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内河综合整治管理办公室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河道在城市中地位和功能的日益重要,城市河道的整治、施工和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河流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更是市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河道管理已经严重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构建和谐水环境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关键词: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
1.河道整治工程的内涵
河道整治工程是指为了控制和引导主流、控制河势而修建的垛、坝、护岸等相关的河道工程。它是由护滩和控导工程以及险工三方面组成,护滩和控导工程是修建在河滩岸上的垛、坝、护岸工程,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护滩工程修建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村庄和滩地,次要目的则是为了约束水流,从而达到控制河势的目的;控导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引导主流;险工则是依托堤防而修建的垛、坝、护岸工程,它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为了防止水流对堤防的直接冲刷,同时还具有有效控制河势的作用。
2 城市河道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对河道的管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河道的管理与整治,无论从功能性上,还是从景观性上,都已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防洪和排水系统越来越完整,水环境也正变得越来越美丽。但纵观我国主要城市河道的整治和管理过程,仍可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2.1 水质污染随着城市的极大开发,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也越发密集。在各大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大了城市的环境的压力。曾做为提供日常用水的河道逐渐演变成了城市的排污通道,某些较为严重的更是成为了一滩死水。很多河道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也严重丧失。
2.2 防洪减弱在当今城市的建设与开发中,城市河道的防洪能力严重下降。很多沿海城市的河道在不同程度上的呈现出堤身单薄,抵御洪水能力差的表现,河道防洪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尤其在汛期和雨季更是存在严重的隐患,威胁到了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3 河道淤积不少城市的河流已成死水,非但无法循环,而且随着人口剧增,河道也日益成为了市民天然垃圾场。这些情况无疑都导致了城市河道河床的不断淤积,使河道储水能力逐渐下降,原本就已萎缩的自净能力更趋于无。
2.4 河道形态改变我国南方城市的河道分布相对较为密集,矫直设计的理念使自然弯曲的河流变成直线,天然河道的浅滩格局发生变化。目前,许多城市的河道整治工程片面追求硬覆盖和强调防洪功能,淡化了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水资源功能,破坏了河流的生态链,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保护城市安全,大量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等垂直驳岸,使河完全成为人造工程,这种人工对抗自然的不平衡,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河道形态畸形发展。
2.5 采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进行护坡改造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混有高炉炉渣和硅灰的水泥、适量的细料组成,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有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在城市河道护坡或护岸结构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做成砌体结构挡土墙,或直接作用为护坡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 预制板护岸槽护坡
在护岸的上下坎基间,嵌入预制混凝土板槽,板槽的大小可根据结构强度以及种植要求而定,一处坡岸可用同规格的混凝土板槽外也可大小间用,便于不同要求的种植需要。预制板护岸槽护坡的优点是结构较为牢固,种植表面较为平整,植物除可种植草皮地被外,乔灌木也能种植。
3 城市河道整治的主要对策研究
3.1 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设计周期长,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工作实施,才能使治理工作长效发展。城市河道治理必须坚持更高的起点,更高规模的规划以及更加长远的眼光进行开展。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大局,统筹规划,体现城市河道治理功能的综合性发挥。首先要处理好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着力体现城市城市河道的特色和个性化,同时与整个城市的布局相融合。其次要落实长效的规划管理,将长效管理机制作为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不能盲目的进行治理,要开展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工作。合理规划对于城市河道整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2 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前文中对于资金不足导致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以此,要保障城市河道治理工作资金的合理投入,必须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应该重新定位成公益工程,因为单靠政府的投入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必须开拓思路,进行合理的资金募集。一方面,政府应该将投入到城市河道治理中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统筹、定位,并且进行长期的资金投入规划;另一方面,政府要将城市河道治理进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扩大治污工程市场化、产业化的范围。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政府必须走出去,积极开拓多层次、多渠道增加投入的新机制、新途径,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城市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
3.3采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进行护坡改造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 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混有高炉炉渣和硅灰的水泥、适量的细料组成,是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骨架。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有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在城市河道护坡或护岸结构中可以利用生态混凝土预制块体做成砌体结构挡土墙,或直接作用为护坡结构。
3.4预制板护岸槽护坡
在护岸的上下坎基间,嵌入预制混凝土板槽,板槽的大小可根据结构强度以及种植要求而定,一处坡岸可用同规格的混凝土板槽外也可大小间用,便于不同要求的种植需要。预制板护岸槽护坡的优点是结构较为牢固,种植表面较为平整,植物除可种植草皮地被外,乔灌木也能种植。
3.5积极宣传,强化环保意识
对于城市河道的治理工作,积极有效的宣传,强化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城市河道环保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法律相对客观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改变城市河道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意识上的改变比起法律上的约束会更有效。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企业应该强化其环保设施,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督促;而对于居民生活中,更应该举办一些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从实际生活出发,来对居民进行教育,使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强化环保意识。全民动员进行城市河道治理工作。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口开始急剧增长,工业建设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带来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城市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这些废水、污水大多是排泄到河道里的,这就加剧了河道的污染。河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起到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月芳.河道管理[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12-1
[2]李继业,王春堂.河道工程施工管理维护俄[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0-1
[3]韩玉玲.河道生态建设[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3-1
论文作者:霍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河道论文; 城市论文; 护岸论文; 混凝土论文; 护坡论文; 植被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