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数字鸿沟研究概况_数字鸿沟论文

国外数字鸿沟问题研究述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鸿沟论文,国外论文,数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数字鸿沟,在美国商务部Falling through the net系列报告中作了如下定义:这是一种由于地域、种族、经济状况、性别和身体状况等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技术和服务获取信息的差异和利用信息、网络以及其他技术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差异。这一定义极具概括性,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定义中便可看出我们所讨论的数字鸿沟问题存在于很多方面。它不仅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存在于国家内部各个地域、种族、不同经济背景或身体状况的人群之间。这些差异严重影响了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数字鸿沟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这种差异表现得更明显。

国外对于数字鸿沟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全球数字鸿沟(Global Digital Divide)和国内数字鸿沟(Domestic Digital Divide)这两大方面的探讨。前者着重于对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以及引起这种差异的因素进行探讨,后者则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的方方面面以及数字鸿沟与其他焦点问题,比如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种族问题等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于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策略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尝试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全球数字鸿沟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全球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对于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问题上。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因特网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潜力、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从在线人口的国际分布、网络主机的国际分布、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使用程度等方面来比较)、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国际代理机构(如世界银行、UNDP、国际电信联盟等机构)和非盈利组织(NGO)在解决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中所作的贡献等。

全球互联网用户使用数对比图

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变得相当突出,从上面的图表中便可窥其一斑。

占世界人口12.9%的非洲,它的互联网使用人数只占世界的1.2%,而35.2%的互联网用户却集中在人口稀少的美洲。在收入最高的国家中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占据了世界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的国家只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2%。这些数据都在提醒人们全球数字鸿沟确确实实地存在着,并影响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已有的经验表明,除了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以外,影响全球数字鸿沟问题的因素主要还有这样一些:(1)国家内部制定的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机会构成,比如国家或组织、个人对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的积极举措、科学技术发明、用于ISP服务上的花费、电信事业建设等方面的措施。(2)对使用计算机的文化态度,这在解决存在于具有相似文化的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同样使用英语的国家。(3)资源,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水平、计算机使用技能等。这一因素的影响在目前看来尤为突出,而且在将来也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解决这种全球性的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努力。从联合国到各个区域组织再到各个国家政府,从世界组织到跨国集团再到各种非盈利组织和机构,人们在不断地探索着解决问题的途径。世界银行资助的“非洲虚拟大学(AVU)”计划、八国集团筹建的"DOT Force"工作组、国际金融组织和日本软件银行合作的“软件银行合作市场(SBEM)”项目以及第四届亚太经合组织电信和信息产业部长级会议提出的“坎昆宣言”、国际通信联盟和信息社会世界高层论坛所作的努力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在国家层面上,即使科技发展依然有着很大的空间,如果政府和各种非盈利组织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全球数字鸿沟也将可能会使得南北差距继续扩大。目前已有一些组织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如微软,它作为“数字化领导计划”的一分子,计划在印度、韩国、俄罗斯和哥伦比亚等地出资一百万美元,响应白宫对全球数字鸿沟采取行动的号召。

从收集到的现有资料来看,关于全球数字鸿沟问题方面的资料与研究国内数字鸿沟问题的资料相比稍嫌单薄,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清楚地了解这种数字差异,对各个国家或地区制定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策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国家的数字鸿沟

如果将全球数字鸿沟作为数字鸿沟问题研究的宏观层次,那么对国家内部或地区内部的数字鸿沟问题的研究则是从中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来进行的。

2.1 数字鸿沟是否存在

有少数人认为数字鸿沟只不过是一些政客为了某些私人目的编造出来耸人听闻的。还有的认为数字鸿沟的存在与否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像当初电话的使用一样它可以得到自然而然的解决。而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数字鸿沟在国家内部是确实存在的。在有着不同经济背景的地区之间、在不同的人群之间等等,都存在着严重的差异。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日甚一日,各个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都在增加。而且也只有意识到它的客观存在性,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和制定解决方案。

2.2 数字鸿沟问题能否解决

比较悲观的看法认为数字鸿沟问题根本无法得到解决或者说它没有出现任何减小的趋势。客观的调查数据表明,并不是所有方面的数字鸿沟都是停滞不前、没有任何发展的。比如在美国,家庭拥有电脑量的差异正在减小,基本的网络访问量在性别上的差异已经发生了变化,男女比例十分接近。同时,种族上的差异也在不断拉近,教育和收入水平是随着种族曲线变化的主要变量,在高层的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下,互联网接入的种族差距已经不再那么明显。我们还注意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进入互联网络世界,由于年龄因素而产生的数字鸿沟也开始出现减小的趋势。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在网络访问量上存在的数字鸿沟也将会有所减小。

从美国的这些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密切关注数字鸿沟问题,采取适当的积极举措,数字鸿沟问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的。

2.3 用于测评数字鸿沟的统计因素

用于对数字鸿沟进行统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以美国商务部的统计为例,当前主要是从这样三个方面来对国内数字鸿沟进行测评的:家庭拥有电脑量和因特网接入量、个人使用网络的情况、残疾人使用电脑和因特网的情况。在考察每种参量时,分别针对不同的统计对象和类目,如地域(农村、城镇和中心城市)、收入水平(低于$15000、高于$75000、中间每隔$10000作为一个层次)、教育程度(博士、硕士学位、本科学位、一般院校、高中、高中以下)、种族和民族(白人、黑人、亚裔及太平洋岛居民、西班牙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工作情况等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同时还采用了三维甚至多因素分析方法。比如在研究家庭拥有电脑量时,同时将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作为变量来进行分析,形成的就是一个三维的研究图表。

测评体系的确定在各个国家将会有所不同,可以结合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适合本国的测评体系,以便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和分析国家内部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测评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数字鸿沟是多方面差异的综合,随着某些方面的拉近,还可能会出现其他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测评体系中还应该适当地加入对个人使用因特网的能力、熟练程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一些机构开始做这些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的在线技能(如在线寻找特定内容的能力)基本上与年龄成反比,与技术经验成反比,与性别的关系则不是很大。

2.4 拉大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

由于数字鸿沟本身涉及很多方面以及它的复杂性,影响它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国家,因为经济背景和社会发展程度,有时甚至是文化的差异,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起来看,主要的是以下这些方面:(1)不适当的政府干涉,不但不能很好的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2)电讯市场缺乏竞争机制,导致电讯设备价格昂贵,间接影响因特网的使用量。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改善。(3)经济落后的国家,由于经济规模的原因,想获得价廉的电讯设施的机会不是很大,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电脑和因特网的使用量。而且在那些基本需求都不能满足的地区,即使有数字化的通讯设施,对他们的帮助也不是很大。(4)有些国家教育水平低下,是拉大数字鸿沟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在全球数字鸿沟问题中第三世界国家远远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5)缺乏适合残疾人使用的网络访问设计、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范围狭窄等,这些是拉大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

2.5 数字鸿沟问题产生的影响

数字鸿沟可以看作是当前正在增长的经济鸿沟的一部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数字鸿沟很可能会拉大现有的经济差距。还有的观点甚至认为解决了数字鸿沟问题,就是确保繁荣,进而确保和平。

数字鸿沟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明显的,因此当前多数研究的侧重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数字鸿沟对社会、文化、政治和个人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社会影响:使用计算机网络拉近数字鸿沟,人们可以获得有益的工作和职业信息、政治信息,发掘新的家庭和社会交流渠道,参与经济互动,融入各种不同的虚拟社区。这些是积极的影响。当然,也会有消极的影响:由于人们在网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相应地也就减少了很多与亲朋好友和其他人的交流时间,用在其他活动上的时间(如读书、看报、运动等)也在减少,这样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是破坏社会结构,导致数字隔离、社会分裂和关系弱化等现象的出现。

文化影响:文化内容的质量和效用本身就是有差异的,数字鸿沟的拉近有助于减小这种差异。消极影响则是可能会使类型多样的大众文化向单一化方向发展。这种单一化倾向极有可能使得大众文化走向庸俗化。

政治影响:数字鸿沟的拉近,使得各种政治信息更易获取,政治活动的动员也会有更多的渠道,更容易得到候选人的政策陈述,还可以扩展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民主参与。反面影响是可能导致政治分裂。心理影响:有可能导致计算机忧虑、各种计算机犯罪等现象的出现。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

2.6 已经采取的措施及经验

各个国家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面临的问题不同,因此解决数字鸿沟能采取的措施也就不尽相同。大体来讲,发达国家在数字鸿沟问题上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成效。归纳起来,这些措施和解决途径包括:

(1)政府适当的参与,如制订相关的法规政策,加强电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的建设)、法律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言论自由,这对提高因特网的使用是必需的);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鼓励私人部门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刺激网络服务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等,这些都可以部分的解决数字鸿沟问题。

(2)加强教育和培训的力度,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训等方面。远程教育的发展也是一项积极举措。

(3)让市场自己寻找解决办法,提高竞争机制。电讯市场的缺乏竞争是各个国家都存在的普遍问题。改革这种近似垄断的机制,改变电讯产品价格昂贵的现状,可以直接影响到网络使用量。

(4)网络内容提供商(ICP)和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应该提供给人们他们所真正需要的内容和服务,即内容更好、自由使用的公开的资源和软件,提供能真正满足他们需要的技术支持。有关的研究表明,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本地信息,包括招聘信息、教育、商业信息等。同时,还需要可以为低文化层次的人轻易理解的信息以及多个语种的信息等等。简易的操作、方便的使用和丰富的内容将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因特网使用者的行列。特别是对残疾人而言,适合他们的访问系统设计有助于减小他们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美国克林顿政府采取的措施中包括:实行税收激励政策;鼓励私人部门捐赠电脑;资助社区技术中心的建设并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技术培训;在低收入群体中建设1000个社区技术中心等。

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分发再利用的计算机;将使用过的计算机经过改装和整修送到落后地区进行计算机普及教育;一些网络服务供应商还提供免费E-mail服务;某些公司计划推出网亭(Internet Kiosks)设施,提供免费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服务;建立多媒体通讯密集群等。

对于落后的国家而言,比如亚洲国家,因为经济基础的落后,解决数

字鸿沟的措施也就很不相同。归纳来说,有以下这些建议和举措:

(1)建议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甚至包括电力设施的建设。如果能够获得价廉的通讯设施和信息技术,对他们将更为有利。

(2)加大教育的力度。比如在加纳,虽然近年来基础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但是中学教育程度还是明显较低。学校更是很少向学生教授计算机知识,只有3.5%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这种情形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一大障碍。

(3)在学校创建信息技术中心,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知识和相关技术。建立ISP乡村技术中心和信息技术市民学校,向人们传授计算机知识。在课堂、图书馆、医疗中心、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推广使用计算机。加纳政府甚至要求所有的电讯公司必须将所得收入的1%用于这项推广计划。另外,还推行大学与普通中小学校的合作计划,一所大学辅助多所中小学校进行计算机知识教育,开展技术培训等。

(4)提高本国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加大R&D经费的投资。这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必要途径。

(5)跨国公司和非盈利组织对落后国家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他们推行的技术培训和捐赠活动等都是对这些落后国家推广使用计算机的有力支持。

各个国家所作出的尝试综合来说就是提供基础设施、物理连接、培训项目,学校推行计算机教育和远程教育,丰富在线信息资源,开展电子政府、电子商务的运行,信息通讯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等等。

收稿日期:2003-03-06

标签:;  ;  

国外数字鸿沟研究概况_数字鸿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