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教子章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舍论文,教子论文,章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或许你还不知道,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也很有一套。他的四个儿女都很有出息,长子舒乙还做过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这都得益于他那“三不一有”的教子章程:不必非考100分不可,特别是不必每一门都考100分;不必非上大学不可;不失儿童的天真烂漫,多从玩中学习;有一个健壮的身体。
一次,小女儿舒立拿着60分的数学试卷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老舍弄明原委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安慰女儿道:“我当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要紧,60分已经挺高了。再说,现在的题越来越难。要是我,还考不了这么多呢,顶多考20分。”父亲的话,让悲伤的小女儿破涕为笑。她暗下决心,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不能辜负了父亲对自己的信任和理解。
时光荏苒,孩子们渐渐地长大,到了报考大学、选择专业的关键时刻。这时,老舍只是坐在一旁听着孩子们热烈讨论,自己一言不发。当孩子们征求父亲的意见时,老舍豁达地笑着说:“你们讲的都是外国话,你们该入哪科我一点儿都听不懂。我上一边去待着,不参与意见。”最终,兄妹四人全部选择了理工科,无一人继承他的衣钵。老舍释然地对儿女们说:“这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很赞成。”
长子舒乙选择了林业化学专业,这是一门从木材的下脚料里提炼酒精、酵母的学科。一个周末,舒乙带同学回家,聊天时他们说的全是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虽然老舍听不懂,但他总是在一旁默默地听他们谈论。后来,他专门写过一篇名为《可喜的寂寞》的散文,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老舍先生所说的“不必非上大学不可”,并不是说他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就不主张别人上大学,而是一种反对“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他谈到自己对孩子们的希望:“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会点儿加减法、知道一点儿历史,便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若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他还进一步说:“书呆子若有机会做官,则必贪迂误国,甚为可怕!”
在家里,老舍先生鼓励孩子们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天性,并且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正当爱好,从不对孩子们进行干预。与子女们相处,老舍先生从不以家长自居,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与孩子们交流。二女儿舒雨上中学时,学校组织篮球队,多印了一件背心。当时,他家经济条件比较好,舒雨就买了回来。背心很大,刚拿回家就被父亲要了去。为显公平,老舍随即拿出一副皮手套跟女儿“换”。他爱给孩子们写信,在信中常用幽默的话开玩笑,甚至向孩子们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在他面前,孩子可以不加忌讳、自由说话。他希望普天下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态度和胸怀。
老舍先生特别喜欢孩子,而且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儿童最可贵的品质,万万不可扼杀。当看到有孩子被培养成少年老成的小大人、小老头儿时,他会落泪,他说这是一种悲哀。他绝不会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约束。而现在的孩子们,书包越来越沉,眼镜越来越厚,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家长们就开始计划着让孩子学钢琴、学画画,使孩子完全失去了自由发展天性的时间。孩子上学后,若像舒立那样考个60分回去,家里会打骂之声四起。于是,孩子们的童年没有了天真,玩得也不尽兴,对学习也提不起半点儿兴趣。
孩子需要父母的引导,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信任。不妨学学老舍先生,顺应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快乐的童年,给孩子深切的理解。这样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标签:老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