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三人民医院 414000
【摘 要】目的:剖析急性期脑出血和超急性脑梗死用CT和MR诊断法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期脑出血和超急性期脑梗死病患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CT以及MR检查法对本组40例患者进行诊断。综合分析患者CT和MR检查的结果,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有22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和1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期脑出血患者MR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明显比CT诊断的81.8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MR诊断的准确率为94.44%,明显比CT诊断的77.7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急性期脑出血和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积极采用MR诊断法,可显著提升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超急性期脑梗死;应用效果;急性期脑出血;CT
临床上,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都属于是急症[1],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将会增加其死亡的风险。对此,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于改善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具有显著作用。此研究,笔者将以40例急性期脑出血和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接诊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为对象,重点分析急性期脑出血和超急性期脑梗死应用CT和MR的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急性期脑出血和超急性期脑梗死病患40例,其中有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40-78岁,平均(60.9±2.4)岁;超急性期脑梗死者18例,病程为0.5-5.9h,平均(3.0±0.9)h;急性期脑出血者22例,病程为1-13h,平均(5.1±1.3)h。所有入选病患都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本组40例患者都接受CT与MR检查,详细如下:选择OPM501永磁型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及Somatom Sensation 16型的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检查,由同一批操作者对40例患者进行CT与MR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内容进行。
1.3 评价指标
对本组40例患者CT和MR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计算出患者CT和MR诊断的确诊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显示,急性期脑出血病患MR检查的确诊率为100.0%,明显比CT检查组的81.8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病患MR检查的确诊率为94.44%,明显比CT检查组的77.7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对于急性期脑出血和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来说,其都属于是急性期病患,具有病情严重、进展快以及预后效果差等特点,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得到及时且正确的诊断,将严重影响到后续的治疗,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预后[2]。相关资料中提及,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在临床表现和症状体征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容易混淆,但两者的治疗方式却不同[3]。对此,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鉴别诊断的力度,以及早明确患者的病情,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如此,方可有效抑制患者病情进展,减少死亡风险,提高预后效果。
现阶段,MR和CT在我国临床上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是诸多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但两者的优缺点不同,且其诊断效果也大不相同。相关研究表明[4],在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工作中,MR具有比CT检查法更高的应用价值,并且,MR能显著提升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特别是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来说,其应用MR检查法的优势更加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MR能够在人体出现脑组织缺血症状后的几分钟之内便可发现病灶,基本能在脑细胞发生水肿时就能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在张伟等人的研究[5]中,选择了1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以及2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都实行CT和MR检查,结果显示,急性期脑出血组MR诊断的准确率为100.0%(20/20),比CT诊断的85.0%(17/20)高;超急性期脑梗死组MR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15/16),比CT诊断的68.75%(11/16)高。表明,MR在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中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法。此研究中,22例急性期脑出血以及1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MR诊断的准确率均明显比CT诊断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和张伟等人的研究具有相似性。提示,通过应用MR诊断法,能够显著提升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对此,临床可将MR作为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的一种首选诊断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综上所述,于超急性期脑梗死和急性期脑出血中积极采用MR诊断法,可有效提升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风险,建议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石岩峰,周勃.超急性期脑梗死与急性期脑出血的CT、MR诊断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4):119-119.
[2]张华文,周欣,梁浩然等.DWI对脑出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4,30(9):1443-1446,1450.
[3]陈富珍,杜立新,刘立红等.磁共振DWI和P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半暗带扫描技术的对比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2,(50):86-87.
[4]许鹏君,姜庆军,李杰等.SWI在早期脑出血及出血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2,21(2):277-282.
[5]张伟.CT和MR诊断急性期脑出血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8):184.
论文作者:彭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4
标签:急性期论文; 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病情论文; 病患论文; 准确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