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目标视觉_动力学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目标视觉_动力学论文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力学论文,视野论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对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门学科的建立,首先必须确立其研究对象,这是因为确立科学的研究对象,对于整个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建立将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利于学科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确定,对于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必须有它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在创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过程中,不能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这门新学科的对象作一些必要的研究。

一、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性基础

在由长期的激烈的政治、军事冷战转向激烈的经济竞争热战的全球经济大发展的新时代,在一个全世界都满怀激情迎接下一个世纪挑战的今天,着手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运动过程的科学研究是必要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实践要求提供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科学资料的时候,这种必要性就显得格外迫切,因而就产生了为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所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然而,现代的科学是具有极其细致分类的知识体系。我们周围世界的任何一个现象领域,都有某一门专门科学在对它进行研究。仅社会经济领域,建立的学科已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多而细的学科使得分类学家都难以将它们归类和确定其科学地位。这样一来,给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留下的是什么呢?世界现象领域中是否还有一方处女地等待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来耕耘呢?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头脑臆想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存在的必要性,而在于它所要研究的现象领域中矛盾的本质方面是什么,在于这一现象领域中问题解决的现实意义,或者说,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现在,科学能为我们提供的全部资料证实,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世界现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运动过程,在这个总体的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具体过程又是相互联系和关系的。各门科学是从这个世界现象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研究某种具体过程的某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联系、关系和规律。自然科学在实验的基础上丰富其自然知识和获得自然的材料,并通过它认识自然界各个领域内发生的各种自然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所获得的知识和材料来描绘自然界的全貌,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通过对这些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来改造大自然,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物理学研究原子运动、机械运动、物体位移、光的运动、热能转化、电磁转化等的规律;化学研究物体的元素分解和元素化合等规律;生物学研究生物基体的发展变化规律。社会科学研究社会发展规律或社会生活中某种过程和现象的发展规律。例如,经济学集中精力探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经济的有机构成,经济和产品的结构及变化,经济要素的科学组合与相互关系,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生产、流通、消费的科学组织、管理以及它们在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及转化;哲学所研究的是一般的世界观问题,通过解决最一般的世界观及对世界现象的认识论问题来探求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历史学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发现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各个领域内各种社会运动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出内在运动规律,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所研究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世界现象的现实本身的联系和关系,在具体领域的具体运动形式的研究方面与其他科学不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所研究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动力的联系。虽然各门科学并不排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的动力问题的必要性,但这不是它们专门研究的关系问题,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现实本身的联系、关系和规律,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不是妄自把自己当作能提供支配社会经济任何运动和发展的知识,提供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任何问题的现成答案的科学,它不用主观臆想来代替应该由科学研究去加以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动力的客观联系和规律性的知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域不应该是包罗万象的。但是,在当今时代,各门科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已经被科学所认识。科学的发展已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就是要在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门科学已经揭示的、各种事物运动过程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规律性的知识,试图运用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与发展动力这一现象之间实际存在的联系,反映这一客体实际经历着的运动变化的理性的思辨方法,描绘社会经济发展与发展动力这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整体的全貌,并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与发展动力运行本身矛盾关系的过程中,为自己开辟道路。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是在科学发展的高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主要的不是收集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材料的科学,不是收集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的最一般的综合的科学,不是关于既成事物和就这些事物作表面说明的科学。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其本质上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发展动力有机结合的过程,它们组成一个统一体系的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一现象领域各种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任务,就是要指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领域内的运动过程之间的本质联系、关系,指出各要素动力之间现实的联系与转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发展动力的运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

唯物论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当我们考察任何一种现象的时候,如果要想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要想使我们考察所得的认识符合于该现象的客观实际情况,那就必须用主要力量实事求是地去研究该现象自己本身所固有的具体特性。在现实的世界中,社会经济呈现出多样的性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差异较大,经济力量相距甚远。社会经济多样的性质以及发展速度的差异性,不是任意的偶然出现的,这是由于社会经济自己本身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是与这种运动、变化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运动、变化,是社会经济的不可分的根本属性,是社会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形式。一切社会经济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都在社会的经济的现实内部,在社会的经济的自身运动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诸构成要素的内在特性及其运动,因而会不断发生实质上的种种变化,这种运动、变化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源泉。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一般来讲表现为一种联系、一种关系,表现为这种联系和关系发生和发展的运动。这些运动、活动又是种种联系、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无穷无尽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只有在社会的运动、活动中才能显示出它是什么,各种社会动力的形式、种类和差异也只有在运动、活动中才能认识,离开社会的运动和活动,离开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其他事物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就谈不到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发展动力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它的运动、活动、联系、关系的种种变化,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及其运动形态的多样性,所以社会经济的多样的性质,就是它本身所固有的动力及其运动形态的多样性的表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诸构成要素动力运动形态的相互转化的表现。以上论述表明,社会经济发展与发展动力作为一个伟大的世界现象,它不是由一成不变的事物所构成,而是由种种联系、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无穷无尽的运动过程所构成,是运动过程的复合体。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只有在社会的经济的运动、活动中,在这些运动、活动的相互联系、关系过程的复合体中观察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才能真正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个别事物,也不是一般事物的集合,而是无穷无尽的运动过程的复合体。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的研究,就是要本着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发展动力关系的上述特性的基本看法,用主要力量实事求是地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这种世界现象自身所固有的具体特性,它的运动形态、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性前提

我们所要谈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前提,就存在于社会的运动、活动、联系、关系的过程中,指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客观存在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要素或条件问题,它们是一些现实的关键的要素或条件。然而,这些要素或条件则又取决于一些现实的社会个人的活动,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而这些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本身又是以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为前提的。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前提可以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运动过程关系,从人与自然和物的活动关系、人与社会和政治的活动关系、人与自己的活动关系中来加以确定。

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的首要前提无疑是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他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政治组织的有意识的表现。显然,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个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从事社会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和经营的现实的个人。只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进行考察就不难发现,历史一开始就表明了社会的一切关系都表现为人的关系,即表现为人们的物质联系和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有意识的关系,无论是人的关系还是物的关系都是如此。在人类社会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人而存在的;这种人的联系、关系是由各种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的历史和人的历史一样长久。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就存在于人的这种联系、关系之中,存在于这种需要之中。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人的产物,而且只要人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即与人们以一定方式进行的生产活动,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在这里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的研究,就应当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看作是他们一定的物质生活过程,以及受这种生活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和社会活动的关系。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联系和关系,而且还可以揭示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在他们现实生活过程中的能量反射。人们在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在改变自己的现实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生产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而当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质与量发生改变时,它又推动着人们变革和发展物质生产、物质交往和物质生活,变革和发展社会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和发展动力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发展动力就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的另一个前提是自然环境。虽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是一种社会力而不是自然力,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产生是有其自然原因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归根到底是人的动力,其他任何物质的、政治的、制度的动力都要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然而人却产生于自然界,他是由自然界中的原生质和有生命的蛋白质等物质所形成的细胞进化而成,人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同时,人又是活动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人不可以离开自然界,离开了自然界人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社会经济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自然界,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人最早是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和关系的,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和关系是所有的联系和关系中最基本的联系和关系。自然界不仅造就了人,而且还为人的生存、生产活动和社会动力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些生产、生活和动力的条件是人离开了自然界便不可能创造出来的。自然界普遍地作用于人,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决定人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然而,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的东西,事物总是互相作用的。自然界造就了人改造着人,作为具有高度思维能力和智力的人,反过来又作用于自然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就是在按照人如何学会认识、征服、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首先是人们对自然界发生关系的一种产物。因此,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进行研究的时候,必须看到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自然界存在着的普遍联系和关系,应该深刻地全面地把握住这种联系和关系,重视这种联系和关系,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这个前提条件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的第三个前提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关系不仅是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还是人们与社会和政治的关系。人们对自然界的特定关系,是要受社会和政治关系,即社会形态制约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关系的特性,决定于人的本质特征。自从人形成了群体,无论这种群体是原始的、家庭的、部落的还是民族国家形式的群体,并以集体的形式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之后,人也就开始结成了类,形成了社会。当人开始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互相联系、互相交往的时候,也就开始意识到人一般地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从此,人便从单纯的自然人转变成为社会人,他不再只是具有自然性,而且还具有了社会性、历史性,因而他们的生活关系、生产关系、动力关系也都具有了社会性和历史性。在现实性上,社会关系指的是许多个人的合作,他们的共同活动。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也不能产生。马克思曾经说过,“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1 〕为了进行生产,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便要发生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关系;只有在社会联系和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活动,才会有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产生,才会有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这里,首先明确的是人是社会的人,动力是社会的动力,就是对自然界的关系,也是在一定社会联系和关系范围内的人对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研究人,研究动力,研究自然关系不能脱离社会这个条件,否则,将什么也做不成。就拿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动力、规范动力、经济动力来说,它们都是社会关系的力量,这种关系力量是由社会所规定的,完全是社会的产物,因而它们的产生和存在必须以一定的社会为条件。更深一层讲,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具有多种样式。这种动力样式不仅应当从个人的肉体存在以及再生产,即个人的自然方面来加以考察,而且还应当放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变更中,放在一定的社会中加以考察。人们的一定的动力样式,进而又表现出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因此,人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样式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从事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活动和怎样从事社会经济活动一致。就是说,同他们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一致,同他们的社会关系一致。因而,人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样式,不仅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取决于他们对这些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需要范围和程度,取决于他们为满足这些需要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条件,而且还取决于他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即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现实的情况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联系,始终必须把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同社会和社会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三、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世界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多结构的复杂的世界。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世界的把握不应是单一的点的考察,也不应是单一的线的思考,而应是多视角全方位的研探。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世界,从整体上看,它包含以下具体方面。

第一,自然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自然界之间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作用的加强,自然界的变化速度愈来愈快。自然条件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产生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减少或枯竭的变化,就直接地决定着物质动力大小。不仅如此,像大气污染的加重、二氧化碳的增加、臭氧层的破坏、紫外线的加强、温室效应扩大等直接影响着地球生物物种的生存,影响着人以及人的动力;像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繁出现,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风、水、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内陆冰川和南极、北极冰雪的加速溶化、水土的大量流失、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水资源的减少等的变化,都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影响着社会动力的产生和发展。在自然界的条件发生变化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千百万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一直是缓慢地增长着,但在近百年来它却急剧地增长,这预示着人类历史进程发生了决定性的突然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缓慢增长的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时代开始了。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增长,一方面推动着人们加速对自然界的改造,使它更好地为自己的目的服务,另一方面它又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危险性的不平衡,使自然环境条件加速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应该研究自然界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自然界关系变化所产生的相互影响。

第二,社会世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自身所固有的特性,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世界的关系更直接更复杂。社会世界不仅包含人类,他们之间的联系、关系、相互交往和共同的物质条件下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而且还包含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即政治组织、政权、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政治权利、社会制度、国体、政体、法律、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要素,它们都会产生出动力,只不过是随着这些要素自身质量的好坏所产生的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罢了。如果这些要素是科学的,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与人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它们就会产生出强大的正向动力,否则就会产生阻力或反向力。一般说来,人们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彼此结成的关系是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相应地,人的类关系的展示和实现也要放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中加以考察。如果它们中的任何一部分出现了问题,都会以不同的直接的或曲折的方式渗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内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造成种种社会动力问题。从人与社会世界关系的角度研究社会动力问题,其中重要的是要研究动力的实现和实践的社会途径和条件,这就必然引出对社会改革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思考。改革就是要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中保守、落后、不科学、不完善、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实现和实践的部分进行修正、剔除、变革和更新。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必须深入社会世界,对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社会关系的影响进行研究,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

第三,时间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就其时间而言,它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显著的历史特性。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关系,无论是自身内部的关系还是与其他的关系,都是一种历史关系。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产生与发展过程来看,其前提都具有历史的特性。例如,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产生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发展社会经济,产生社会动力,就必须能够生活,就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是人们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产生与发展的一种基本的历史的条件。第二个前提是,为了使社会经济发展动力能够延续发展,人们除了满足生活而进行物质生产外,还必须进行自身的生产,即人的增殖,这就出现了家庭关系,这个家庭关系一开始就纳入了历史发展的过程。第三个前提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产生与发展的条件,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不可能一成不变,它们一经产生,就处在生生不息、演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所以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也必然处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所涉及的是经常运动变化的历史性的材料。另外,无论是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育关系,还是在这些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的产生又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相应地,自觉地应用时间的历史的观念,在历史中寻求社会动力原因,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思路。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与历史的进程是分不开的,它同它所表现的关系一样,是历史的产物。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必须从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变更的历史进程出发,把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关系放在历史世界中加以考察。

第四,空间世界。当今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正日益国际化,社会经济的世界性联系不断发展,形成了现代的全球一体化。它的特征就是世界市场息息相关,各国经济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依存,世界资源和科技成果共同享用,全球协作和全球效应同步增强,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入。毫无疑问,社会经济发展动力要素,无论是自然的物质要素,还是社会的精神要素,也同时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都表明人类在世界范围内已真正作为一个整体生存和活动。当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并以社会内部的全球性组织和整体性协调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冲突发展的时候,它必然以社会内部的社会动力的整体性增长和整体性协调为条件。而当这种世界现实在个别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的时候,处于深闭固拒、封锁孤立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任何世界性的问题都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和某种尖锐程度,反映在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人与世界的关系,国家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这种关系中的自觉的适应性和能动的创造性,不仅影响和制导着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和制导着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产生和发展。作为一种时代性和历史性的学问,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不只是把对象视野的焦点集中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而是要研究世界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要对社会经济的世界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世界发展做一体化的反观和整体性的反思。要努力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在内容、结构、体系上的时代性和世界性发展所反映和推动的人与世界关系,社会经济与世界关系的时代性发展的内在联系。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对象的研究,不仅应具有一种自觉的时间意识和历史意识,而且还应具有一种强烈的空间意识和世界意识,应自觉地把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纳入到时代的世界性的大发展背景中加以考察。

第五,物质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愈来愈强烈地支配着人们的命运,它驱使着人们不息地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这就是人们自己的巨大的而又日益增长的物质力量。物质世界是一个广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首先是自然资源,它包括土地、矿物资源、各种自然生命体等。人们与这些物质资源发生联系、关系便产生物质动力,在这种动力作用下,人们通过脑力、体力的创造性劳动,把这些自然物质转化为物质财富,转化为资本,转化为科学技术,转化为人们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生产资料又造成更多的产品和更多的投资,而更多的投资意味着更多的资本和技术,这个新的更大的资本和技术储备,又产生更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这些物质财富再次与人发生关系,便产生出更强大的社会动力,它驱使着人们进行物质革命。在最近的100多年的历程中, 物质革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自然资源被广泛认识和被广泛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尤其是世界工业产量按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长, 这使得物质产品更加丰富,由此产生出的社会动力也更加强大。这种力量正在按指数增长,它年复一年地急剧积累着。

在这些动力中,科学技术是最关键的动力。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经济关系和动力关系无不受技术条件的决定,即是说,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必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动力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智力得到超常规的发挥,物质和生命的奥秘不可抗拒地被揭示出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使世界产生物的巨大的力量,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实践已经表明,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大经济最重要的构成。把人才、科学技术和物质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必须把视野投向物质世界,研究物质世界中的各种物质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影响和作用,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选择。

第六,精神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还必须把对象视野投向精神世界。精神世界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世界。精神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从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发生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但是,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力量,反作用于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一般表现为社会意识、观念形态、思想、文化、知识、信仰、风俗、内心的信念、情感、良心、荣誉、尊重、自我价值实现、人生观、价值观、意志、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等等。人类社会领域里所产生的这些精神要素都会产生出社会动力,它们都是精神动力要素。但是,这些要素同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中的要素一样是极其复杂的,也存在着要素质量问题。高质量的精神要素会产生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反之,就会产生出阻力或反向力。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必须把精神世界作为自己的对象域,深入探讨各精神要素的质量、联系、组合、变化情况,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关系,努力揭示其内在的活动变化规律。

第七,经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除了物质动力、精神动力、规范动力之外,还有经济动力。经济动力是人们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内部所产生的动力。它是由生产资料、劳动力、货币资本、生产力、利益、流通、分配、消费、经济信息、经济管理、市场、价格、税率、利率、汇率、利润、竞争、财富等要素所形成的。这些要素既是社会经济形成发展的要素,又是经济动力形成发展的要素。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这些要素都会产生出动力。经济动力一方面是其他动力,如规范动力、精神动力等子系统动力的基础性动力,它对这些子系统动力产生基础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动力又受这些子系统动力规范性的、制约性的影响和作用。二者之间如果不能有效组合和充分协调,或者说,经济动力与其他动力之间的关系如果发生问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都将产生影响。从运动和数理的角度讲,经济要素抑或经济动力要素,大多是一些变量,它的可变性与变率,一方面受经济运行自身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经济运行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要素的可变性决定着经济动力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经济动力的可变性除了各要素自身运动变化外,还表现在经济要素的不同组合,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例如,生产资料、劳动力和货币资本的不同组合,会直接影响生产力、流通、分配、消费、价格、利润和竞争;流通、分配、消费状况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生产资料、劳动力、货币资本、市场、价格、利润和利益;经济信息和经济管理对市场、价格、竞争、利润产生影响;税率、利率、汇率对价格、竞争、利润、利益产生影响;市场、价格对生产资料、货币资本、流通、消费、利润、竞争、财富产生影响,等等。作为经济性学科,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必须把经济世界作为重点加以关注,要深入探讨经济动力各要素自身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经济动力与其他动力之间的联系、关系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经济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运动规律。

第八,人的自身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把人的自身世界放在非常显著和突出的地位加以研究,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深处蕴涵着人的本性、精神和丰富情感,它极具人的意蕴。无论是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动力自身形成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都是人的关系动力,是人意识到和感受到的动力,它是为人而存在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自身世界构成要素的独特性质及其自主活动的原故。人的自身世界包括人体的自然构成世界和人的自身活动世界两个方面。撇开复杂的人体自然构成世界不论,仅人的自身活动就是一个极其深邃而广阔的世界。从总的方面来看,它主要包括人性、人格、人权、人的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等等。人性是人自身活动的内在本性或个性,是人的特殊性。正是人的这种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人性具体表现为善、恶、爱、恨、喜、怒、哀、乐、利己、利他、功利、内聚性、离群性等等。人格是原本就潜在于人性内在的组织和结构,是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具体表现为气质、兴趣、爱好、品格、品质、格调、境界、道德水平、自尊、自强等等。人权是人的自身活动所应具有的权利,是人性、人格实现和发展的保证。人权具体表现为民主、自由、独立、自主、尊严、利益、财产、权利等等。人的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是人性、人格、人权的外在形式,具体表现为需要、欲求、动机、冲动、目标、目的、期望、刺激、意愿、愿望、思维、情绪、态度、激情、意志、探索、创造、发明、自信等等。然而,所有这些都是跟人的动力相关联的,其实质是人们更深刻地追求自身本质、自我实现与未来远景的内在标志。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人们随时都在思考个人与自我的本质,现代哲学、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中所表现的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人们心灵深处的幽怨与期冀,正好说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自身本质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上述潜藏于人们日常生活与意识中的各种要素和方面,一旦外泄出来并与社会的行为和意识相结合,或者说,这些要素和方面内化与社会,就会产生出强大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

总之,社会经济发展动力学的对象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因此我们也必须用广阔的视野、广阔的思路和广阔的方法进行研究。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21页。

标签:;  ;  ;  ;  ;  ;  ;  ;  ;  

社会经济发展动力的目标视觉_动力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