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汪永丰

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汪永丰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修水县供电分公司 江西九江 332400)

摘要: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中的用电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供电的稳定性就成了当前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主要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提供电力的能力,现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能,因此,提高供电力配网的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性,就需要从技术上将配电网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文章主要就如何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性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电力配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

1.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必要性

电力配网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性,一旦出现可靠性问题既有可能引发电压骤降,给用电设备及电力设备造成损害。造成电网电压骤降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大原因:用户与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故障主要体现在输配电系统遭受雷击、开关操作及线路短路故障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电网电压骤降。而系统出现瞬时短路故障时造成电压瞬间跌落的主要原因,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而用户原因主要表现为大型计算机系统启动、用电设备内部短路等。系统瞬时短路故障会造成严重的电压骤降,直接影响到敏感的电气设备,给电力配网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旦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极有可能引发故障点电压幅值大幅度下降,造成用户电压骤降。或者电网辐射配电区域出现故障,引发系统保护动作,出现供电中断;如果故障发生地点与设备存在较远的距离,有可能引发电压骤降,但故障严重用电设备会出现跳闸,引起跳闸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电容器投切等负荷冲击。除此之外,变电站出现发生短路故障,保护动作自动隔离,造成与该变电站相连接的母线线路出现电压骤降,实际中这种情况概率较高。

2.影响电力配网可靠性的因素

2.1供电设备

电网系统中相关的供电设备陈旧可能造成供电可靠性降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对相关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其具体表现在对用电设备使用情况掌握不到位,对居民用电与工业用电量了解不够,造成配电网设备经常过载,变压器以及相关的设备出现超负荷使用。另外,贵州遵义地区的电力设备以及线路老化情况十分严重,有相当多的地区出现裸导线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2电网的网络结构

存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结构不合理现象;存在某些配电网结构达不到要求的现象。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用户密度及分布状况;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2.3配电网的线路故障率,修复时间

电力系统的某些配电线路故障率较高,主要原因包括配电网周边复杂的地理,环境条件,线路绝缘水平不够,配电网线路老化,雷击等灾害;电力系统的某些配电线路故障修复时间较长,主要与配电网络的日常管理质量,线路结构,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有关。

2.4配电网的日常运行维护及管理

配电网设备的运行及操作的水平;配电网的检修质量,试验水平;配电网的带电作业,故障处理能力;配电网的通信方式;配电网实施计划停电的科学性;现场检修班组成员的业务能力,职业素质。

2.5配电网的作业停运率及停运时间

电力系统配电网的作业停运,原因包括试验,相关检修以及施工;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施工停运,主要与相关区域的电力发展状况有关。

3.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措施

3.1 人工筛选电气元件

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主要措施就是投入运行前人工筛选系统元件,电力配网投入运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存在较多的故障,主要因为早期设计与施工、原材料及制造工艺存在问题。当电网进入耦合期后电网故障率趋于稳定,电力部门应该在这一时期加强维护,延长维护时间。当电网进入损耗期后故障率不断提高,主要在于电力磨损、机械老化及绝缘老化等引起的,该时期电力配网元件慢慢失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筛选老化元件的原则就是提前结束系统早期,耦合器延长,在损耗期到来前更换不可恢复的元件,提高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3.2 完善优化配网结构

前文说我国部分电力企业配网结构混乱,对配电网正产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必须针对性采取措施,不断完善与优化配网结构,提高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设计电力负荷。电力负荷设计过程中,电力企业遵循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原则,根据电网结构每个位置的需要确定相应的电力负荷,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估计用电量增长,实现电力负荷的合理设计;

(2)定期改善电网结构。电力企业合理设计供电半径的基础上建立双回路供电或环形供电,提高供电效率;

(3)及时更新与完善电力设备。现阶段落后的电力设备也对电力配网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电力企业要及时检修与更换运行时间较长的电力设备,保证设备性能良好,提高电力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3.3不断引进先进设备

(1)电力建设以及对故障的处理过程中,应该对高压电气设备以及相关设施实施不停电作业,带电作业还能确保正常的供电,不仅能够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证,不仅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一旦发现系统问题,也可以及时消除;

(2)输配电线路实施在线监控,及时了解线路实时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向线路运行人汇报,以便及时的排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极大的缩短停电的时间;

(3)继电保护设备动作的正确性,也能够从技术上充分的为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提供保证。利用通信网对电力配网实施实时监测,能够实时掌握网络中各个元件的运行情况,在元件还没有出现故障之前及时处理,保障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3.4简化供电电压等级

电力的输送是由各种电压等级的网络通过逐级降压传输给各个用户,如果使用较多的降压环节,不仅会增加设备的数量,而且还会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具体通过合理减小系统的阻抗以及变压级数;尽量确保系统三相电压的平衡度;使高压线路延伸到负荷中心;采用多回路并联的方式进行供电以及设置无功补偿装置等。然后是合理选择变压器和电压分接接头,通过对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以及技术进行加强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损耗。

3.5 提高配电变容载比

加强配变总保护以及末级漏电保安器的安装和日常维护工作,最大限度的避

免由于单个用户或者单台配变故障引发的主线停线、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变电站的变压器台数和容量是影响电力配电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选择变电站变压器台数和容量时,必须要根据当地负荷的大小以及增长趋势进行综合判断。其中配变的容载比是反映电力配网供电性能的经济指标,如果配电变容载比过大,将会增加电网建设的投资成本,如果配电变容载比过小,则会降低电力配网的适应性,无法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性。

结束语

总言之,电力配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分配电能的作用,是客户与电力系统联系的桥梁与纽带。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器在城市和乡村都得以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原有的配电网设备超负荷运行。所以说对其安全性的技术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要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性,就要立足当前电网变革的现实阶段,真正的看到旧式点力配网的时代纰漏,真正把握缺陷核心,全面的看待电网变革问题认识到我国当前电网中设备落后、设计不合理、安全防范不足的现实问题,加快对难点重点的科研攻关,加强对电网工作者防雷理念的思想教育,尽快的完成电力配网的变革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停电事故,以此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陈固庄,蒋利利.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探究[J].科技资讯,2014,16:115.

[2]陈建强.浅谈电力配网改造项目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4,13:113-114.

论文作者:汪永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提高电力配网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汪永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