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_小麦论文

优质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_小麦论文

优质小麦产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麦论文,病虫害防治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播种期

小麦播种期防治病虫害是整个生育期防治的基础,有利于压低小麦全年生育期的病虫基数。此期防治重点是地下害虫、吸浆虫、纹枯病等种传、土传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土壤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金针虫主发生区,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与水、种子按1∶50~100∶500~1000的比例拌种,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吸浆虫重发区,亩用2千克~3千克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拌砂或煤渣25千克制成毒土,在犁地时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100千克,可有效预防黑穗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种子包衣也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择适当的种衣剂配方,如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0毫升~200毫升与100千克种子进行包衣,可预防纹枯病、黑胚病、根腐病等多种病害,若加入适量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则可病虫兼冶。

二、返青拔节期

返青拔节期的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吸浆虫,挑治麦蜘蛛。纹枯病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上宜早不宜迟,豫北地区一般在3月上中旬喷第一次药剂,隔10天~15天再喷1次。亩用20%纹枯净可湿性粉剂25千克~40千克、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千克~20千克或20%三唑酮乳油40克~50克,对水50千克,对准小麦茎基部进行喷雾,可兼治其他病害。吸浆虫重发区,要抓住这时麦苗小,容易操作的有利时机,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进行第二次土壤处理,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毫升~200毫升对水适量,拌细土25千克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将药剂翻入土中,再浇水;或由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千克拌细土20千克,均匀撒施于土表。当调查部分或点片麦田红蜘蛛达到防治标准后,亩用1.8%虫螨克乳油6毫升~8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进行挑治。

三、孕穗至抽穗扬花期

孕穗至扬花期的防治重点是麦蜘蛛,监测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当田间麦圆蜘蛛或麦长腿蜘蛛达到0.33平方米分别为200头或100头时进行防治,亩用1.8%虫螨克乳油6毫升~8毫升对水50千克喷雾效果显著。白粉病、锈病等属流行性病害,必须注意定期调查,当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进行防治,以防止其大面积流行,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或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75毫升对水5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效果很好。小麦齐穗至始花期,若天气预报有3天以上连阴雨天气,应立即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可有效预防赤霉病发生。

四、灌浆期

灌浆期是多种病虫害为害高峰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此期防治重点是麦穗蚜、白粉病、锈病等。亩用2.5%辉丰菊酯乳油20毫升~30毫升,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麦穗蚜。防治白粉病、锈病的方法同上,同时可兼治叶枯病等。以上杀虫杀菌剂可一次性混合施用。若田间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大于1∶120时就不必再用防治蚜虫的杀虫剂。

五、小麦黑胚病的防治

小麦黑胚病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发展优质小麦必须注意防治小麦黑胚病。除选用抗黑胚病品种外,还要特别注意搞好小麦扬花灌浆期的防治。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40克,对水50千克防治效果最好,使用多菌灵、三唑酮、代森锰锌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应在灌浆初期和中后期各防治1次。

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病虫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联系电话:010-64952371

标签:;  ;  ;  ;  ;  

优质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