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老年手术患者通过静脉实施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病例数为7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中患者接受靶控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在各个时间点下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的VAS疼痛分数以及拔管时间差异。结果 在实施插管后和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VAS分数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老年患者接受手术过程中行静脉靶控瑞芬太尼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良好,同时患者血压、心率更为稳定,安全性高。
【关键词】手术;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靶控;效果;安全性
老年患者因为年龄较大,身体的器官有所老化,各项身体机能也都处在了退化状态,加上一些慢性疾病的影响,在手术麻醉时极易出现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增加血管的负担,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这会对手术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1]。本文选取了部分老年手术患者,对比分析靶控瑞芬太尼和常规瑞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病例数为7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患者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在58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9±3.97)岁;观察组中患者男性有17例,女性有18例,年龄在58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39±3.9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选取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和禁水禁食,术前30分钟,对患者注射0.5mg的阿托品和2mg的咪达唑仑,随后进入手术室,静脉滴注浓度为5~8ml/kg的氯化钠溶液[2]。
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完上述准备后,医护人员依次对其注射浓度分别为0.05mg/kg的咪达唑仑,3.5 ug/ml的靶控丙泊酚,0.15mg/kg的顺苯磺阿曲库铵和3g/kg的瑞芬太尼。麻醉诱导2.5分钟后,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控制机械要将通气量维持在8~10ml/kg的水平范围内[3]。之后便可维持0.3g/kg的瑞芬太尼和2.5g/ml的靶控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
观察组患者在做好术前准备后,医护人员依次对其注射浓度分别为0.05mg/kg的咪达唑仑,3.5 ug /ml的靶控丙泊酚,0.15mg/kg的顺苯磺阿曲库铵和3ng/ml的靶控瑞芬太尼。同样,麻醉诱导2.5分钟后,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控制机械要将通气量维持在8~10ml/kg的水平范围内。之后便可维持2.5ng/ml的靶控瑞芬太尼和2.5 ug /ml的靶控丙泊酚,对患者进行麻醉[4]。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在手术前,插管后,手术中,手术后分别观察记录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和舒张压,同时也对比评估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拔管时间和专业的VAS评分情况[5]。
1.4统计方法
SPSS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值用表示,均行正态分布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比较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组间比较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下其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在实施插管后和手术开始时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下其心率以及血压变化情况
2.2对比两组患者的VAS分数以及拔管时间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的VAS分数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分数以及拔管时间
因为老年人体质的薄弱,身体机能的降低,抵抗力大不如年轻人,临床手术中常进行适当的药物麻醉来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瑞芬太尼为芬太尼类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在组织和血液中可以被迅速水解,所以药效极快,作用效果好,同时也可迅速代谢出患者体内,不造成其他影响。因此,在用药时,可采用连续输入的方式,药物进入人体不会经过肾脏肝脏,也不用担心会对肝肾有什么不良效果,肾功能和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放心用药。该药物的半衰期短,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会大大缩短,恢复能力也较快。使用瑞芬太尼做麻醉药物能大幅度降低手术的风险,提升手术的安全性[6]。临床经验也表明,各项指标在此药物的作用下波动范围小,很适合老年患者的使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瑞芬太尼,观察组患者采取靶控瑞芬太尼,护士对2组患者生命特征的观察记录显示,在手术的整个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了采取靶控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患者的应激反应要更小;从术后患者苏醒,拔管时间和恢复情况看,观察组患者的效果也要好于对照组。在VAS评分上,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也就是说老年患者在使用瑞芬太尼时会感觉到剧痛,医护人员要在患者苏醒后对其注射少量芬太尼,用来减轻剧痛感。总体而言,对比靶控瑞芬太尼和常规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靶控瑞芬太尼明显更适合老年人使用,应激反应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涛.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C]//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2016.
[2]霍高霞.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9).
[3]孙金龙.高龄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3):281-283.
[4]李文昌,任立新,刘进德,等.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1).
[5]李艳波.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141-142.
[6]李彦轩.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靶控瑞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8):153-154.
论文作者:彭全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芬太尼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心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