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经济管理中,成本无疑是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成本的控制力度不足,工程的实施规划存在缺陷,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至于最后工程完成时,所取得经济效益还比不上付出的成本,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加强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投入、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推动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建筑经济管理;成本控制;创新策略
1成本管控的基本特征
1.1 综合性
在建筑建设环节,作业的安全性、质量和技术均不可能始终处于理想状态。如此一来,具体的成本控制也将和理想的控制工作存在不同。由此,管理者需要人身研究将会给建筑成本控制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因素,并采用适当措施加以控制,尽量减少其将会给建筑成本控制带来的严重影响。另外,施工单位还应当让所有人员均参与到建筑成本控制工作之中,增强人员的主人翁思想,真正为单位的成本负责,让成本可控制更为详细全面。
1.2 前瞻性
当建筑经济活动中的成本管理产生问题时,尽管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事后补救的途径来减少损失,但该种做法仅能弥补少量损失,却不能真正保证损失的最低化。而成本管控就可以支持企业做好成本估测,并展开细致的风险研究,通过统一分析技术方式等途径,建立出最优的风险预防计划,以达到对风险的严格控制,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在产生问题时及时采取最优应急方案,而且还可以更好规避风险,如此就体现出了成本管理的前瞻性作用。
2建筑经济活动中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
2.1成本控制意识不高,控制制度不完善
就目前来说,在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各企业决策层以及管理层对于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工作缺乏一个清楚的认识,很多企业都将利益当成了唯一的目标,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了盈利而建立。但是,太过于重视利益,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经济损失,在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建筑工程中,极有可能因为利益而导致经济成本损失以及工期延误,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由于决策层以及管理层对于建筑经济成本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未在施工前就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就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施工困难,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最后还可能会延误工期,而这些都是导致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
2.2考评机制不健全
现今,大多数建筑单位在成本控制考评机制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在于缺乏相关专业性的考评机制,亦或是所建立的考评机制和实际情况不相符,无法在实际工作得到充分应用。而成本控制包含了建筑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其设计的领域十分广泛,所以,有部分企业在编制考核方案及实施过程就产生了很多阻力,促使方案的编制与操作均无法顺利落实,由此也体现了部分企业为何没有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的主因。另外,企业未实现确切的指标量化;也未掌握施工阶段和最后结果等,这些均是限制考评机制落实的关键原因。
2.3忽略了对施工团队的检查
就建筑企业而言,对子单位进行全面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如今,社会以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就表示建筑企业要顺利时代的发展,并展开重新筛选,由得知,合作机构也是十分关键的[1]。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乐观,有的企业对该项工作的处理并没有抱着负责的态度,在进行考察时仅仅实地检查企业和在建工程,而针对非常关键的企业履约水平就没有进行全面深度的检查。另外,在合同谈判过程,特别是与之前已有合作的公司进行谈判时,常常在谈判阶段仅仅对合同数额、付款和结算方法等重要内容有约定,而针对那些关键的细节部分,在谈判过程则并未确切指出,如此就导致后续管理阶段频繁出现合同纠纷情况,极大影响到建筑施工工期和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经济活动中成本控制革新途径
3.1完善成本控制基础任务
建筑单位成本控制包含内部各个部分,因此,在成本控制过程要求每个部门都参与进来。若各部门的成本数据不完整,则会丧失基本的信息依据,令成本控制目的很难顺利实现。由此,建筑单位要尽量全面处理好成本控制的基本任务,便于提升成本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准性[2]。一方面,详细记录建筑物的原始成本信息,尽量确保原始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完善成本定额机制,全面兼顾多方面的具体收入,确定并严格实施具体定额量。
3.2提高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管理能力水平
在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意识是十分重要的,要使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以及对管理工作的认识是必要可行的。一方面,企业应该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对其展开相应的管理知识实践培训,再结合他们以往的理论知识或是工作经验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才能对管理工作的进行更加有利。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的考核,以保证他们能够时刻谨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内容,严格遵守相应的管理工作条例。
3.3加强施工队伍的挑选
施工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进度,因此,在选择施工队伍的过程中一定要加以重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工队伍。例如,在施工队伍的选择中,除了要重视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还要加上综合素质一起进行考量,如果综合素质差,那么其技术能力再好,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也很难保证施工的进度。另外,在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后,不能放松对其管理,反之,需要时刻掌握他们的情况,并从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上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此加强对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加快建筑施工进程。
3.4加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要对施工中材料的选购进行控制,时刻注意材料市场变化情况,选择质量能够有所保证的材料进行施工。其次,要加强对于员工施工过程的管理,以保证他们每一步都是严格按照相应的指标进行,不会存在质量上的问题,从而保证工期能够顺利完成,并减少返修的概率。最后,必须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机械设备关系到施工的进度,一方面需要保证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在安全问题上没有隐患,另一方面,需要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需要时常对其进行维护和检修,从而提高项目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3.5建立健全科学的成本管理制度
在当今各行业迅猛发展的局势下,建立健全科学的建筑经济成本管理制度是迫在眉睫的,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例如,一方面,可以通过采用目前发展迅速的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管理,通过网络数据,对管理工作进行清晰的管理和规划,从而使得经济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参照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让其具有法律意义,这对于建筑工程中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能让员工更好的遵守制度,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以此提高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从而对经济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结束语
近几年,建筑环境的成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随着建材市场供应状况的饱和,建筑单位要紧随市场发展的步伐,更好迎合市场发展的新需求,从而更新现有的盈利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建筑单位的效益来源关键依靠对市场的掌控和对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后投资收益,所以,在建筑经济活动中重视成本控制革新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戚若男.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问题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35:285.
[2]黄康华.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J].智能城市,2016,12:305.
[3]马泽福.建筑施工中成本控制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6:247.
[4]朱悦林.建筑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创新策略[J].时代金融,2016,36:215+221.
论文作者:孔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建筑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经济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单位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