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论文_贾晓娜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论文_贾晓娜

贾晓娜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161005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活动功能,降低残疾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疗效

脑卒中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症疾病,病发后导致患者发生偏瘫,合并出现意识障碍或失语等症状;脑卒中具有病情多发、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严重造成威胁[1]。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有效提高了脑卒中的治疗效果,但仍有较高的致残率,为改善此类状况,在脑卒中早期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活动功能,降低了残疾程度。本文将对选取的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和对比,观察其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7例,年龄52~80岁,平均(65.67±13.45)岁;观察组中男18例,女8例,年龄53~79岁,平均(65.02±12.83)岁。2组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告知家属勤为患者换洗衣物及床单被褥,避免皮肤感染加重病情;注意饮食要以宜吞咽、宜消化的食物为主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方法:①心理康复护理。患者病发后会出现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耐心安抚患者,及时与其家属进行沟通并抚慰家属要有信心帮助患者抵抗疾病;告知患者保持乐观积极态度,对病情康复有促进作用;不断鼓励患者要提高治疗信心,或列举一些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同时在患者康复锻炼中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赞赏,促使患者检查锻炼并提高信心。②肢体功能锻炼。患者发病急性期严格卧床休养,四肢伸直呈仰卧位,上肢手心朝上,为避免长期卧床影响血液循环,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患肢及健肢进行被动按摩,并教会家属勤为患者进行肌肉、关节按摩,促进血液流通避免痉挛;患者病情平稳并恢复意识后,可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翻身及健侧肢自主活动。③日常生活功能锻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人员需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程度对应性指导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借助辅助工具和自身可活动能力进行下床、从床移动至轮椅、从轮椅移动到厕所等的方法;每天分2次督促患者进行脱衣、上厕所、刷牙和洗脸等日常活动,并辅助套圈、投球、搭积木等方式锻炼其肢体的活动功能,每次30min[2]。④家庭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需长期进行病情恢复,大多在院内观察病情平稳后可出院,为确保患者院后康复锻炼效果,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疾病及恢复锻炼目的等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康复锻炼方法,叮嘱家属要督促患者坚持锻炼。

1.3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的评定均根据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进行评定,分为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和无效。基本痊愈指无残疾,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1~100%;显著进步指残疾程度轻微,能从事基本日常活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进步指残疾程度中度,借助外力可进行简单活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指病情无好转或发生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以下[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中基本痊愈有8例,显著进步有6例,进步有5例,无效有7例,总有效率为73.1%;观察组中基本痊愈有12例,显著进步有9例,进步有4例,无效有1例,总有效率为96.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并发肺内感染有3例,泌尿系统感染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4%;观察组无1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临床比较常见,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发生堵塞或破裂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坏死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症。临床治疗以后仍存在残疾情况,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能力。本研究则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探讨,结果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者,且无1例发生并发症,说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有效性。早期康复护理一般在患者病发48小时后,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楚时进行[4]。包括心理康复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功能锻炼和家庭康复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信心;肢体功能锻炼及日常活动锻炼可有效增强患者患肢的活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痉挛发生;家庭康复护理可确保院内康复锻炼的延续效果,进一步提高恢复效率。

总之,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活动功能,降低残疾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尹晓宁;牟娟娟;徐晓飞.早期康复和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32(12):2476-2477.

[2]王慧英;刘荣荣.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5):845-846.

[3]陈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11,35(7):537-538.

[4]张萍;张乐;李明连.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52-554.

论文作者:贾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论文_贾晓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