语教学
(1)否定转移
否定转移是典型的语用语法化的个例。英语中“I don't think”这类否定转移句式在最初使用时,主要是出于表达礼貌的语用动机:说话人将否定词从从句向主句转移,拉大否定词与所否定的成分之间的距离,扩大了否定范围,因此减弱了从句命题的否定力,缓和语气;同时它强调了说话人对从句命题的主观性判断,无强加于人之意,给对方留有余地,维护对方的面子。因此,否定转移的运用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否定观点。这种语用因素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凝固化,便形成了今天否定转移句式的共时的语法规定性。学习者在了解其背后的语用涵义后,可以更轻松地掌握此类语法规则,更深刻地理解其语法含义。
(2)虚拟语气
向明友(2007)研究了英语虚拟语气的语法化过程,认为虚拟语气就是语法化了的语用法。虚拟语气最主要的语法特征表现为动词的非限定性,即动词完全失去了人称和数的语法限制。如:
a.If I were you,I would give him some help.
b.I insisted that he(should)go.
从新的角度(语用语法化)来看虚拟语气,发现它在宏观上其实是一个试图用话语改变世界的言语行为(James,1986,转引自向明友,2007),而这种意图由于交际需要(讲话人自身条件不足、减缓强制性等)被委婉地(以直陈语气而非祈使语气)表现在了愿望层面上。其在微观上的运作机制则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动词限定性的消失(I were;he go)使命题失去针对性,被泛化,个人愿望被虚掩起来,不再显得那么强势、武断;动词时态往后退一步(am→were),让人对所谈命题有一种遥远感、虚无感,对听话人强制程度减弱;借助should,would,could,might等低强度情态助动词掩盖了说话人的锋芒,弱化命题的强制力,使其倾向于提醒和提示(Halliday,1994,转引自向明友,2007)。英语虚拟语气一直是学习者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若能发掘其背后的语用内涵,则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应当注意的是,“认知和语用因素在语法化现象中的作用并不是泾渭分明、各司其职的”(王建伟、苗兴伟,2001)。如郑银芳(2008)所研究的there be结构的语法化过程便是认知和语用共同作用的结果。邓云华、储泽祥(2004)在连接词的语法化研究中也发现,大多数连接词(或词语)如that,which,immediately,instantly,admitting(that),seeing(that),the moment,as long as等都是由实词或较实义的词虚化演变而来,在学习过程中若从认知方面探寻其虚化路径便能够以简驭繁;而有些连接词则在语用因素的促动下发展了其内部的语义多元性,如“since”由表时间到表原因的虚化。“since”最初表时间,然后在语用中有了“先发生的事是后发生的事的原因”这一隐含义,于是表原因的隐含义逐渐固化;“and”一词则由于其宽松的语用条件使得各种各样的语义表达可以同A-and-B表达式相匹配,从而发展了“and”除并列关系之外表因果、比较、转折等多种从属关系(徐盛桓,2004),这些词在学习过程中又易于从语用方面着手以加深理解。因此,很多语言形式与规则的理据探源也应该多视角化,学习者基于此的语法认识和理解才能更深入,学习才能更有效。
四、语法化研究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教学建议
1.语法化基本知识渗透
将语法化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其基本原理、特点、理据等,渗透到外语教学中,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学习能力。一方面,学生认识到语义和语用是语法的基础,语法是对语义和语用的编码(王寅,2006),就能够关注到语言形式/规则背后的语法含义(董燕萍,2005),而深刻的理解必然能促进更有效的学习;另一方面,对语法化过程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的渐变,历时演变常常表现为共时并存,单向性等特点的了解,能够使学生对语言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启迪学生的语言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
2.英、汉对比教学
语法化虽然是民族认知的结果,但人类认知是有普遍性的(王寅,2005),只是程度上和表现上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在教学中把英、汉类似的语法形式相比较,会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如对表“将来”意义的跨语言的研究表明,所有语言中的将来时间都是由少数几个词或短语发展而来的,这些词或结构经过了相似的发展路线。具体为:(1)语义为“想,要”或“能力”的情态动词成为将来时间标记;(2)表示向目标移动的动词或短语在世界诸语言中经常会演变为将来时间标记。英语中表达将来时间的语法标记“will/shall”来源于意义为“希望”、“义务”的情态意义,“be going to”由向目标移动的动词发展而来;汉语中表将来则有先秦时期表示“求取、求得”意义的动词虚化而成的“要”,如“天要下雨了”,和由向目标移动的动词演变而来的将来时间标志“来”、“去”(彭芳,2008)。英、汉将来时语法化机制的共通性,是语言共性的表现,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结语
语法化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言形式与结构是体验、认知、语义、语用等多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促动的结果,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因而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本文探讨了语法化的认知语用理据与外语教学的契合之处,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有关这两方面结合的进一步讨论还有赖于语法化自身研究的深入和外语教师对此领域知识的实践与应用,但无论如何,将语法化研究成果应用于外语教学都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