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慧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05
摘要:目的:针对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致病因素深入探讨。方法:收集100例经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关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采取颈动脉超声方法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进展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在产生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比例方面,进展组患者高于非进展组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产生进展性脑卒中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对产生颈动脉狭窄比例的观察能够对脑卒中的病情发展进行预测。
关键词:脑卒中;颈动脉狭窄;神经内科
1.前言
目前国内外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标准尚未统一,在狭义上主要是指患者发病后不超过72小时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正在发展或不断加重,有研究报道显示发病率处于30%—36%之间。国内对该疾病的研究主要针对于发现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其中报道较多的主要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脑卒中,但很少涉及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之间的研究研究,也尚未证实直接致病的因素。本研究针对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进展性脑卒中的危险致病因素深入探讨,进一步阐述通过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并及时采取有效干预阐措施对于卒中病情的进展具有一定作用,进而使病情复发减少,致残及死亡率明显降低。
2.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100例急性卒中患者有关资料,其中有62例患者为进展性脑卒中组,有43例男患者,19例女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4.8±3.2)岁;38例患者为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有25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患者平均年龄(61.5±2.4)岁。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方面,两组患者可进行比较。患者根据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核磁结果确诊为脑梗死,发病不超过72小时,患者年龄在36—80岁之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进行性加重,不存在意识障碍,具有卒中病史。将合并心肾等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及服用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产生影响药物的患者,梗死后出血患者,心脏疾病导致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等予以排除。
2.2 方法
按照患者病情变化分为两组,在发病不超过72小时对神经功能评分不低于2分的患者为进展组,发病后不存在进展的功能缺损症状或评分变化不超过2分的患者为非进展组。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对血糖、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进行测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取4毫升静脉血按照5%EDTA抗凝,将血浆按照3kr/min离心10分钟后分离,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不超过15微摩/升属正常范围,否则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动脉粥样斑块分型标准,管壁接近正常厚度,无钙化管壁的为Ⅰ-Ⅱ型,内膜弥漫增厚或不存在钙化偏心性的小斑块为Ⅲ型,存在坏死脂核较大,覆有斑块呈纤维帽状,同时伴随钙化少量的为Ⅳ-Ⅴ型,斑块表面发生溃疡或内部出血形成血栓的为Ⅵ型,单纯钙化斑块或纤维斑块无脂核的为Ⅶ-Ⅷ型,对颈动脉的粥样硬化病变按照上述分型标准进行分型。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患者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S)形式表示患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有关数据,P<0.05表明患者之间有关数据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3.结果
在产生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比例方面,进展组患者中有11例为轻度(占17.7%),24例为中度(占38.7%),27例为重度(占43.6%)。非进展组患者中有11例为轻度(占28.9%),12例为中度(占31.6%),15例为重度(占39.5%)。进展组患者高于非进展组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及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4.讨论
多种急性脑血管病都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颈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管腔狭窄与产生脑卒中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据有关研究证实产生颈动脉硬化狭窄及病情发展的危险因素有男性、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增高等。国外有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动脉血管狭窄。
本研究中进展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于非进展组患者,进展组患者中同时伴随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具有较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推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狭窄血管数量具有一定关系,该指标越高累及越多的血管,使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加快,对于动脉血管管腔结构改变具有促进作用,进而减慢局部血流速度或产生涡流,使血小板启动等附壁、聚集促凝因子,降低血管代偿能力,对于形成血栓及卒中病情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5.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只有比较有限的研究病例,两组患者中不管病情进展程度如何,存在程度不同的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不具有良好的预后,临床中对血管进行评估,入院后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常规筛查,如果患者存在异常可及时发现,对于颈动脉狭窄早期发现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卒中进展产生损害患者的功能进一步减少,致残率明显降低。
参考文献:
[1] 徐琴,张微微,魏微等.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11
[2] 刘逾前,朱丹,吕淑萍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9
[3] 贾丽君,迟鲁梅,范佳等.进展性卒中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4
[4] 李爱松,李婧.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杂志,2016.10
作者简介:
宋志慧,女,38岁,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
论文作者:宋志慧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患者论文; 进展论文; 狭窄论文; 半胱氨酸论文; 颈动脉论文; 脑卒中论文; 血清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