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发展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高校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外高校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高校产业大多数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是不同于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是:①高知识:这类产业中的职工受过高级培养,具有高级技能,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员是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他们所进行的工作是复杂劳动;②高效益: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垄断性质,由于优厚的垄断价格,会给投资者带来高额的经济效益;③高投入:对高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以及形成高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且用于研究与发展的费用在产品的销售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④高水平:高技术是尖端技术,一般传统技术不能与之相比;⑤高渗透:高技术的移植性很强,它所形成的高技术产业能迅速地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从整体上提高了社会的智能水平。同时高技术又具有广泛地促进传统产业实现现代化的社会功能,并且其产品具有世界范围的市场。
高校是以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与具有自主性、盈利性和风险性的企业相比,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高校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从国外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产业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第二产业很少,第一产业几乎没有。另外,从技术方面看,高校产业主要是以技术周期短、技术秘密较高、一般地以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居多;从高校的分布来看,能够发展产业的主要还是有较强实力的高等院校,实力较差和条件相对不足的高校,几乎没有什么产业。
世界高校产业的主要代表首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院,五十年代以后逐步在美国的其它地区出现随着“硅谷”的成功,曾在美国掀起了建立高技术园区的热潮,这种建立高科技园区的浪潮一直扩散到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以及大洋洲,我国高校产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国家以及地方和企业界的重视。到目前,高校产业也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世界上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高校产业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校认识和发展产业的理论探索阶段(20年代~50年代)。
在欧洲,德国各界也非常重视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他们认为,大学应向实用科学发展。德国自1825年最初建立卡尔斯鲁厄工科大学以来,到十九世纪末期先后建立了12所工科大学,担负了促进十九世纪德国产业兴旺发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任务。他们把企业的顾问权授予工科大学的负责人,使工科大学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和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探索,加上五十年代起社会对高技术产品的广泛需求,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副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和校长华莱士·斯特休校长利用斯坦福大学所拥有的校园土地,首次在世界上建立起了第一个高校产业……斯坦福工业园区。到1955年,斯坦福工业区成了硅谷的中心地带,此时已有7家公司在该工业区设立工厂,1960年增加到32家,1970年达70家,到八十年代,已有90多家公司全部利用了这块面积约655英亩的土地,就业人数达28000多人。
第二阶段:高校产业的扩大和蓬勃发展时期(50年代末期~70年代)。
在这段时期,由于高校产业已走出了一套比较成功的模式,并且也受到了各国政府的肯定。美国在总结“硅谷”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在技术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以后,更加重视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结合。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面对日本在各方面的严峻挑战,美国政府特别强调重视产业部门的科技问题。注重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并把大量的课题交给大学,在经济上予以资助,甚至和大学合办科研中心。由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企业与大学结成同盟已成一股潮流。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大学设立“技术革新中心”,承担了企业的革新任务;有的大学设立咨询机构,教授兼任企业的顾问;以大学为主要力量共同创建研究所,建立大学和企业结合的多种组织形式,共同开发新产品,把基础研究,产品试制,生产和市场连成一体化:以多种形式培养企业的经理和其它管理人员等等。英国在70年代以前,大学与产业界的研究各自走着不同的道路,70年代以后,在经济形式恶化、资金援助紧张、学术预算平均化的严峻形式下,英国政府及其它机构认真探讨了大学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也开始试图改变产业界、政府与基础研究的关系。英国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了弥补产业界与大学的裂隙,采取了旨在奖励大学和企业协作的各项计划与措施。这些措施包括:①大学和工程技术学院设立与产业联络的某种形式的组织,并对企业进行开发研究和咨询服务。②大学教师中应有相当一部分人兼任企业的顾问和理事;③大学工科教师四分之三以上、工程技术学院的教师90%以上都应具有一年企业工作的经验,在半数以上的工科大学里有由企业提供的薪金的教授和其它人员。④国家直接资助大学进行应用科学研究项目。(《新产业革命资料选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1页)另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高校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英国政府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在高校产业问题上正式发表了政府的见解,她指出:“在历史上,大学只起两个作用,一是把积累的知识传给下一代和教他们如何思考;二是提出新思想,创立新学说。但是,以往的大学不承担新思想、新学说、新发现的推广工作。建立科学园地,就是让大学承担起第三个作用,把大学里的新思想和新发现推广到社会、商业上去,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国外高等院校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作用研究报告》北京理工大学编,1988年12)。由于国家和社会的承认,高校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在50年代末期,美国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首的20多所著名大学,在政府的支持下,参与创建了“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区”。该公路走廊地带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基地之地。英国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组建了剑桥科学园;日本的筑波大学参与了日本政府建立的“筑波科学城”;前苏联有14所高校参与组建了“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引自《高科技与产业化》1996年第1期,第46页)。
第三阶段:高校产业在世界各国扩展发展阶段(70年代末期~今)。
由于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参与国家的高科技产品、技术产业化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极大的推动了其它国家和地区高校产业的发展,使世界高校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1979年,西柏林工业大学参与创建了“西柏林革新与创业中心”;1983年,法国有60%的大学参与了“法兰西岛科学城”的建设;俄罗斯在1992年,创建了“莫斯科大学科学园”;从1985年起中国有近1000所大学参与了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1981年,中国台北有3所大学参与创建了“新竹科学工业园”;1986年,日本也有较多大学参与了“关西文化学术研究城”。据不完全统计,从七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多个高技术园区,其中高校参与的有241个,占总数的40%。(引自《高科技与产业》1996年第1期,第46页)高校科技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国外发展高校产业的形式
(一)大力参与社会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大学的高新科技成果、大量的科技研究人员、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和良好的环境吸引、参与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外高校发展科技产业的一个重要形式。其参与创建的数量见下表:
国外主要国家高等院校参与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区统计表
根据(《国外高等院校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调查报告》北京理工大学编,1988年12月)和(《高科技与产业化》1996年第1期资料整理)
从上表可见,国外大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都有高等院校加入,虽然参与动作的程度不完全一致,但从各国的实际发展来看,高校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在国外大多数高新技术开发区中,高校主要是以“参与”的形式进入,他们为各类企业解决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产品中试,技术咨询和服务、人才的培训等,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向传统产业输送高新技术的“辐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大学的高科技成果和高技术为依托,大量吸引社会风险投资企业家到大学的周边兴办高科技产业。
对高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以及形成高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智力投入。因为高技术含量高,设备投资额巨大;又由于高技术的更新快速,给设备换代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此外,由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企业为了尽快形成规模经济,能以优价垄断市场,一般总是争取尽快实现大批量或批量生产。因此,对高科技产品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另外,与高技术产业的高效益相对的是其投资的高风险。然而,高校资源的配置渠道和办学目标决定了高校不可能承担这种高技术投资的风险,这就给资本对科学劳动资料的占有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占有科学劳动资料,就意味着获取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意味着获得自然界给予的巨额利润。在庞大的试验技术装备面前,在规模巨大的高科技产业化投资中,高校的能力变得十分渺小,他们除了能创造一定的条件使高技术得以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以外,充其量也只能成为强大的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如此。所以,以参与的方式大量吸引社会的风险投资成了高科技产品得以尽快转化为高科技产业的必要条件。麻省理工学院是全世界生物工业的重要研究基地,作为主持该大学生物化工程研究所的华人科学家王义翘博士就是靠该研究的高技术吸引大量的社会风险投资,从70年代到现在的短短二十多年中,在全世界共吸引和参与创造了15家生化公司,并成为美国Biogen和Perseptive。Biotech两家有20多亿美元资产上市公司的幕后功臣。以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等为代表的“吸引式”,也集中代表了国外高校在利用自己的优势,特别是人才优势、科技成果、周边优势和良好的研究开发生产环境等,大量吸引社会上的风险投资家在其周边兴办高科技产业。这种“吸引式”并不改变高校本身办学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不分散高校的各种资源,而是在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的前提下进行的。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业园的所有企业全部从事以电子行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且该大学逐渐将其校内的科学技术成果、实验手段、科技人才、研究室等以多种形式为企业服务,协助企业进行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业化试制,学校从中获取技术转让费等。另外,其周边的土地也给斯坦福大学带来了年超过千万美元的收入;英国剑桥大学是通过划出近2000英亩土地办起了科学技术园区,在其周边吸引了50多家企业。大学向企业扩散技术,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方面的收益。
(三)以大学的研究成果为条件,直接分流人员兴办企业。
大学的科技成果,特别是一些学科前沿的高科技成果,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工业化开发的高难度性和技巧性,同时又有潜在的高效益。由于企业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律,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各类社会消费的需求以及追求企业的最大利润目标和根据企业的实力等来开发生产各种产品,对于高校的一些前景不太明确的学科前沿性的高科技成果一时不能接受。这时,高校中有远见的人员就选择了走出校门,以自己所有或以某种形式占有的高科技成果来直接兴办企业,并加入社会企业的竞争行列。美国王安公司、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等极其成功的企业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例子。
(四)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基础,对企业进行高技术改造和人才培训服务等。
大学在整个社会中,长期以来是以培养人才为已任,18世纪以后,大学又产业了另一功能,即科学研究。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环境中,虽然大学必须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世界大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其主要表现形式往往是以培养出来的人才参与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来反映出大学的经济性,这是大学功能在社会分工中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新技术的大量需求,高校为体现其第三功能,以多种社会服务的形式广泛地出现在经济领域也就成了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如西柏林市政府的经济委员会与西柏林工业大学技术转让处共同创建的“西柏林革新与创业中心”(BTC),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学院的“高技术开发中心”等就是以产、学、研结合为社会风险投资创业者有偿提供办公室和文秘服务、实验室、生产车间、各种咨询服务(包括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方面)、通讯设备、并开展技术转让、专业人才培训、信息交流工作以及提供学校的房屋和部分设施等。许多企业也与大学建立了多种联合形式,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发展。
(五)大学直接投入部分资源、并以高科技成果估价参股的形式加入社会企业。
国外部分大学中的一些科技人员或以其它形式占有成果的人员到社会上兴办企业时,往往会遇到的进入障碍,尤其是在投资和生产经营管理上,有能力的大学为了推进这种开发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按市场的运行规则,给予他们相应的资金、担保或以科技成果折价的形式,让其尽快突破市场进入障碍。但高校并不直接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是国外大学在发展企业上采取的一个共同原则。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能使企业快速发展,大学也作为投资方得到一定的利益,同时也承担一定的风险。从目前国外高校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采取这种形式的高校企业比较少。即便有,也是在尽量减少风险性的前提下或是大学的科技成果占有者以个人的身份将技术估价直接投资入股进行,因为他们认为大学并不具备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风险投资的能力。
(六)大学直接投资独立兴办企业
这类企业在国外很少,个别大学即便兴办,也选择了基本上没有市场进入障碍或进入障碍很小的行业,尤其是一些专业实践性特别强、技能和人才素质要求高以及投资较小风险不大有一定垄断性的行业。如旅游业、宾馆服务、厨师培训、利用大学周边土地开发的房地产等,这些大学利用其专业上的垄断性、不需要大量投资和已有的闲散资源,相应办起了企业。如美国某大学有正式营业的相当规范化的旅店和餐厅,斯坦福大学的房地产开发中心等。他们除了对外经营转让租赁外,主要用来培训有关专业的学生和社会上同行业企业的经理以及其它管理人员。
综上可见,国外绝大多数大学并不直接兴办企业,他们采取的方式是积极以高新技术、成果、人才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来参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吸引社会风险投资企业家。
三、国外高校企业的运行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要解决好市场需求,资源配置、经济政策以及必须建立与本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同的社会都根据各自社会不同的特点来发展各国的产业。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社会产业的一部分也必须遵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体制性规则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高校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严格地遵守着“确认实业家个人是经济生活中的基本因素。实业家个人的积极性是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对国家经济体制制度进行指导也必须依靠这种积极性”这个最基本的原则。同时还必须满足财产私有;为积累私人收益或利润而使用私有财产;财产的占有者和利润的追逐者必须是同一个人或团体,且他们对国民经济的方向和发展水平也负有主要责任等资本主义的基本要素。《阿兰·G·格鲁奇著,比较经济制度,第40页》另外也严格遵守相应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并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运行规律办事。
国外高校企业在市场上,同样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和购买者,也是各种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即他们必须成为市场的经营主体。但是,由于高校产业的特殊性,他们在其运行机制上,又有如下特点:
1.扬长避短,集中优势,避开市场竞争锋芒。
首先,高校一般是以科技产业为主,尤其是以知识密集性,技术密集性为主,他们利用大学比较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实验条件,独立研制出在某一专业上独占的高科技产品,或高技术,这类高技术或高科技产品由于其本身的垄断性和独占性,市场上没有该类产品和技术,更谈不上形成规模生产,这就给高校的高科技产品和高技术进入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些有远见的风险投资企业家,正是看中了高科技产品或高技术这种潜在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凭借自己的资金实力,迅速以专利或技术等形式购买高校的高科技产品或高技术,很快在市场上形成规模。同时高校也获取相应的报酬。
第二,高校产业的高科技产品的原材料、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与传统产业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它们具有生产周期短、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低、产品更新换代快。这些区别于现行产业的特征,使高校的高科技产业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出现了一个历史性技术变革的时机,他们可以越过市场在资源方面的控制,获得比现有企业更丰富的资源和形成生产条件。
第三,高科技产品在现有市场上的独占性,在一段时间内形不成激烈的市场竞争,又由于其技术上的广泛性,往往具有较广阔的市场,甚至包括世界市场。加上高科技产品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功能等,一旦运用,会给消费领域和生产领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这种引导消费和改变生产方式的高技术产品,往往成为国家、风险投资者发展和投资的重点,相应在国家的税收上、金融的信贷上以及宏观的发展战略上,都处于比一般企业更优先的位置,国家及社会提供的有利条件也使高校科技产业进入市场比其它行业要容易得多,也由于其更新周期快,完全可以避开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尽快地占领市场。
另外,也由于高科技产品的风险大,垄断性强,尽管其潜在的利益比一般产品要高得多,但市场上的同类企业无法与之抗衡,在同时间内也就不可能形成垄断来对付高科技产业。
2.建立一套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平等竞争的市场行为准则。
第一,国外高校企业在资源的配置上,完全是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来运作的。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竞争从宏观上来说,基本上为各类企业的平等竞争创造了公平的环境。高校是一种特殊的与企业完全不同的社会团体,它的宗旨是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所以其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完全是为高校的办学目的服务。当然,由于国外高校投资的多元化,各类资源的来源也不尽相同,给高校灵活处理带来了可能性。正因为如此,高校在创办产业中出现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将用于办学的资源进行多元化配置。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于1881年,它是由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大享、参议员利兰·斯坦福夫妇将其在美国帕洛阿尔托的一个8,800英亩的牧场捐赠给斯坦福大学作为校园。按当时捐赠的规定,这块土地不能出售。面临着学校使用不完的土地,又为了充分利用其它方面的资源优势,斯坦福大学便采用了以租赁的形式创办工业区。
第二,在高校产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上,采取了彻底与高校脱钩的“分流”的形式。
从国外高校的产业情况来看,一般作为教师中的教授,以及其它各类教学人员是很难独立去创办企业。相当大的比例是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以转让的方式或技术协作的方式参与企业的发展,高校或属于高校的人员并不直接承担办企业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也不可能享受由高科技带来的巨额利润。就是个别校内人员要去办企业,也必须完全与大学脱钩,直接到社会上按社会的各种要求和规律创办企业。如美国在瓦里安公司最早是在斯坦福大学的帮助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但在该公司的运作中,尤其是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自我发展等方面与该校完全脱离,如果要说与斯坦福大学还有联系的话,也只是在技术上,和租用了斯坦福大学的土地等等。可见,无论是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研究区”还是英国的“剑桥大学科技园”,学校都不是直接派人去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采取“参与”这种分流的形式,使企业的运行机制完全脱离了学校的管理体制,从而理顺了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
第三,高校的办学体制决定了高校不可能承担直接办企业的极大风险。
高科技产品具有高额利润、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高风险,高校在对自己开发出来的科技产品的投资上,目前绝大多数仍然是由社会的风险投资企业家来进行开发。一方面,由于实验技术装备的庞大的经费额度,剥夺了高校“自我资助”的能力,使它们不得不采取多种形式向企业家乞求进行科学活动所需的经费。另一方面也由于科学技术变成了社会致富的主要手段,加之高科技产品的巨额利润,吸引了资本家对高科技产品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从中获取了大量的财富。
四、几点启示
作为国外经验的借鉴,我们应从国外的高校产业中吸取如下的经验和教训:
(一)高校应主要发展高科技产业
高校的第二功能是进行科学研究,社会对高科技产品广阔的社会需求给大学提供了创造发明的动机,并且也与大学的各种实验条件以及科学家们研究的范围相适应。所以,高校选择集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高科技产品或技术,是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和形成高校产业的最合适的形式。
(二)高校应主要采取“参与”方式形成高校科技产业。
从狭义的观点来看,所谓高校科技企业,是指由高校直接兴办并占有的科技企业。但从广义上来说,我们认为凡是利用了高校的科技成果、技术以及其它资源,无论是谁兴办和占有的企业都应称为高校企业。这是因为在今日社会,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一项带有很强烈的科技性质的经济行为。所谓科技性质就是指科学技术成果向商品化生产转移,需要通过大量复杂的研究试验,才能把它们变成成套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各类技术指标、质量控制体系、技术人员以及利用一定的资源等生产要素。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产生社会、经济效益,它除了取决于一项科技成果能否转化的技术因素外,更主要地取决于市场需求、技术和生产成本、功能与价格之比以及生产配套条件等诸多经济因素。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形成规模、批量生产和生产经营销售组成的转化这根链条上,高校仅仅处于其中的某一环节,难以完成整个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社会企业占据着从技术开发生产到经营销售的大部分环节,这些环节恰恰又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过程中投入最集中、最具风险的部分。因此,高科技成果转化目标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企业行为。所以,现代企业是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在这种条件下,作为高校,如果把科研成果和高校内的研究机构看成是自己的地位和依托,热衷于搞高校内部科技产业化,并一味地把高校作为高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就不可避免地要引导高校的高科技成果走向束之高阁,进入研究、鉴定、存档的恶性循环之中,或者搞成“小而全”。其结果势必违背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客观规律。所以,无论是谁,只要利用了高校的高科技成果而形成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都可以把它看是高校企业。如果这一观点得以承认,我们完全可以说高校采取参与组建的方式或吸引社会风险投资企业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成果,是高校形成产业的最佳选择和客观的必然。
1.利用高校研制的高科技产品,吸引社会风险投资企业家对高校的科技产品进行投资,高校只是在技术上,人力上给予相应的辅助,其兴办企业的风险性由企业自行承担,高校按所投入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或付出的劳动代价获得相应的报酬。
2.利用自己的周边优势和较为优惠的条件,吸引一些以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企业到校园的周边兴办企业,组建高新技术的工业化试制基地。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原来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得以为高校创造财富,同时也可以建立同企业的多方面合作关系,为高校的其它资源的有效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3.利用自己的高科技人才和实验技术设施优势,与企业联办或成为企业的研究开发基地。这种联合首先应是在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在不改变高校研究机构的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及建立起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下进行。其主要形式有①根据高校的研究优势和实验技术设施,由企业出资按一定要求、形式,委托高校进行科技项目的研究;②由企业出资,高校出人力和技术等合办研究机构;③高校设立技术咨询服务机构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让给企业;④以高校的实验技术设施为依托,按企业的要求和资金的投向,在高校或有条件的地区设立工业化试制基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工业化试制;⑤高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选派一些科学研究人员、教师等参与企业的重大技术改造、技术项目的论证,也可以作为企业的技术顾问或技术人员;⑥高校为企业组织培训技术和管理人员;⑦企业为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提供生产实习和试验场;⑧高校定期向企业交换信息资料,进行科技交流等活动;⑨学校定向设置企业所急需的专业,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⑩高校可将学生或青年教师派到企业进行的实际生产操作等方面的锻炼,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4.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工业化试制为主,参与国家以及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高校以自己的技术、产品、工业化试制等业务为主要方向,参与国家或地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是发挥高校优势的又一种重要形式,从国外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参与的方式有逐渐增长的势头。
(三)利用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实体,逐步在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管理体制、利益分配的基础上,分流一部分人员直接到社会上去办企业经济实体。
高校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产品试制以及生产实习等方面,有相当一部分资产、人员、资金已转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但是又与学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双重的管理体制,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高校应在符合国家产权改革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将一部分国有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让企业在自己的生产经营中去发展壮大,同时也承担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风险,并且以企业的经营性资本承担企业的有限责任,从产权关系上与学校彻底划分开,避免高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风险而影响大学的教学、科研活动。
(四)改革高校办学体制,将原高校中带有社会服务性质的机构逐步分离出来,形成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社会化第三产业。
我国高校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基本上形成了“小而全”和“大而全”的“小社会”,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中,由于教育改革的滞后性,这种“小社会”仍然是高校的一个巨大的沉重负担。据统计,全国高校的有限经费,有近2/3是消耗在维持这种“小社会”的正常运转之上。随着高校招生体制和毕业分配体制在深层次方面的改革,高校如何引导后勤服务机构以及将它们所占有的资源向社会化服务方向转变,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是高校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又一重要课题,也给高校产业的发展指出了又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