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眼科 445400
摘要:目的:探究社区优质护理干预对于高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82 例,随机分成两组各91 例,一组进行社区优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另一组进行一般护理,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率达到93.2%,面对照组的则为23.5%,并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与平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并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控制老年人的高血压,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优质护理;老年高血压;治疗效果
前 言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并发症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据统计60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达1/3,65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可达1/2。目前高血压患者主要以长期的家庭用药来控制血压,虽然现有的降压药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但目前高血压的控制程度并不理想。因此,本文以老年人的高血压症护理为研究主题,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其他正在保守病痛折磨的老年人和正在由于某些护理难题烦恼的护理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1 关键词及定义
老年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老年性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18.6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kPa)者。
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要保证病人的安全,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与社会的满意度。
2 老年高血压概述
2.1 高血压与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 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该疾病患者的诊治与临床护理工作应得到关注。
老年高血压是指患者年龄≥60岁,收缩压(SBP)≥140 mmHg或舒张压(DBP)≥90 mmHg。老年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并发症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
2.2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表现
2.2.1 临床症状不明显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对血压调节机制不敏感,造成老年人血压波动比较大,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且对持续的高血压适应期较长,临床症状一般不典型。即使血压有明显的波动,但临床仅可能表现为乏力、淡漠、嗜睡等神经症状。
2.2.2 老年人高血压的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人高血压加速了人体各重要器官的衰退,60%~70%的老年高血压是以单纯的收缩期高血压,收缩期高血压会使病死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2~4倍。并且容易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脑血栓的形成、高血压脑出血造成头痛,呕吐,偏瘫等。
2.2.3 老年高血压伴随的并发症很多
高血压是一种身心共同作用产生的疾病。老年人由于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减退,机体抵抗力下降,新陈代谢减慢,身心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使老年人处于应激状态。其还有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本身存在诱发高血压的疾病。例如长期的抽烟、喝酒还有伴随年龄的增长活动量的减少、高血脂、糖尿病等,所以老年高血压容易引起心、脑、肾并发症。
2.3 老年高血压患者样本选择
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某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上患者经诊断均与国际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患者的年龄为50-79岁,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将以上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52-79岁,平均年龄为(65±0.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50-75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以及职业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同时进行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行为习惯、饮食习惯、心理、药物、运动以及患者出院后的情况进行指导。经过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3 资料与方法
3.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周围的几个社区1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社区优质护理干预组(观察组)和一般护理组(对照组),每组91例患者,观察组:男性48例,女性43例,年龄61~85岁,平均65.6岁。对照组:男性49例,女性42例,年龄60~84岁,平均65.3岁。收集所有患者在该期间中的住院小结、诊疗费用,血压数据等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可比性。
3.2 护理措施
5.2.1 一般护理(对照组)
对于入院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社区中的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由医务人员进行随访并且建档,让患者了解到高血压对老年人的危害,具有主动降血压的意识,了解平时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进行自我控制饮食与进行适当的运动,并给予一定的药物对血压进行控制。
3.2.2社区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
①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当多和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沟通,并且注意态度亲切良好,能够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心声,争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意多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量为其解决。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的危害,让患者能够重视起该病,做到尽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要为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心理上的恐惧,让患者了解到该病并不可怕,该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另外,还要为患者讲解高血压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症状,避免患者产生恐慌。医护人员注意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避免患者产生暴躁心理,尤其是要避免患者的心情过于激动或者紧张。让患者注意保持心情平和,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还要建议患者多参与一些社会娱乐活动,让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告诉患者家属注意多关心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具有战胜病魔的决心。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一种良好的并且极其重要的方式。医护人员定期将社区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织起来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并且为患者分发健康教育讲座手册,还可以通过图文的形式,为患者讲解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例如,肥胖、吸烟、饮酒、不合理饮食等,还要讲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危害等,对这些状况逐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患者能够自觉性的服药,还能够自觉的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的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让患者能够自觉的戒烟、戒酒。
③饮食干预。一是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能过多,尽量不要超过6克。对于脂肪的摄入量也应当控制,不能过多,避免能量过剩,给血压带来负担。二是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少,则会造成浮肿等营养不良综合征,过多则会增加患者肾脏的负担。三是注意饮食中糖类的成分不要过多,因为糖分摄入过多,会造成人体肥胖,引起高血压,另外,还由于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增多,这增加了患者对糖的耐受性,糖摄入量过多,容易使患者诱发糖尿病。四是患者应当注意适当的补充钾离子和钙离子,既可以适当控制下高血压的病情,同时还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五是注意维生素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多吃一些能够降压的蔬菜,例如芹菜、冬瓜、山楂等。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加上患者的病情,患者的经济情况,为患者制定一套详细的饮食计划,这样更有利于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干预。④运动干预。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为患者制定一些便于实施的活动计划。建议患者多参与一些社会娱乐活动,例如打太极拳、扭秧歌,跳舞等,即能娱乐身心,又能增强患者的体质。建议患者在饭后,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散散步。但还要让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在活动之余,注意休息。⑤行为干预。患者的一些行为和患者的高血压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所以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一些行为方式进行护理和干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医护人员注意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从而为患者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例如,对于生活呆板、久坐不动的患者,建议其多参与一些娱乐活动,多出门走动;对于持续进行紧张脑力劳动、缺乏睡眠的患者,建议其放松精神,外出度假,保证足够的睡眠,同时参与一些娱乐活动,愉悦身心;对于大量吸烟的患者,建议其戒烟,避免尼古丁继续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酗酒的患者,建议其戒酒,保证药物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对于喜欢暴饮暴食的患者,建议其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等等。对于这些,不仅要口头上给予建议,还要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一定的监督,让患者尽量的做到。⑥体质量干预。患者家里尽量预备一台体质量计,让患者隔段时间就测量下体质量,根据平时的生活习惯,避免患者超重。⑦用药干预。控制患者血压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应用降压药物,患者在长期用药的同时,医护人员注意观察患者血压的波动情况,并且及时的给予患者药量等方面的调整。由于患者处于老年时期,记忆力、脑力等各个方面都有多减退,有些老年人甚至有时会犯一些糊涂,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准确切每次都及时用药,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家属进行详细的嘱咐,告诉患者家属应当注意的事项,尽量使患者能够按时按量的服药。还可以告诉患者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让其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即便于统计,还可以量好的控制病情。
3.3 评价标砖
按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
3.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对比分析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观察组相对对照组明显减少,并且两组间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
5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建议
5.1 疾病知识宣教
根据病人及家属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让病人了解自己的血压及血压控制标准,了解高血压的危险阂素,知道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知道规律服药的重要性以及终身治疗的必要性,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同时也让病人家属了解相关知识,对病人予以理解和长期督促。
通过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进展,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于接近正常的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纠正病人不良的生活方式,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规律,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勿用力排便。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限制食盐摄人,控制体重,避免刺激性食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缓慢降压,睡前不宜用药,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用药。对于出院病人,告诉病人及家属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与副作用,并提供书面材料。教育病人服药剂量必须遵医嘱执行,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突然撤换药物,教会病人或家属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定期门诊复查。若血压控制不满意或有心动过缓等副作用应随时就诊,掌握发生意外的救助方法。
5.2 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常并存情绪障碍,多数老年人心理较脆弱,情绪易波动,做好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士应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生理状态情况,如病人的心理、病因、病情、治疗用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等。给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诱因、症状、治疗服药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高血压病的预防保健等知识,以简明扼要的道理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人深的让病人接受。对忧郁、焦虑病人,护士不但给予医疗上的关心支持,还动员家属的亲情支持以及亲友单位等社会支持,帮助病人纠正异常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使病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5.3 改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调节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保持血压平稳,既要营养丰富,又不过食油腻,宜易消化食物为主,要让患者明白饮食对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每天的钠盐控制在3-59以内,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软体动物、甲壳类食物,多食富含高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谷物,食用植物油,防止便秘。避免饱餐刺激性食物,指导病人戒烟、戒酒,避免浓茶、咖啡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吸烟和饮酒与高血压病存在因果关系,吸1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次~20次,收缩压增高10mmHg~25 mmHg。在未治疗的高血压病人中,吸烟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不吸烟者,尤其是白天血压明显高于不吸烟者。过量饮酒对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影响。上升的程度和饮酒量成正比,故告知病人必须戒烟限酒。
肥胖老年应减少每日总热量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以减轻体重。指导患者坚持运动减肥,根据病情选择慢跑、健康操、太极拳等运动。当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气急等症状时应就地休息,避免竞技性运动和力量型运动,如球类比赛等,以免大量血液流人头部,引起脑部充血,同时还要防止跌倒和撞击等。
5.4 用药指导
由于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病变,加之循环调节反射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压的副作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一般首选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非药物疗法,若效果欠佳,则多施以长期的药物疗法。在采用药物疗法降压时,所有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此后在调整剂量时也应该缓慢,如某种降压药物小剂量开始后,等待一周再缓慢增加剂量,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所有反应机制均较缓慢之故。考虑联合用药,避免单一药物需用剂量大,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有糖尿病并存时,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水平。各类药物能选用长效制剂最好,这当然要考虑患者本身所能承受的费用。要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服药过程中避免突然改变体位,以避免血压突降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降压时,必须做到缓慢、温和、适度,血压不可降得过低、过快。另外,由于老年人的多病性,常常多药并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坚持长期合理用药是治疗的基础。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药物的名称、剂量、注意事项及毒副反应。不可擅自加量或减量,遵医嘱按时服药。使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前,先向病人说明坐位或卧位起立时动作要缓慢,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牛意外。
6 小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这严重危害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为许多的家庭带来了阴影。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不仅能让他们正视起该病,并且对高血压病有了详细的了解后,还能有效的防御该病的发生。
而心理护理则可以让患者了解到心情对该病的重要作用,让患者能够意识到控制自己心情的重要,同时还可促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不仅对患者病情有帮助,还可提高患者生活的热情。为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可以在药物治疗下辅助的治疗患者的高血压疾病,并且没有毒副作用。运动干预不仅可以加强患者的体质,增加患者的康复速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对患者的一些行为方式进行干预,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生活习惯更加科学,同时也可以避免患者引发其它疾病,等于为患者的生命撑开一张保护伞。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的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只是单纯的通过药物治疗,不仅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因为有毒副作用,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而护理在该病的治疗中就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患者的生活,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引入社区优质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颜维泽,林金钗.2010年至2012年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501-1503.
[2]栾家杰,刘晓云,张文,等.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择时用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03):375-381.
[3]童海宁,张竞超.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药房,2015,(11):1571-1573.
[4]姜虹,毕宪初,周跃.基本药品目录实行前后社区高血压用药情况分析[J].上海医药,2014,(02):41-44.
[5]潘志红.2009年~2011年抗高血压用药分析[J].吉林医学,2013,01:77-78.
[6]林定齐.临床药师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干预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01):140-141.
[7]王丽颖,郑光,郭洪涛,等.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高血压病中成药与西药用药规律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01):60-63.
[8]徐红,万莹,周涛,等.基于“知信行”理论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3,(01):5-7.
[9]贾贡献,余金明,林凡礼,等.中国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初次诊断为高血压患者用药调查[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09):743-747.
[10]刘兴方.痰瘀同治、解毒通络法治疗1、2级高血压病用药规律挖掘及疗效观察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论文作者:蒋茜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病人论文; 血压论文; 老年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老年人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