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配送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中国电子商务论文,思路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80(2002)02-0013-04
大力发展商品配送、在流通领域内全面推行网络配送制,并且把配送制作为一种体制在经济运行中确立下来、巩固下来,这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网络配送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味着在经济运行和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进而要全面提高经济运动的质量和效果,而全面推行网络配送制及发展配送业则是达到上述目的有效途径。正因为如此,配送这种物流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可以这样说,配送不仅在经济发达的国家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我国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网络配送是电子商务时代物流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物流体系既是流通领域发展电子商务的支持系统,也是需要用电子商务改造的传统行业。物流中心建设是我国流通领域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形成组织化、社会化,产销紧密结合的新型流通方式,还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竞争力,是产业间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目前各大城市的(北京、上海、天津等)连锁公司、运输仓储企业已通过各种方式着手制定建设方案,有些先行企业也已经开始试验。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中要十分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使其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比较高的技术起点上。
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应实行网络配送模式,即建立集约一体化和高程度信息化的专业物流配送中心,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提供储存、保管、包装、加工、分货、配送、运输等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传统的物流途径,即商品经由制造、批发、仓储、销售等多环节的多层复杂流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历史将结束,代之而来的是现代物流业将其简化为由制造经配送中心而直达各用户的新模式。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利用国外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对国有大中型仓储运输企业、邮政公司和特快专递公司进行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改造,利用其物流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电子商务下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我国长期处于产销分离、批零分离、内外贸分离,各个环节相互割裂的高成本、低效率、信息反馈滞后的状态,物流配送水平较低,在目前旧有流通网络支离破碎、新的网络体系还未建起的情况下,电子商务真正实现起飞需要物流配送的有力支撑。
电子商务把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和消费者带入了一个网络经济、数字化生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都与信息网络密切相关。当厂家与用户运用电子商务,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地从事商品交换为中心的种种经济活动时,物流企业以自动化物流设备、规范化的作业方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系统化的物流目标来完成物资的空间位移,这便是电子商务的成功。为了体现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支持的快速性及全方位性,新型的物流配送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配送活动保持系统性和一致性,使整个的配送网络具有最优的库存分布、最理想的库存水平、最迅速的输送手段等。分散的物流配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生产和流通的需要。
(一)网络配送的功能。电子商务的优势体现在其高效率的运作上。目前,国内外实行电子商务和企业,虽然其网上销售额迅速增长,但真正能够赢利的却不多。原因在于其物流成本高、效率低。适应电子商务的网络配送的功能应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指产品的性能、质量、型号等)在准确的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需要适合其特点的网络配送系统的快速、全方位的支持。国际上许多从事电子商务的优秀企业,正是由于具备了适应电子商务需要的物流配送系统而在网络经济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如Dell计算机公司由于其先进的物流系统,能够对客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其用于交货、库存等方面的流动资金成本仅占全部收入的1.5%。正是由于Dell卓越的物流系统管理,使其网上销售额每年都以35%的增长率发展;著名的网上虚拟书店Amazon,其管理层只有9人,没有真正的门面书店, 没有多大的库存量,但却拥有可提供250万种图书,可以发送到160多个国家,拥有150万左右的读者,年销售额达2.1亿美元左右的能力;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的配送中心也是最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沃尔玛就通过计算机用EDI 不仅将自己的各个店面与配送中心连接起来,而且把自己与供应商连接在一起,为此,沃尔玛购买了一颗专用卫星来传输公司海量数据。由于使用了配送中心和EDI,沃尔玛在1992年的配送成本低于其销售额的3%,而其竞争对手则高达4.5%-5%,这意味着沃尔玛每年比竞争对手节省了7.5亿美元的配送支出。
(二)网络配送的优势。网络配送系统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消费者需求信息输入和商品服务输出的形式来体现,就是让消费者通过Internet,有线电视、电话等方式提出需求信息,就能通过配送网络系统得到想得到的商品配送和全方位服务。网络配送系统模式的关键在于其减少了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时把许多商业实体化为虚拟,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上的物流和资金的流通效率,降低流通附加价格,提供给顾客一种全新的服务选择,因此而获得竞争优势。
当网上的商品流通达到较大的流量且吸引了足够多的经营客户,网络配送系统迅速扩张以后,网络配送系统就控制了一个特殊的市场,同时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它具备以下优势:①各种商品的配送优势。消费品、印刷品和其它商品的生产和代理商可以选择网络配送系统作为自己新的商品销售渠道,从而网络配送系统就可能获得更新的商品上网价格以降低商品销售价格,低价格反过来又推动服务网占领市场。②便捷的资金回收网络。任何厂商,无论提供服务还是产品,只要它推行的是事后收款的销售方式,选择网络配送系统将使其免去建立资金回收队伍的烦恼,因为那需要大额投入和高效管理。配送和资金回收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越发显得重要。③产品的推广优势。对于广义的产品,网络配送系统提供了一个使产品直接面向顾客的推广渠道,其成本低廉,效果便于评估等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④产品的代理优势。基于配送和推广优势,显然网络配送系统也具备产品的代理优势。选择网络配送系统作为自己的代理,厂商可以降低许多营销开支和管理费用。
(三)网络配送的利润来源。网络配送系统是一个商业化的组织,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创造利润,那么,网络配送系统的利润从何而来呢?①网络配送系统把商品流动的链缩短了,其流动链成为从厂家到商品配送公司、到属地公司(属地公司是网络配送系统最基层的部分,它是直接完成客户服务的单元,它的服务范围一般仅限于自己的服务属地之内,因此称为属地公司)就直接到达客户手中这样一个商品流通的短链。这当中去掉的环节费用就将会转化为网络配送系统的利润。②网络配送系统的商品库存为零或接近于零,这样就省去了大量的资金占压费用。因特网在改善企业经营、销售和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快速交流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网上营销,各部门对市场的预测更灵敏,信息反馈瞬间完成。问题一旦发现,通过网络信息马上传递,有关部门及时作适当的调整,有效保证企业的产品适应市场,加速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和生产性投资闲置,库存量的减少意味着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仓储和行政开支方面将实现大幅度的节省。③网络配送系统通过一系列属地公司为客户服务,避免了众多服务公司的重叠,从而成倍降低了人工成本。网络配送可以节省传统的发送和接收购物订单、发票、送货通知、新闻稿、市场文献、征求意见等资料费,语言通信的长途电话费,传真传输的费用,特快专递服务费用等。据报道,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宣称,实施电子商务采购方式使采购人工成本节省30%,原材料采购成本平均降低了20%。开展电子商务,全世界的企业因此可以节省成本170亿美元,到2002年可以节省1200亿美元。④网络配送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个服务网,它将肯定地成为一个告知率和告知效果都非常好的广告网和商品推销网,它的优势方面是其它任何媒体都是不可比拟的。如网上购物可以得到产品及价格的全面的比较信息等。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Goldman Sachs公司对17 个行业商业成本因电子商务的采用下降幅度的预测(美国《商业周刊》2000年1月7日刊)
二、网络配送系统的构建
网络配送系统技术平台一方面为专项信息处理单元提供技术平台,另一方面它是整个网络配送系统的外包装(shell), 用户信息统一地经过它进入服务网络,因此,狭义的网络配送系统就是指它。由于技术平台的功能所致,它除了提供技术平台、接收输入客户信息外,还负有统一网络配送系统对外形象、统一对外宣传的功能。
①平台信息输入。技术平台的信息输入是通过电话线路通讯完成的,输入方式有三种:语言输入、书面数据如传真、电传、电子邮件输入和网络电脑数据输入。在目前情况下输入信息绝大部分是语音输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脑数据输入会不断发展,并最终占据优势。
②专项信息处理单元。专项信息处理单元是网络配送系统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它们接受技术平台的信息并向属地公司发出服务指令。专项信息处理单元是服务网络的中间环节,其按类型如药品、食品、纯净水、机票等划分成为不同的专项信息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将专项信息处理后分配给不同的属地公司或专业服务公司执行。专项信息处理单元的工作重点是寻求和建立健全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属地公司、专业服务公司和供应商。专项信息处理单元只针对某一类信息进行专项的处理,它也就是在这个专项信息所对应的商品中赚取自己的利润。
③平台信息输出。平台信息输出通过电脑完成。与属地公司传递的信息是指令、回馈、客户单据和管理信息;与专业服务公司传递的信息是指令、回馈和管理信息;与供货商传递的信息是指令、回馈、商品信息和管理信息。
④属地公司。属地公司是网络配送系统最基层的部分,它是直接完成客户服务的单元,它的服务范围一般仅限于自己的服务属地之内,因此称为属地公司。属地公司也是得到网络配送系统特许之后工作的,这个特许权的获得是通过网络配送系统审查后,经经济担保而获得的。属地公司在网络配送系统中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单元,它可以是新建的,也可以是现成的。属地公司接受专项信息处理单元的指令进行工作。它和服务平台的关系是经济合同关系,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情况应存在不止一家的属地公司,这样才能通过竞争不断地提高属地公司的服务质量。
⑤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半径不受限制,但服务种类是特定的专业。专业服务公司在一个专业内服务。如搬家公司、管道疏通公司等。专业服务公司的服务区域不受属地限制。专业服务公司必须以网络配送系统的名义开展服务。专业服务公司在网络配送系统中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单元,它和服务平台的关系是经济合同关系。
三、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配送健康发展必要的主客观条件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与地方政府的扶持。加快我国配送中心体系的建设,事关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现代流通产业全局,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关系。同时配送中心体系的建设,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多,建成后社会效益显著。因此,各级政府应牵头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在规划、用地、投资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必要时制订有关优惠政策,以推动这一工作健康顺利地发展。网络配送应有一个总体规划,要靠国家推动,给予一定的政策保证。政府要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网络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物流和配送领域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物流与配送技术、教育、管理咨询等领域加强与国际物流领域的联系和合作。
(二)银行的资金支持,以改变当前配送资金严重缺乏、设备跟不上、现代化水平低的现状。现代化的网络配送是一种连续性的规模经济运动,本身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和资源作后盾。长期以来,我国在物流基础建设方面,国家投资不足,银行信贷没有向流通企业倾斜。虽然这些年国家向流通领域投入了一部分技改贷款,但是数额有限,加之分配、使用分散,而物资企业本身自身积累能力低,不能彻底改变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不能在某个领域中形成优势,致使配送难以大规模、大范围地推行。因此,推行配送这种新的流通方式要有金融企业做后盾,没有金融企业的参与是很难推行的。所以配送制不仅是工商关系,实际是工、商、银关系,如果处理好了,我国可以大缩小流动资金规模,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国家和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流通产业,流通企业适当用上述专项基金来筹措建设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可以制定优惠政策,以低息贷款或贴息贷款的形式向开展配送活动的流通企业提供资金。
(三)实施“集团战略”,调整流通企业的组织结构,增强其经济实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配送业务,从而在流通领域内实行配送制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从事配送活动的行为主体(配送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本金,必须拥有先进而且配套的物流设施和设备,亦即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才能够向社会提供系列化、一体化的优质服务。经济发达国家的流通实践证明,配送活动之所以能够在很大的范围内顺利开展,除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好以外,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职能组织(配送中心)的经济实力雄厚,服务功能强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相比之下,我国的专业流通组织(如物资企业)数量不算少,但除了一些直属企业(包括部直属和省直属企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外,多数都是“小、散、差”的企业,规模很小,结构非常分散,资金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经营实力不强,还不能做到有保障地向广大客户提供周到、优质、系列化的后勤服务,因此,自成体系、自我服务式的生产格局很难被彻底打破,作为物流社会化、现代化表现形态的配送活动也很难大范围、大规模地全面推开。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从现在起就应当全面地实施“集团战略”,以集团的形式凝聚分散的力量,以集团的形式调整流通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存量资产,形成层次状、网络化的体系,以强大的实力开展规模经营活动,包括大范围的物资配送活动。
(四)提高生产企业的专业化水平,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供销一条龙格局。众所周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因传统观念影响,我国的工业生产一直是呈现粗放经营、低效运转状态的。就其组织结构而论,则表现为“小而全”、“大而全”。具体说就是:很多生产企业,不仅有完善的加工设备和生产设施,而且有完备的营销体系和仓储、运输设施。就其行为方式而言,常常是生产、流通兼顾,满足于自我生产和自我服务,排斥社会物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式已经开始转轨,加上企业改革日趋深化,上述情况有所改变,但很不彻底。现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行、层层设库和生产企业自建服务体系的格局还没有彻底打破,“自我服务”的意识依然很浓重。因此,不彻底清除传统生产方式的不良影响,不彻底打破“大而全”、“小而全”式的企业结构,不提高生产企业的专业化水平,自然作为流通专业化和社会化表现形态的网络配送制也难以迅速推行。
(五)配送中心的建设与设施的现代化、信息化。国外的配送中心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配送中心内部均建立起了良好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在配送中心与客户(如零售店)之间实现了电脑联网。需求者通过入网的电脑可以向配送中心自动订货;而生产厂家通过入网电脑可及时了解流通企业的商品库存情况,即时进行供货、补货。建立起完整的良好的信息系统是配送企业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基础,进而也是赢得客户信赖、大大提高配送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外很多配送中心在接到用户的订货单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24小时)就可将大批货物配备好,仅用2至3天的时间就可把货物运送到数百公里以外的用户指定的接货点。如此之高的配送效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配送业的现代化、网络化面貌。
(六)打破条块、部门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目前由于部门分割与条块分割,在全国还未形成统一大市场与大流通格局,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不能形成合力。配送中心也难以跨部门、跨地区设立。不打破这种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局面,配送很难健康发展。
四、中国式网络配送的具体做法
(一)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开。推行网络配送制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照搬西方一套,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要办几万、几十万个公司都不成问题;而且人们一般都喜欢“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法制也不健全,商业信誉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金市场发展不配套等等,这些问题使我国推行配送制时切忌一哄而起,要一步一步来,先经过试点,再逐步推开,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配送形式。
(二)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配送的载体,所以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配送中心的建设。配送中心具有集货功能,储存保管功能,分货、拣货与配货功能,装卸搬运功能,加工功能,送货功能,物流信息情报收集、汇总、储存及传递功能。配送中心分综合配送中心与专业配送中心,要根据需要来建设。根据中国的现状,配送中心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的大仓库,不求大求全,不盲目追求先进技术。例如,我国现有仓库多为平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借鉴台湾“本土化物流”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予以改造,以节约资金。
(三)以城市为中心,统筹规划,选准品种,逐步推进,使工厂逐步实现少库存、无库存。开展单品种与综合性网络配送中心的试点工作,主要在大中城市发展网络配送,以中等城市为主,重点突破;在配送品种上以钢材、水泥、煤炭、机电、化工、木材为主;在配送方式上,要发展加工配送,科工贸结合,提高配送水平;在配送对象上,面向中小企业,尽快提高配送效率和社会影响力;在项目选择上,以抓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为主,不选择投资周期过长的项目。配送必须具备条件,所以不能一哄而起,要统筹规划,到2010年在每个中心城市建设十几个或几十个配送中心。
(四)立足现有物流设施装备的改造,选择渐进式的战略去发展配送。我国的配送发展要经过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过程。根据国外的实践经验,配送是生产与科技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要有一定的外部环境。我国长期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现实,配送应当起步,并加速发展,实施国家推动,但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不可能大踏步推进,必然要经过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由内部经营环节间的配送(如连锁配送)发展到寻用户的供应配送,从商品销售单位或中转仓库的配送发展到独立的流通中心的配送,从项目(如基建项目)配送发展到对生产需要的配送,配送业务内容也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等等。
国外实践告诉我们,发展配送业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条途径是以硬件技术优先发展带动配送发展的“突变性”的发展战略;另一条途径是按照软件技术先行,硬件技术随后发展的原则,立足现有物流设施装备的改造,逐步引进和配置先进的物流设备,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配送中心及其网络体系,这是一种渐进式的发展战略。之所以要选择渐进式的战略方针去发展配送,理由如下:采取突变式的战略方针,全面提高硬件技术并使硬件技术先行发展,所需要的投资巨大,除了少数企业集团或特大型企业能够做到这一点以外,多数企业尚不具备这种条件,故无法办到: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过50年的奋斗,国家的经济实力已经明显增强,但目前要办的事情还很多很多,不可能集聚大量的资金向流通领域集中投资,故在短期内全面、彻底更新、改造旧的物流设施和设备,一步到位地扩大配送规模和提高配送水平不太现实:我国现存的生产结构、目前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人员素质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更新物流设备及建立起高度自动化的配送设施,从而走“硬件技术先行”、突变式的发展道路,即使能够做到,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任何新技术、新设备,从其发明、产生到广泛应用和使用,都要经历一个消化、吸收和适应的过程,对于我国来说,更应当如此。考虑到这种情况,在发展配送业的过程中,也理应选择渐进式的战略方针。
(五)将改组老批发企业和传统的储运企业结合起来,重点建设现代化批发网络,完善商品配送中心的功能,将集货、分货、仓储、运输、包装、咨询等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在硬件设施在不太发达的现状下,应当更加重视发展先进的信息处理功能,即电子商务。
(六)在改造现有物流设施、装备的同时也要广开门路、多途径筹集资金,建设网络配送中心。根据国外的经验,加强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配送设备和设施的技术水平与运作能力是进行大规模配送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规模化配送的物质基础。鉴于此,我国在利用、改造现在物流设施装备的同时,也应当抓住时机,利用各种方法去筹集资金,及时兴建一些高水平的配送项目,适当配置一些新的物流设备,提高配送的信息水平。发展电子商务、建设配送中心体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加快这一宏伟工程的建设,除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外,一定要利用市场机制,可以广开门路,坚持多种渠道多种方式集资、融资。实践中,努力争取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兴建大型的配送设施,在国内也可以由大型企业牵头,中小企业参加,建设成股份制的、社会化的共同配送中心或社会化的城市快递公司。
标签:电子商务论文; 电子商务外包论文; 物流网络论文; 物流信息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生产系统论文; 电子商务类型论文; 平台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