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之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社会主义经济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引起了世界各界日益广泛的关注。研究这一理论的人很多,论著不可胜数。本文在简要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经济原则设想的基础上,着重就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与几种主要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比较等方面,简明地探讨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和体制之特色。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全面领会和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而提出来的科学理论体系,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作一简要的回顾。
马、恩、列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和《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中,全面、深刻、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必须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对未来社会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经济提出了理论推导的原则设想。其中,最基本的原则和基础是,消灭私有制,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①]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是没有私有生产资料的。“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②]在《共产党宣言》中还说过“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③]列宁在《国家与革命》第五章中,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论述作了解释,明确地把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既然生产资料已成为公有财产,那末(共产主义)这个名词在这里也是可以用的。”[④]此外,马、恩、列还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后,采取没收或赎买的方式剥夺资产阶级的财产,而对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则通过合作社的途径,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总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和基础。
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其他原则。(1)消除商品货币关系。“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⑤](2)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经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⑥](3)设立社会经济管理中心,整个国民经济变成统一的大工厂。这一点,列宁说得最明确。他写道: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⑦](4)按劳分配消费资料。社会主义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每一个劳动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⑧](5)社会经济和生产力迅速发展。马克思有一个著名的预言,消灭资本主义后社会经济发展将“一天等于二十年”。列宁也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⑨]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原则设想,仅仅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理论推导和科学预见,而对如何实现这些原则设想的时间、条件和具体做法等并未作出详细的描述或论证。因为他们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愿意重犯空想社会主义那样的错误,有意识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留给后人自己去解决。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原则设想,后人大体上有这样几种态度和方法:一是反对马克思主义。除了公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外,不少人借口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用各种形式的改良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从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到尼赫鲁的“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均属此类。二是教条主义。他们中一些人虽口口声声忠于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用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抓住马、恩、列的个别词句,不顾现实的具体条件,把未来历史趋势的推导硬套到现实经济生活中来,建成了“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践证明,这种经济体制虽然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一度取得了较大的历史性成就,但又产生了新的基本矛盾即国家垄断生产经营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且日趋激化,不适合科技革命条件下集约型经济发展的要求,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其典型代表是原苏联的斯大林经济体制和准斯大林经济体制。[⑩]三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其典型代表是邓小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即完整地、全面地、准确地理解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以之为指南,又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途径,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了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须与各种“社会主义”进行比较。
二、与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比较
在经济方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个理论体系,又是配套的大政方针政策,概言之,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理论体系,现将其与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的主要区别,概述如下。
第一,用生产力标准衡量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国家垄断社会主义者口头上并不否定“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普遍的经济规律,且曾在一定时期内的一些方面较好地运用了这一规律,但在另一些方面或到了另一时期却实际上或者用“政治挂帅”、“政治第一”的唯意志论取而代之,或者面对矛盾重重的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思改革,从而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造成了经济效率低下的不良后果。与之相反,邓小平同志那个著名的“猫论”用生动的比喻阐明了生产力标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恢复了生产力性质决定生产关系这个人类社会一般经济规律的本义,为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纠正了过去实行单一国有制和准国有制的错误。教条主义者片面地理解马、恩的有关论述,一刀切地推行“一大二公”,造成了单一国有制和准国有制的生产关系与不同地区、部门、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特点的矛盾。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则在坚持公有制为主的同时,实行多种所有制并举,既适应社会经济中主导产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的客观要求,又符合其他产业的生产力性质,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种经济成分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并使之在社会主义市场上公平竞争,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三,变单一国营和准国营的经营方式为以国有民营为主的经营方式。教条主义以“有组织”和“统一工厂”一类词语为据,不仅对国有企业实行国营,而且连集体所制企业也实行准国营(其管理与国营企业基本一致)。为了克服单一国营和准国营方式的弊端,我国依据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和现实情况的要求,实行政企分开,明晰产权关系,不仅集体企业,而且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也已经或将要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形成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壮大的经营机制。
第四,变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为保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基础作用前提下的国家适度宏观调控机制。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全然否定市场机制(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划上等号)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体系,实质上把社会主义经济变成了扩大的自然经济或产品经济,虽然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那种无政府状态,但又束缚了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资源浪费、销售不畅、信息不灵及质量和效率低下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其实,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作为经济调节手段,计划和市场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均可运用的,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继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又进一步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从而否定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即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代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并实行国家适度的宏观调控机制。
第五,否定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性经济决策体制,代之以企业自主决策为主的分散经济决策机制。行政经济决策与指令性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这是片面理解“统一工厂”论断而形成的行政经济决策体制,使企业变成国家机关的附属物,致使企业无权决策、无利可得、无责可负而带来一系列弊端。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在否定指令性计划体制的同时,也否定了高度集中的行政经济决策机制。除某些涉及全局的重大经济决策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的要求,实行分散决策,即在市场导向下由企业自主决策,既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独立商品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负起相应的经济责任,形成动力与压力相结合、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相统一的生产经营决策机制。
第六,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克服对外经贸由国家绝对垄断经营的弊病。作为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经外贸活动由国家垄断经营阻碍了对外经济和技术交流,在经济上造成了一系列严重损失。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国际化的世界潮流的客观要求,在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同时,逐步把对外经贸活动决策权下放给企业,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抓住施展才能的机遇,经受激烈竞争的压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从理论上说,这是把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扩大社会分工的广度,加深社会分工的深度,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第七,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克服由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分配制度所带来的弊病。传统的按劳分配固然消除了按资分配的资本剥削,但工资等级由国家统一规定等单一分配制度也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平均主义,不利于提高劳动者和劳动集体在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允许其他分配形式存在。这既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社会各方面和诸生产要素的作用,包括资本、技术等的积极作用;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且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八、克服经济问题政治化的错误,确立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的中心地位,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在传统社会主义时期,“经济服从政治”、“算政治帐”等曾经广为流行,成为成文或不成文的准则。这在理论上颠倒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在实践上否定了经济核算,造成了惊人浪费和损失。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确定了经济在社会中的中心和基础地位,而政治则须为经济发展服务。同时,无论是微观经济还是宏观经济,均以提高经济效率作为基本的衡量准则。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总之,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变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国有为主、民营为主的经济体制,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结合我国的实际,从而强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并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显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特色之一。
三、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的比较[①①]
西方一些人说:中国改革是“资本主义式”的改革。这种说法,如果不是别有用心,至少也是一种误解。西方经济学一向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错误。让我们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瑞典经济模式作一比较,问题便一目了然了。
(1)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不同。早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指出,要完整、全面、准确地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绝不能借改革之名来否定社会主义。而瑞典经济模式则以斯德哥尔摩学派的经济理论为基础,并吸取了福利经济学派的一些思想。这个单一民族的北欧国家素以团结和阶级合作著称于世,正如瑞典社会民主党首任主席所说的,它是一个阶级妥协者的国家。瑞典社民党一成立即参加第二国际,长期推行阶级合作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主义路线,1932年上台执政后积极推行瑞典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政策措施,逐步形成了“从摇篮至坟墓”的“高福利”制度。西方不少学者把它称为“社会民主主义经济”,而瑞典著名经济学家林德贝克则说它是“管理资本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其理论和实践均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
(2)生产资料所有制截然不同。中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而瑞典则是私有制一直占绝对优势。在瑞典社民党早期的纲领中曾一度把公有制作为长期目标,但又明确说公有制会导致官方主义,缺乏经济刺激力而带来难以克服的矛盾。所以,瑞社民党从未实行过英、法那样的“国有化”,使瑞典一直保持在西方国有化程度最低者的行列里。占优势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迥然不同是中瑞两国经济模式本质不同的主要标志。
(3)劳动者的地位不同。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瑞典广大劳动者绝大多数只能是资本家阶级的雇佣工人,除了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并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之外,别无他途。诚然,“福利”制度确给他们提供了较高的福利,但这种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并不能改变雇佣工人的地位。而在中国,就公有经济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广大劳动者是一身二任的,即作为劳动者集体是生产资料的主人,而作为个人则是把劳动力卖给公有企业的职工。这种双重身份,既为自己劳动又为企业劳动的二重性,显然是与瑞典大不一样的。
(4)利润或剩余价值的归属不同。追逐利润或剩余价值是市场经济的共性,这在中国和瑞典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其归属不同。在瑞典,雇佣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统统归资本家所有并实行按资分配的。虽然有一部分剩余价值转为社会福利费,但这是多种因素决定并以确保资本家阶级的利益为前提的。而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原则,剩余价值或利润主要属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资本,用于积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归根结底属于广大劳动者。
(5)经济运行和调节机制近似而目的不一。市场机制、计划化和宏观经济调节等现代市场经济手段,中瑞两国均在用,但两者的目的不同。瑞典运用这些手段是为了保证资本主义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使资本家获得最大限度利润并确保资本的安全。而中国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一些科学管理方法,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更好地造福于全体社会成员。
(6)“福利”的目的和结果不同。瑞典以“福利国家”著称于世。这种“福利”一方面是广大劳动者长期斗争的结果,用瑞社民党人的话说是“阶级斗争的升华”;另一方面,它又是确保资本“安全”和赢利前提下的一种“妥协”。长期以来,这种“福利”纲领一直处在两难之中。当资本家和大公司感到无利可图时,就或在舆论和政治上竭力反对,或在经济上拚命反抗,“资本罢工”即是他们通常采用的一种手段。进入90年代以来,因原苏联、东欧剧变而在政治上无后顾之忧,但国际经济竞争的压力日大,使瑞典资本家阶级急剧改变了以往的态度,转为竭力反对“福利”制度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和福利的发展水平均不如瑞典。在改革中,既改革以往的福利制度,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实力,并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广大劳动者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总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瑞典“民主社会主义”经济虽然在一些做法上有近似之处,但其实质不同乃至截然相反。在上述简要比较中也可看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与特色。
四、与尼赫鲁“社会主义类型”经济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在历史、地理、人口、资源等方面颇为近似。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尼赫鲁在印度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经济作一比较,也许更能显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前文已述,这里仅把印度“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经济的特点作一简述,大家即可比较分析了。
尼赫鲁“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基本思想形成于30年代。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过时,“要解决世界以及印度各种问题的秘决,就是社会主义……除了社会主义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可以结束印度人民的贫困、大量失业、落后和屈辱了。”[①②]其“社会主义”的内容概述如下:(一)思想意识上强调个性解放的“社会主义”。尼赫鲁说:“在秉性上再加后天的培养,我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同时,在理智上我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①③]他的“个人主义”是相对于“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而言,与“利己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他的“社会主义”实质上是确保个性解放前提下的“社会公平”;(二)政治制度上的“议会民主社会主义”。他赞成马克思的某些观点,但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一贯坚持老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力图通过议会民主来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种姓的社会,实现“经济平等”和“社会公平”的“社会主义”;(三)公私并举的“混合经济”。这是印度经济模式的中心。其主要内容与特点概述如下:
(1)“混合”的社会经济结构。通过“国有化”和大力发展国营经济,进行改良主义的土地改革,既扶植又在某些方面限制私人资本等政策措施,即逐步形成了以资产阶级国有和私有资本主义经济为主的“混合经济”。到80年代,它由这样四大部分构成:一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约占国内生产净值的1/4,约占第一产业的3%和二、三产业的30%,其中在矿业、交通、金融等占有明显的优势;二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约占国内生产净值的40%,其中公司部分和非公司部分之比为4∶6,形成了塔塔、比拉尔等一批私人资本财团;三是非资本主义的家庭个体经济,包括农业和非农业的个体经济,约占国内生产净值的20%;四是封建主义经济,约占国内生产净值的15%。土地改革对封建地主触动有限,封建主义经济在农业中仍占有明显的优势。据印度著名社会学家德·赛研究的结果,70年代初农村中拥有15英亩土地以上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的60%。直到80年代,无地少地者仍占农村人口的3/4,即贫苦农民仍占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
(2)“混合”的经济机制。在印度,一般的微观经济活动由市场调节,而宏观经济则实行计划调节,包括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主要指标、积累比例、投资规模及资源分配等重大问题由计委起草经议会审议通过后实施。计划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两种,对国营企业下达指令性计划,而对私营企业则实行指导性计划,并通过财政、金融、法律和行业手段来保证计划实施。生产经营也是“混合”的,例如,工业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工业和重工业,由政府直接投资和专营;二类包括部分矿业、机械、化工和药品,原则上实行国营,但允许私人经营一部分;三类是轻工业和消费品生产,基本上由私人经营。对外经贸管理方式也是“混合”型的。外资来源多样化,以“民主社会主义”自居的印度,利用美苏矛盾,从东西方均获得大量援助;从保护本国资本出发,吸收官方优惠援助多,利用商业贷款少,且对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实行严格管理。这种情况利弊均有,到80年代有所改变,90年代才开始改革。
(3)“混合经济”的后果。印度实行“社会主义类型”经济体制和政策,社会经济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弊病也很多,如封建主义生产关系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国家资本垄断经济命脉导致效率低下,国家对外经外贸管理过严限制了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等等。最为突出的是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农村是封建地主的天堂,城市则为大资本家的乐园。据统计,1967/68财政年度占人口40%的贫困者仅占有国民收入的13.1%,而占居民10%的富人则占有国民收入的36.7%。到80年代后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仍占总人口的30%,吃不饱饭者农村占20%,城市占6%,有些邦更高达1/3以上。富人豪华住宅拔地而起,但无家可归者大有人在。《印度第七个五年计划》写道:“全国的居住条件是相当可怜的,许多人不是没有遮风避雨的住所,就是住在最低标准都不够的小层里。”美国一记者报道说:“在孟买900万人口中,有近一半的人居住在世界上最大、最肮脏的贫民窟里,其中许多贫民窟就在高楼大厦和豪华宾馆的视野内。”[①④]在贫苦家庭子女无法入学读书而造成文盲充斥的情况下(80年代末期成年文盲率高达50%),高等教育却畸形发展(在校大学生高达300多万人),且用劳动者血汗钱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大量外流。
上述简要分析表明,尼赫鲁的“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半封建半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这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大不相同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渊源与意义
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切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基本原则,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不会完全一样……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①⑤]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著名论断,与教条主义划清了界线,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源于马列主义,是毛泽东民主革命时那个著名论断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为依据,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切合中国的国情特点,因而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高速、持续和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世界已经广泛关注这一科学理论了,不难推断,这一理论对世界的影响将与日俱增。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言之,就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何在?要作简明回答是相当困难的。其要点在于:一是社会主义经济,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与各冒牌社会主义划清界线;二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和国情特点,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与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划清界线;三是体现实事求是这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既指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方向,又指导各地区、部门、行业、单位依据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和其他实际问题的具体途径与方法。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特色,实难尽述,且在前文的比较分析中也有提及了,不复。有关中国的国情特点,论著太多,可从不同角度看待和论证,也无复述的必要了。
注释:
①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5,2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页。
④ ⑦ ⑨《列宁选集》,第3卷,第255、258、253页。
⑤ ⑥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23、323、10—11页。
⑩参见拙作《论国家垄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经济评论》1994年第1期)、《斯大林的经济体制》(《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48—170页)、《试论苏联的社会主义自然经济观》(《东欧中亚研究》,1995年第1期)。
①①参看拙作《论瑞典经济模式》(《求是学刊》1994年第6期)。
①②《贾.尼赫鲁重要讲话集》,1945年,第12—13页;转引自孙培均主编《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①③《尼赫鲁书信集》,1958年,第363页;转引自《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第25页。
①④[美]《新简周刊》,1986年1月13日;转引自《中印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第23页。
①⑤《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3页。
标签: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国家垄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