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对预防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_陈江敏,李瑜,曾辉

(资阳市中心血站;四川资阳641300)

摘要:目的 分析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在预防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方法:对2010年至2016年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实现信息共享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呈逐年降低趋势。 结论:应该利用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共享献血不良反应信息,有助于预防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稳定固定献血者队伍。

关键词:献血不良反应 信息共享 预防再次发生

随着无偿献血的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和参与率越来越高,“适龄健康公民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定期适量献血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一意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同。一般说来,献血者在献血前了解一定的献血知识并做好充分准备,是不会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但因为在献血过程中,由于献血者心理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等出现献血反应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注意预防和及时正确处理献血反应十分重要。影响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较多,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共享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对曾经发生过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特别关注,并在他再次献血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该献血者再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从而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稳定固定献血者队伍。笔者对实现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前后的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内分别调阅在实现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前的2010年至2013、信息共享前后2014至2016年的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复献血者。其中2010年至2013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复献血者320名,2014年至2016实行献血不良反应后信息录入和共享后,对该批献血者再次献血前采取了了相应预防措施的重复献血者141名。

1.2血液信息系统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策略:本站2010年至2013年使用的是启奥科技血液信息管理系统5.0版,该版本不能提供献血不良反应登记和信息共享功能,血站工作人员只能将献血不良反应登记在献血者本人纸质的采血记录上,或者登记在本采血点的献血不良反应记录上,这些纸质记录在规定期限内必须归档保存,不能实现各采血点信息共享,导致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前如果不通过严格征询,工作人员也不清楚上次献血是否发生过不良反应以及发生反应的类别,致使部分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不良反应。2014年,为适采供血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血站对血液信息管理进行了升级,2014年至2016年升级为启奥科技血液信息管理系统SINOW9.0。升级后的系统在献血服务模块中增加了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录入模块,对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别、处置措施、恢复情况、回访情况等信息全面进行了采集。我站组织对2010年至2012年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在献血者档案中予以补录,各采血点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时时共享献血者上次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并可以根据献血者上次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置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3对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实现信息共享后,对于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前,工作人员可以结合上次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排除环境因素,对上次献血是因对献血知识不甚了解,或对献血有恐惧感,精神紧张等精神因素导致的献血不良反应,工作人员加强心理护理,尽可能给献血者温暖、关怀和信心,使献血者精神放松,并把情绪调到最佳状态再采血。对上次献血是因饥饿或空腹献血时血糖过低而出现低血糖反应,再次献血前请献血者献血进食适量食物或口服糖水。对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引起的献血不良反应,工作人员应认真征询近期献血者休息情况,对于休息情况不佳的献血者建议延期献血。对于上次是因采血护士穿刺不熟练、穿刺部位疼痛造成的不良反应,或因采集时间过短、过长引起的不良反应,再次采血时指定一位技术熟练的资深采血护士采血;或认真分析上次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如果是因为献血者血管过细、神经走向异常的,或上次献血发生重度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可以劝其直接放弃再次献血。

1.4调查方法 按照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预警指南(第一版)》对献血不良反应进行分类,对实现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前后的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 结果

3、讨论

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应激反应,这时的应激源包括心理反应(紧张、恐惧)、物理刺激反应(针头对皮肤神经的刺激所引起的疼痛)。在献血应激反应过程中,不但表现出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也发生兴奋,表现出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上升、手足及全身出汗、呼吸加深加快等。但也有一部分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兴奋现象,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增加等,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如晕厥、恶心、呕吐、抽搐、腹痛等。还有少部分人表现为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广泛的外周小血管扩张,以致组织有效循环血量短暂减少,而出现晕厥、抽搐。部分献血者应激反应迟缓,可能还会出现迟发性献血不良反应。这部分曾经出现过献血不良反应的特殊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时,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几率比普通献血者高。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共享信息,提前了解这部分特殊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史,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是能够明显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上表可以看出,重复献血者在信息共享前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共享前的3.48‰下降到共享后的1.85%,下降了1.63‰。特别是即发性、迟发性血管神经性反应和局部过敏的献血者,在献血再次献血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后,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可以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保护无偿献血者,特别是有助于曾经出现过献血不良反应的重复献血克服恐惧感,,重新建立信心,再次参加无偿献血,进而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培华.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2-313.

〔2〕王憬惺 严力行 输血技术-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

〔3〕郭建设,刘巧.400 ml献血者的献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2):114.

〔4〕胡 宁,陈宝葵.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3,16 (6):418.

〔5〕中国输血协会 血站质量管理委员会《血液安全预警指南(第一版)》2013.09

论文作者:陈江敏,李瑜,曾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  ;  ;  ;  ;  ;  ;  ;  

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共享对预防重复献血者再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_陈江敏,李瑜,曾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