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反应:2.5~3岁儿童的母子交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母子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心理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31名2.5~3岁儿童母子交往的家庭自然观察和对母亲访谈,考察了母子交往中控制与反应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对母亲控制行为的反应有服从与不服从之分,而不服从行为是其自主性发展的积极信号;母子交往中母亲的控制行为与儿童的反应行为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母子交往 控制 反应
一、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而亲子间控制性交往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机制(Hodlen,1983),控制(control)与反应(response)是亲子交往行为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是近二、三十年国外发展心理学家研究的重点。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亲子间交往也逐渐变化。儿童1岁以后,家长对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宠爱、依顺,而是开始拒绝儿童的要求,同时向他们提出要求,这就是家长的控制,即社会化影响的开始(Maccoby等,1983)。
儿童对成人控制行为的反应有两种基本形式:服从与不服从。临床研究者将“服从”看作是成人期望的一个社会化目标。他们发现,儿童攻击性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不服从(Forehand,1977);不服从是一种强迫的反社会行为,是由于家长管教儿童缺乏技巧造成的,早期不服从预示着儿童将面临一系列危险事件:如不良同伴关系、学习成绩差、加入犯罪团伙及出现其它行为问题等(Patterson等,1989)。所以,这些研究者极力主张家长用直接、清晰的命令、正强化和惩罚等外部控制获得儿童的立即服从。
Forehand和Patterson等人的观点,引起了致力于正常家庭社会化研究者的兴趣。一些研究者开始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的不服从行为,并深入探讨了家长不同的控制策略和儿童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Kuczynski等(1987;1990)发现,母亲控制时使用说理、建议与儿童以商议作为不服从方式有关,而相对直接的控制策略与儿童的直接对抗有关;Crockenberg等(1990)指出,母亲显示高权力的否定控制和儿童反抗有关,而中等权力的控制和儿童的服从行为显著相关,母亲低权力的指导和儿童的自作主张显著相关。
亲子关系的模式与特点,也是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但亲子交往中的控制与反应问题,还未被真正提到研究日程上来。以往有关亲子关系的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下述不足:研究内容的单向性,即重视探讨家长对子女影响,而对儿童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缺乏深入分析;研究方法的单一化,即许多研究都以问卷调查为主,很少真正深入到家庭、深入到亲子交往的实际进行观察、实验;缺少行为变量的研究,即一些研究广泛调查许多问题,而对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一些具体行为,如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行为、儿童本身的行为却重视不够,“使研究始终徘徊在外围”(李朝英等,1991)。虽有一些研究对这些不足有所突破(何大慧,1992;夏勇等,1994),一些理论工作者也注意到儿童在家庭的社会化过程中,亲子之间相互作用问题(吕建国,1992;王坚红,1991),但亲子交往中控制与反应的相互作用仍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为此,本研究选取幼儿母子交往为对象,探讨母亲控制行为与儿童反应行为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化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北京市2所幼儿园选取2.5~3岁儿童及其母亲作为本研究的被试,共31对。要求儿童属于完整家庭、与父母共同生活半年以上的独生幼儿。被试儿童的年龄M=2.80,SD=0.14,其中男孩16名,女孩15名;母亲的年龄M=30.23,SD=2.70。
(二)研究工具与材料
1.观察编码系统
本研究所使用的编码系统主要是根据Kuczynski等(1984;1987)的研究改编而来。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即记录控制情节①中母亲的控制行为与儿童的反应行为(操作定义见附表1、2)。为便于分析,根据Crockenberg等(1990)的研究,又将母亲的主要行为合并为三类:高权力的否定控制(训斥、强迫性身体控制)、中等权力的控制(不明确命令、直接命令)、低权力的积极控制(间接命令、商议/讲条件、说理、肯定性评价)。儿童反应行为中的表面服从相对频数②很低,故不参与分析。这样,儿童的主要反应行为也可合并为服从、无技巧不服从(消极不服从、直接对抗)、中等技巧不服从(简单拒绝)、有技巧不服从(商议/讲条件、辩解)四类。在改编后经预试,计算评估者一致性信度,两名观察者对母亲行为评定的相关均达0.83以上,对儿童行为评定的相关均达0.85以上。
表1 母亲控制行为的内部相关
母亲控制行为2 3
4 5 6 789
1.训斥0.18 0.48** 0.03
0.12 0.220.38*
0.67*** -0.05
2.不明确命令0.170.34 -0.04 0.350.110.40* 0.10
3.直接命令 0.12 -0.18 0.17
-0.280.48 0.12
4.间接命令 0.23 0.36*
0.170.08 0.11
5.商议/讲条件
0.42* -0.16
-0.08 0.33
6.说理 -0.130.22 -0.02
7.肯定性评价-0.36*-0.09
8.强迫性身体控制 -0.08
9.一般性身体控制 -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观察用材料
袖珍收录机一台、磁带60盒。供游戏观察使用的玩具(插片、套盒)。
(三)程序
1.预试
从北京市1所幼儿园选取10名符合前述条件的幼儿及其母亲作为被试,对其进行观察、访谈,以修改研究工具、确定研究程序、计算编码系统的信度。
表2 儿童反应行为的内部相关
儿童行为 2 3 4
56
1.服从0.048**-0.30-0.320.09-0.23
2.消极不服从 0.43*0.40* -0.44*
-0.07
3.直接对抗 0.320.04 0.15
4.简单拒绝 0.08 0.39*
5.商议/供条件 0.36
6.辩解-
表3 母亲控制与儿童反应行为之间的关系
2.正式实验
(1)取样及熟悉被试
(2)家庭观察
按预约时间,实验者进入被试家庭,并熟悉环境、母亲及幼儿。
交待观察顺序及要求。主要分三步:其一,1个小时的自然观察;其二,20分种的游戏观察,即母亲让儿童停止原来的活动,来玩主试带来的玩具,并坚持20分种;其三,母亲让儿童自己收玩具。
观察中,用录音机录下1小时30分种母子交往的言语信息。在观察表上记录控制情节中母亲控制与儿童反应的行为表现。
(3)观察结束后,按访谈计划与母亲进行1个小时的谈话,并录音。
4.数据编码与统计
对每个家庭的观察结束之后,及时整理访谈录音。同时根据观察现场录音及记录,将母子交往中的控制情节编码,采用Foxbase(V2.10)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全部数据均在SPSS/PC(V3.0)软件上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母子交往中控制与反应行为的内部相关
1.母亲控制行为的内部相关
本研究首先对母亲9种主要控制行为的内部关系进行相关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母亲训斥和强迫性身体控制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二者与间接命令、商议/讲条件、说理等行为无显著关系,与肯定性评价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有负相关。母亲间接命令和说理呈显著正相关,商议/讲条件和说理也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直接命令和训斥、强迫性身体控制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不明确命令与强迫性身体控制也呈显著正相关。
这说明在和儿童交往中,母亲控制策略有高权力的否定控制和低权力的积极控制策略的区别,而中等权力的控制与否定控制的关系更为密切。
2.儿童反应行为的内部相关
本研究对母子交往中儿童的反应行为也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除商议外,服从和其它几种不服从行为都有负相关,与消极不服从则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儿童的消极不服从与直接对抗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商议/讲条件则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儿童的商议/讲条件和辩解有显著正相关。简单拒绝和儿童消极不服从呈显著正相关,同时和辩解也有显著正相关。
这表明对母亲的控制儿童有不同的反应方式——服从和不服从行为也有差别:无技巧不服从和有技巧不服从明显不同,中等技巧不服从则介于二者之间。
(二)母子交往中控制与反应行为之间的关系
为考察交往中母亲与儿童的相互作用,我们对母亲的控制行为和儿童的反应行为进行相关比较,结果见表3。
如表3所示,母亲控制策略和儿童的反应策略之间有不同的相互关系。
母亲肯定性评价和儿童服从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而训斥、强迫性身体控制与服从都呈显著负相关。
母亲训斥、强迫性身体控制和儿童消极不服从、直接对抗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不明确命令和儿童消极不服从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直接命令与其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母亲训斥、强迫性身体控制、直接命令与儿童简单拒绝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母亲商议/讲条件和儿童商议/讲条件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儿童辩解行为和母亲说理也有较显著的正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母亲说理和儿童的直接对抗行为同样存在正相关关系,竟在0.01水平上显著。
四、讨论
(一)不服从行为——儿童自主性发展的积极信号
本研究考察了儿童对母亲控制行为反应方式,发现服从与不服从确有区别。不可否认,儿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接受父母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一定水平的服从是儿童在亲子交往中不断社会化、学习必要的社会技能、获得对社会规则认识的前提条件。然而,将“服从”作为唯一的社会化目标却有些片面,儿童的不服从行为也有着积极的发展意义。
在儿童与家长的交往中,不服从行为是经常出现的,而2.5~3岁时更为普遍。许多母亲指出,最苦恼的就是孩子“顶嘴、不听话”、“任性、发脾气”,这种现象在孩子2岁以后似乎越来越多。事实上,这个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随着其动作、语言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生(特别是“我”字的出现),1~3岁的儿童出现了独立性需要,时常表现在什么都要求“自己来干”(陈帼眉,1989),对成人的帮助总是以“不”来拒绝(Erikson,1963)。由于独立性需要、自主性要求的不断增长,2、3岁时的儿童就越来越“不愿”服从家长的控制,并逐渐形成一种反抗威胁其自主性、独立性的动机。这是“儿童早期最引人注目的智力和语言发展成就”(Spitz,1957),不服从行为是其自主性发展的积极信号,他们力图使成人改变或放弃对自己的要求与控制(Kuczynski等,1987,1990)。
然而,儿童的不服从有多种表现形式,体现了儿童自主性水平的差别。
消极不服从在反抗技巧上是较低层次的,儿童的自主性在默不作声中表现出来,还需要成人去感知,因而水平也较低。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以主动、积极的不服从方式代替消极不服从来反抗母亲的控制(Kuczynski等,1987;Vaughn等,1984)。消极不服从只是儿童自主性表现的“引子”。
在主动、积极的不服从方式中,直接对抗、简单拒绝、辩解、商议/讲条件又有区别。直接对抗常伴有否定的情感,而后三种方式在情感上则属于中性或肯定的;直接对抗、简单拒绝和辩解、商议/讲条件能引起成人不同的控制行为,体现出儿童社交能力的高低差别;而且,四种方式越来越趋于复杂、婉转、间接。由于上述差异,这四种不服从方式所体现儿童的自主性水平也是不同的:直接对抗既缺乏能力、又缺乏自主性,商议/讲条件是儿童自主性的较高体现,简单拒绝、辩解则介于两者之间。
事实上,真正令家长苦恼的并非儿童所有的不服从行为,而是其表达不服从的低级方式——直接对抗和消极不服从。过去我们很少具体分析儿童的情感、技巧、自主性水平,所以,“不听话、任性、顶嘴”等概念就未免显得模糊、宽泛了。
(二)母亲控制行为和儿童反应行为存在相互作用
本研究发现,母亲的控制策略和儿童的反应策略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首先,母亲使用低权力的积极控制策略更易引起儿童的服从。肯定性评价是对儿童的一种正强化,向其传达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信号,引起儿童服从的动机;当儿童服从后,母亲自然会继续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保持其服从。相反,如果母亲对儿童训斥或用身体动作强行其做或不做其事,对儿童行为、个性进行的是否定评价,直接威胁着儿童的“利益”,也就很难让他们服从了。
其次,母亲使用高权力的否定控制会导致儿童无技巧的不服从,低权力的积极控制则引起儿童有技巧的不服从。经观察分析,母亲使用训斥、强迫性身体控制时,情感是否定的、方式最直接,对儿童自身权利的威胁性也最大,出于维护“自主”的动机,儿童就趋于采用较为剧烈或不理睬的方式进行反抗。当母亲向儿童指出要求其服从的原因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折衷办法时,情感上更为积极、方式上更为婉转,对儿童的威胁不太大,儿童也就趋于用较缓和的方式来辩解或与母亲商议、讲条件。Sawin等(1975)研究指出,儿童在做错事后的补偿行为会调节家长惩罚的严厉性。本研究发现,儿童的反抗方式同样也能调节母亲控制的强度,儿童的商议/讲条件、辩解能够降低母亲控制时所表现的权力程度,与消极不服从、直接对抗相比引起母亲否定控制的可能性较小。
第三、中等权力的控制与儿童无技巧、中等技巧的不服从都有关,但从总体上来看,这类控制策略与儿童无技巧不服从的关系更为密切。母亲使用不明确命令和直接命令在强度上高于积极控制策略,因而未引起儿童有技巧的不服从,而和儿童中等技巧的不服从行为有关。另外,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中等权力的控制和高权力的否定控制均有密切关系,说明二者在控制的直接程度上相当,所以中等权力的控制与儿童无技巧不服从的关系也就更为密切。
第四,本研究表明,交往中母子行为的关系并非单一、直线的,而是呈现复杂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母亲的说理也和儿童的直接对抗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和Dowdne等(1991)的研究结果有相似之处。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二:①母亲缺乏对情景的分析能力。如果儿童的违规行为是必须使用直接命令立即制止的,而母亲却一味地说理,只会给儿童一个“混合信息”——即母亲是软弱的,这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久而久之,母亲单调的说理会成为一种唠叨,失去对儿童的影响力;②儿童行为对母亲控制的反作用并非单一的,由于理智,母亲会有意识地避免对儿童的直接对抗行为采取强硬方式,而使用说理的方法以使冲突不那么尖锐。
(2)儿童的简单拒绝也和母亲的否定控制有关。原因可能也有二:①简单拒绝虽然在情感上是中性的,但也是较直接地反对母亲的控制,因而和直接的否定控制有一定相关;②母子在具体情节之外的交往质量也会影响母亲的控制方式。如对母亲的控制,儿童经常性使用简单拒绝,而很少服从、商议/讲条件或辩解,就会使母亲感到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从而增加母亲在某一情节中的否定情感,最终致使母亲使用高权力的否定控制来维护自己的家长威信。
要揭示母子交往中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还需运用更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如序列分析(sequential analysis)进行深入研究。
五、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儿童对母亲控制的反应行为有服从与不服从之分,而不服从是其自主性发展的积极信号,几种不服从行为体现了儿童自主性发展的不同水平。
2.母亲控制行为和儿童反应行为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母亲一定的控制策略会导致儿童相应的反应行为,儿童的反应策略也影响母亲的控制方式。
附表1母亲控制行为的定义
行为种类定义 频率%
△言语控制
①训斥 以否定、厌恶的口吻呵斥、责备;威胁、恐吓; 30
讥讽、贬损;咒骂儿童
②不明确命令未明确提出希望儿童采取的行为或行为的过程,
带有一定提醒、暗示性,如“哎、哎”、“停 32
下”、“怎么回事”、“摔着你啊”
③直接命令 用声调平稳但无选择余地的言语,清晰、明确地
提出要求儿童采取的行为,如“不能动电话”
、“快吃”、“把这些东西都收拾干净”
78
④间接命令 礼貌、客气的请求、建议,明确指出希望儿童
采取的行为及行为过程,如“吃完东西擦擦手
啊”、“咱们来玩玩具,好吗?”;有时也包
括母亲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以终止其行为,如“
看,这是什么?”76
⑤商议/讲条件 努力改变、鼓励、限制儿童反应的语言,提出
一种折中的办法、讲条件等如“你得先吃完饭,
妈妈才给画画儿呢”、“咱们把录音机关小
点吧” 53
⑥说理 向儿童解释、说明采取某种行为的原因或其它
劝说策略(如提出正确的榜样或价值观,指出
对他人、儿童自身及物品的后果)等46
⑦肯定性评价对儿童的行为、能力、个性进行表扬、社会性
奖励或一定的物质奖励21
△身体控制
⑧强迫性对儿童身体的直接接触,如打、推、拧、掐等
;限制儿童的身体活动,如紧抱、按住儿童、
将儿童从禁止物旁强行拉走、抱开或抢走禁止
物 12
⑨一般性对儿童生活的一般照料,如喂饭、穿衣、为儿
童进行动作示范 10
附表2 儿童反应行为的定义
行为种类 定义频率%
①服从 顺从母亲的指令,即按照母亲的意图采取相应
的行为 98
②消极不服从不理睬母亲的指令,无公开的肯定或否定反应
(无论是言语还是行为,)既不服从,也不明
显反抗
65
③直接对抗 对母亲的要求和指导进行公开的言语或动作对
抗,并伴有生气、愤怒、发脾气、抓、咬、推
、扔东西等攻击性行为;有时是故意反抗,如
母亲让其把玩具收到包里,儿童故意拿出更多
的玩具
32
④简单拒绝 对母亲的控制以“不”字反应,公开表示拒绝
,但情感上更为积极;有时可以是动作、发声
或拒绝,如摇头、说“嗯”;不再伴有其它复
杂理由
20
⑤辩解 为自己不服从母亲的指令找理由,进行辩解,
如“我不会”、“这个太小了,不能穿”、“
我还小,吃小的”、“还没搭完呢”
32
⑥商议/讲 努力改变、限制、减缓母亲的控制性指令:询
条件
问指令的原因、提出一种折中的办法、讲条件
等,如“我再玩一会儿,行吗?”、“我收这
个,不收小盒子,行吗?”、“妈妈咱们一块
儿收吧”、“为什么不行呀?”
30
⑦表面服从 口头上表示服从,但未采取实际行动;或只假
装服从一会儿,立即又停止
1
注释:
①母子交往过程中,母亲采取一定的言语或动作策略,对儿童的行为施加明确影响,力求得到儿童积极合作的过程。
②本研究选取对每个家庭1小时自然观察中的控制情节及游戏观察的收玩具情节,对情节中母亲的主要控制行为和儿童的主要反应行为加以分析。31个家庭控制情节数M=73.81(SD=35.42),情节最多的达166个,最少只有17个。为避免每个家庭控制情节总数不等所造成的差异,结果分析中,母亲和儿童的行为均使用相对频数(即将每个家庭母亲所有的控制行为及儿童所有的反应行为除以各自的控制情节总数,并乘以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