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配置会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吗?论文

要素配置会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吗 ?

常 远 1 ,吴 鹏 2

(1 .广东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2 .中山大学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275 )

摘要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利用中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要素结构配置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影响,探究要素配置是否会扭曲其影响。研究发现,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 ,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中国的数据表明,要素配置合理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要素错配扭曲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滞后项后要素错配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作用的程度有所下降;整体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要素配置推动,而非技术进步。

关键词 :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偏向性; 要素配置; 要素错配; 要素替代弹性

一、问题的提出

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衡量经济增长贡献的重要方式,还是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经济增长是投入型增长还是效率型增长,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中扣除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贡献后剩下的那部分,反映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大小和作用。要素投入结构会通过要素生产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生产率直接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的方向和大小,意味着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内在逻辑关系,且要素结构配置状况可能会影响其内在关系。若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或低效率,要素效率比和要素投入比不协调,要素资源的利用率要么不足要么浪费,可能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若要素结构配置合理或高效率,要素效率比和要素投入比协调,要素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高,会促使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朝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方向发展。因此,要素结构配置状况不同,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也将不同。鉴于此,本文从要素结构配置的视角,比较分析不同的要素结构配置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探究要素结构配置对其影响是否存在扭曲。

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1],而依靠要素投入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使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但要素投入和要素效率不协调,要素资源有效利用率低,造成要素结构错配问题较为严重,将制约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大多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整体偏向于资本要素[2-3 ]。这意味要素结构错配影响要素资源有效利用率,改变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的方向和大小,进而影响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然而,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技术创新成为驱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素结构配置也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上述分析引起一些深度思考:要素投入和要素效率如何搭配才是有效的与协调的?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有何内在联系?理论上,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要素结构配置起到怎样的作用?而实际应用中,中国的要素投入和要素效率是否匹配?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如何?是否受要素结构配置的扭曲?基于这些思考,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试图给予全面且系统的分析与解释。

依据Solow [4]设定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经济增长模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成为主要的估算方法[5];而伴随着数据包络分析的提出,利用DEA 模型测算Malmquist 指数来分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6]。这些估算研究发现,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波动性较大,因数据和方法的不同,测算结果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估算结果的明显差异,学者们开始关注引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以及这些原因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Wu [7]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分为技术进步效应和要素配置效应,发现20 世纪80 年代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要素配置效应,而20 世纪90 年代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效应。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初期,要素配置可能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技术进步将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若要素配置是合理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即要素配置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正相关[8],如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变促使要素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流动,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加快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9]。若要素配置是不合理的,将导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1],而造成要素配置扭曲的原因可能是资本劳动比[11]或要素配置存在摩擦因子而导致要素无法自由流动[12-13 ],若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扭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有所提高[14]

随着对技术进步的深入研究,技术进步外生性和中性的假定逐渐放宽,技术进步偏向性成为研究重点。Hicks [15]在《工资理论》中以生产要素投入比例不变为前提,提出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会促使技术进步以节约昂贵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提高要素生产率,使技术进步偏向于较昂贵的生产要素。Diamond [16]依据Hicks 的界定设计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Acemoglu [17]构建内生性技术进步模型,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内在机制,为技术进步偏向性研究奠定微观经济学基础。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供给增加,要素价格和市场规模会影响技术进步偏向性,价格效应促使技术进步偏向于稀缺要素,市场规模效应则促使技术进步偏向于丰富要素,而价格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取决于要素替代弹性。Klump 等[18]以CES 型总量生产函数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发现美国资本与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呈非对称发展。David 等[19]和Sato 等[2]发现大部分经济体的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陆雪琴等[21]和吴鹏等[3]利用不同的测算方法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整体上也偏向于资本。最近,技术进步偏向性在要素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王林辉等[22]发现要素禀赋不同,技术进步方向呈阶段性差异和产业性差异;董直庆等[23]指出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动会改变要素结构进而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而雷钦礼等[24]则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逐渐向匹配转变,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均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交互项的影响由抑制变为促进。

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较多集中在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偏向性单方面研究,仅最近一些学者才开始关注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但现有研究尚未从理论层面将要素结构配置分为合理和错配两种状况以及系统分析不同的要素结构配置状况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也尚少从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层面检验要素结构配置在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作用,以探析要素结构配置是否会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鉴于此,本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不同要素结构配置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就要素结构配置状况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要素结构配置是否会扭曲其影响。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模型设定与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为指标测算与逻辑分析;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及解释;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

二、模型设定与理论分析

(一)模型设定

董直庆等[23]将式(5 )中最后一项剔除,而雷钦礼等[24]将式(5 )中最后两项统称为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的交互项,从严格数据测算来说这种界定不太合理。本文认为,的方向可以有效衡量要素结构配置是否合理,即要素结构是否存在错配。当的方向相同时,即资本投入大于(小于)劳动投入、资本效率大于(小于)劳动效率,此时要素结构配置是合理的,不存在要素错配;而当的方向相反时,即资本投入大于(小于)劳动投入、资本效率小于(大于)劳动效率,此时要素结构配置是不合理的,存在要素错配。因此,本文将分别称为要素配置偏向性效应和技术进步偏向性效应。

技术进步并非中性的,而是通过要素效率的相对变化改变技术进步偏向性方向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因此,借鉴Acemoglu [25]和Leon -Ledesma 等[26]对模型的设定,将CES 生产函数设定为:

(1 )

其中,Y t 为产出,K t 和L t 分别为资本和劳动。α 和1- α 反映生产中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的分配参数;A t 和B t 分别为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为要素替代弹性。

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与市场完全竞争,且生产函数二阶连续、可微,则要素边际产出为正、要素边际产出递减,即MP K >0 ,MP L >0 ,MP KK <0 ,MP LL <0 ,MP KL >0 。

研究假说3:要素结构错配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视要素投入比和要素效率比的对数绝对值大小而定。

Solow[4]最早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核算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余值”进行衡量,即总产出的增长中扣除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贡献后剩下的那部分余值。本文借鉴Kmenta[27]的方法,将生产函数取对数,并在ρ =0 处做二阶泰勒展开,近似为:

从1792年开始,法国天文学家利用7年时间完成了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长度的测量工作。1799年,法国科学院根据地球子午线的测量结果制作了1米的长度基准——米原器。

(2 )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为负(见图2)。理论分析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小于为负,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依据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的设定,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而测算结果却发现,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配置也偏向于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整体为正。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取决于要素配置,而技术进步的作用较小。2010年以来,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逐渐下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负。这意味,最近几年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的资本偏向性均在减弱,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在提升,即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的负作用逐渐大于要素配置资本偏向性的正作用,最终造成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且出现负值(见图3)。

(3 )

其中,TS 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分别表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效率、劳动效率、资本投入及劳动投入各自的增长率。

在秧苗现青至3叶1心期间不灌水,保持田间湿润,以利于扎根。3叶期后干湿交替,促进秧苗分蘖早生快发。当分蘖达到预定苗数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后期管水要干湿交替,切勿断水过早,导致早衰倒伏。

依据上述的设定标准,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标为要素配置偏向性指标为

首先,麻醉科要够强,能够承接日间手术这样效率、数量、强度和风险集于一身的医疗方式。“一旦麻醉技术不过关,该复苏的没清醒,后续出院时间必然会延长。”

式(3 )表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要素替代弹性、要素的相对投入和相对效率有关。若技术进步是中性的,要素替代弹性为1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仅与要素的相对效率有关。然而通常情况下,技术进步并非中性,而是偏向于某一生产要素,意味着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3 .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的设定

TMS320F2812控制板的输出驱动电压为3.3 V,而PS12034模块的IGBT关断电压为3~5 V,低电平导通可以将控制板上TMS320F2812芯片的输出引脚与主电路控制接口直接对应相连,但为使IGBT可靠关断,采用5 V关断电压,选用74HC245芯片实现电平的转换,电平转换电路如图5所示。

Hicks[15]明确给出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概念,即资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比例不变下技术进步引起资本边际产出与劳动边际产出之比的变化。随后,Diamond[16],Acemoglu[25]等对技术进步偏向性概念进行扩展和细化。借鉴Acemoglu[28]和黄先海等[29]的相关研究,将技术进步引起资本边际产出(MP K )与劳动边际产出(MP L )之比的增长率设定为技术进步偏向性,将要素配置引起资本边际产出与劳动边际产出之比的增长率设定为要素配置偏向性。

对要素边际产出之比取对数并求时间的导数得:

(4 )

[30]Steffen Moritz, et al., “Repetition is good? An Internet trial on the illusory truth effect in schizophrenia and nonclinical participants”,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2012, 43(4), pp.1058-1063.

技术进步偏向性方向和大小与要素替代弹性和要素效率的相对增长率有关。σ <1 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为互补关系,资本价格上升(下降),资本(劳动)的价值更高,若资本效率相比劳动效率的增长率更低,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若资本效率相比劳动效率的增长率更高,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σ >1 的情况下,资本和劳动为替代关系,资本价格上升(下降),劳动(资本)投入增加,若劳动效率相对资本效率的增长率更高,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若劳动效率相对资本效率的增长率更低,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σ =1 的情况下,无论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的增长率谁大谁小,技术进步偏向性为零,技术进步为中性的。

要素配置偏向性方向和大小仅与要素投入的相对增长率有关。资本投入相比劳动投入的增长更快时,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投入相比资本投入的增长更快时,要素配置偏向于劳动。

(二)理论分析

1 .传导机制分析

将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代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式(3 )又可表示成:

(5 )

其中,0 <α <1 。

1 .生产函数的设定

胡奔开口了:“罗老师,他不好意思说,我来替他说吧,他是饿得慌!”猫猫回过头,狠狠地瞪了胡奔一眼。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知他者,胡奔也!

由式(5 )可知,σ =1 情况下,技术进步为中性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仅为要素效率增长效应;σ ≠1 情况下,技术进步为有偏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表示成三部分,即要素效率增长效应、要素配置偏向性效应和技术进步偏向性效应。

依据的方向,将要素结构配置分为不同类型,系统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体分为σ <1 和σ >1 两种情况,每种情况下又分为4 种形式,见表1 。

表1 要素结构配置的不同类型

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下,要素投入和要素效率的增长率同向。第一种情况:σ <1,即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当时,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但低效率,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均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当时,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且高效率,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第二种情况:σ >1,即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当时,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但低效率,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要素配置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当时,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且高效率,技术进步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要素错配下,要素投入和要素效率的增长率反向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要视要素投入比和要素效率比的对数绝对值大小而定。

2.影响机理分析

因α 和1-α 均为正数,式(5)表明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要素替代弹性和要素结构配置状况。当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时,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方向相同;当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时,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方向相反。

(1)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下,要素相对投入和要素相对效率的变动方向相同。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资本和劳动为互补关系,技术进步偏向于更有价值的要素,要素配置偏向于更丰富的要素。资本价格上升,资本价值增加,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要素配置偏向于劳动;资本价格下降,劳动价值增加,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虽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方向相同,但因要素结构配置状况或低效率或高效率,造成其影响方向或负或正。若资本投入和效率均小于劳动,有效劳动相比有效资本更大,有效的资本劳动比更低,要素结构虽合理但低效,造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进而使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若资本投入和效率均大于劳动,有效资本相比有效劳动更大,有效的资本劳动比更高,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且高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高,进而使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且要素配置合理,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偏向于不同的要素。要素配置低效率时,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配置高效率时,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抑制(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首先假设电路现在的开关指令为(1010)。当T1在正常状态下。电流In通过旁路二极管D3和T1,如图2所示。

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和劳动为替代关系,资本相对劳动的价格变化时,价格昂贵的要素更容易被价格便宜的要素所替代,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更丰富的要素。资本价格上升,劳动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劳动;资本价格下降,资本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资本。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方向相反,但因要素结构配置状况的不同其影响方向也存在差异性。若资本投入和效率均小于劳动,有效劳动相比有效资本更大,有效的资本劳动比更低,要素结构虽合理但低效,造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要素配置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若资本投入和效率均大于劳动,有效资本相比有效劳动更大,有效的资本劳动比更高,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且高效,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高,技术进步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因此,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且要素配置合理,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偏向于相同的要素。要素配置低效率时,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劳动(资本),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配置高效率时,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2)要素结构错配下,要素相对投入和要素相对效率的变动方向相反。要素结构错配有两种类型,一是要素效率比大于要素投入比,二是要素投入比大于要素效率比。既定要素效率下,要素投入过低,即要素效率比大于要素投入比,或要素投入过高,即要素投入比大于要素效率比,造成要素资源不足或浪费,将导致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资本与劳动为互补关系,技术进步偏向于更有价值的要素,要素配置偏向于更丰富的要素。要素投入过低,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投入过高,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和劳动为替代关系,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更丰富的要素。要素投入过低,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要素配置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投入过高,技术进步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既定要素投入下,要素效率过低或过高,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与上述情况相反。因此,要素结构错配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要视要素投入比和要素效率比的对数绝对值大小而定。

依据上述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

随着我国对市政管网清理维护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道清淤产生的沉积污泥量日益增多,通沟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目前主要采用机械清淤与人工清淤相结合,最终与生活垃圾、渣土混合后填埋的处理处置方式,不仅消耗大量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而且增加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负荷及难度。针对某些城市偷倒、偷排的现象,将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明令禁止[1][2][3]。

总样本下,联合显著性F检验在5%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所考察的解释变量是联合显著的;Hausman检验在5%水平上拒绝“固定效应估计和随机效应估计无差异”的原假设,说明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效果更为有效与合理。因此,本文重点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估计结果见表4。

研究假说2: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下,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不同的要素,要素配置低效率时,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配置高效率时,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劳动)、要素配置偏向于劳动(资本),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相同的要素,要素配置高效率时,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败选后他继续担任参议员,关注食品与健康方面的议题,并于1974年成功连任。1977年发表著名的麦戈文报告,重新制定了一系列健康标准。1998年—2001年间,他担任美国驻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大使,2001年被任命为第一位联合国全球大使主导世界饥饿方面的工作。2008年获得世界食品奖。

2 .全要素生产率的设定

三、指标测算与逻辑分析

(一)指标测算

借鉴Klump等[18]、戴天仕等[2]、雷钦礼等[24]的做法,对CES生产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估计要素替代弹性和其它参数。假定以t 0为基期,引入规模因子ξ (期望值为1),使其中,Y 0、K 0、L 0、t 0分别为产出、资本、劳动及时间的基期值,而分别为各变量的样本均值。利用样本均值对生产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由三个方程组成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即:

其中,γ K 和γ L 分别为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的增长参数,λ K 和λ L 分别为资本增强型和劳动增强型技术曲率[注] 假设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呈指数形式增长,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的增长率为Box-Cox型(Box & Cox,1964),即资本效率和劳动效率分别为: 。LS t 和KS t 分别为劳动所得份额和资本所得份额[注] 中国的国民收入核算系统中,按要素类型将国内生产总值分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四类。由于本文将产出分为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两大类,而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生产税净额应被归为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中。因此,将生产税净额按劳动和资本的比例进行划分,劳动所得为劳动者报酬和部分生产税净额之和,而资本所得为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和部分生产税净额之和。 。

估计“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所需数据说明和处理如下:产出采用以2000年为基期GDP平减指数进行平减后的实际GDP,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本采用张军等[30]的测算方法[注] 本文测算的资本存量是在张军教授所提供的1952—2000年数据基础上,对2001—2015年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扩充。 ,即K t =K t-1 (1-δ )+I t ,其中,K t-1 和K t 分别为t -1和t 期的资本存量,I t 为t 期的投资,选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衡量,δ 为折旧率,选用9.6%。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劳动采用就业人数进行衡量,其中,1978年—2004年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本所得份额为资本所得占总产出的比重,劳动所得份额为劳动所得占总产出的比重。所有数据均采用省份收入法GDP数据,以2000年为基期价格指数进行平减,2004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2005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各地区统计年鉴。因港澳台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以及重庆、海南和西藏的数据缺失较为严重,将其剔除,利用中国28个省份的数据资料,建立似不相关模型(SUR-Model),采用可行的广义非线性最小二乘法(FGNLS)对“标准化供给面系统”进行参数估计,由Stata 13.1软件估计完成。因非线性估计对初始值敏感,初始值的正确设定成为有效估计的关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素替代弹性。借鉴Klump等[18]对初始值设定的“全局最优”方法,设定ξ 0=1,λ K0 =1,λ L0 =1,α 0=0.33,要素替代弹性σ ∈(0,+∞)。

利用1978—2015年的数据对“标准化供给面系统”进行参数估计发现,资本与劳动的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23],说明中国的资本与劳动为互补关系。劳动效率的增长参数大于零,且劳动增强型技术曲率大于1;资本效率的增长参数小于零,且资本增强型技术曲率大于1。这说明,劳动效率呈增长趋势,而资本效率呈下降趋势。依据理论分析可知,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效率增长率大于资本效率增长率,意味着中国的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资本。

利用测算出资本效率与劳动效率,进而测算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测算各类指标的年份均值如表2所示。

表2 1979 —2015年各指标的年份均值

注: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由表2可知:劳动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且增幅较大;而资本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降幅很小。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劳动效率增长率大于资本效率增长率,且差距逐年扩大。理论分析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效率增长率大于资本效率增长率,会促使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标为正,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而测算出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标仅在1981年和1990年为负,其它年份均为正,且波动较大,但最近几年有缩小趋势。这说明,中国的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资本,但最近资本偏向性有所下降。要素配置偏向性指标为负,整体呈增长趋势,说明中国的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且资本偏向性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各省份的劳动效率明显大于资本效率,劳动效率的地区性差异较大,而资本效率的地区性差异较小。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劳动效率越高,如上海、北京、天津劳动效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而资本效率并无显著变化。东部地区的劳动效率显著高于全国均值,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效率低于全国均值;东中部地区的资本效率略高于全国均值,而西部地区的资本效率略低于全国均值。各省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标为正、要素配置偏向性指标为负,说明各省份的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资本。而三大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呈阶梯型递减,其中,东中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标略高于全国均值,西部地区的要素配置偏向性指标略低于全国均值。

图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测算结果

依据Solow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设定,以参数分配的经验值、回归估计值和参数估计值分别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Ⅰ、Ⅱ和Ⅲ。由图1可知,三种方法测算结果的整体变动和趋势相同,说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本稳定,测算结果较为合理。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Ⅰ的测算结果居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Ⅱ的测算结果偏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Ⅲ的测算结果偏高。在逻辑关系分析和实证分析中,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Ⅰ作为重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释,而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Ⅱ和Ⅲ来检验模型的稳健性。

(二)逻辑关系分析及解释

依据理论分析,整理出要素相对投入、要素相对效率、技术进步偏向性、要素配置偏向性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要素结构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各指标的年份均值见表3。

由表3发现,资本效率比劳动效率呈递减趋势,比值小于1;资本投入比劳动投入呈递增趋势,1987年后比值大于1。这意味着,1987年前,要素效率比和要素投入比均小于1,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但低效率;而1987年后,要素效率比小于1、要素投入比大于1,要素结构配置不合理。整体上,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标为正,要素投入比会随着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标的下降而上升。要素投入比上升,意味着资本投入增加或劳动投入下降。而要素效率比却呈下降趋势,要素结构配置的不合理趋势在加深。从三大区域看,东部地区要素效率比最低、要素投入比最高,意味着东部地区要素结构错配问题最为严重。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效率高于资本效率,但资本投入远高于劳动投入,趋势逐渐加深且呈显著地区性差异,说明中国要素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错配问题(见图2),经济发展程度越高,要素结构错配越严重。长期以来,中国的要素配置尚未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受到相关政策措施的影响较为严重,造成要素结构错配和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影响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依据Solow的核算方法,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为:

表3 各关键指标的年份均值

图2 要素效率比和要素投入比

图3 技术进步偏向性、要素配置偏向性及全要生产率的增长率
注:技术进步偏向性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以左侧坐标轴为准,而要素配置偏向性以右侧坐标轴为准。

四、实证分析及解释

(一)计量实证模型构建

依据理论分析和逻辑分析,构建计量实证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以探析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基准模型为:

TS iti1TBI it2SBI itit

铜草花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只生长在藏有铜矿石的山野里,妖媚地向人们展示着根底下的宝贝。人们之所以称它为铜草花,盖因它汲取的养料含有浓重的铜成分,因此,铜草花常常伴着铜矿生长。

其中,β 1和β 2为模型系数估计值,μ i 表示不随时间变动的个体效应,υ it 表示均值为0、方差为常数的白噪声过程。

考虑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可能存在滞后期的影响,在基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滞后一期,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以探究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是否发生显著变化,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否存在滞后性。动态面板模型为:

TS iti +δTS i(t -1)1TBI it2SBI itit

上述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要素效率比始终小于1且呈下降趋势,而要素投入比却由小于1到大于1,意味着中国的要素结构配置由合理演变成不合理。鉴于此,本文以要素投入比等于1为分界点,将总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即要素配置合理子样本和要素错配子样本,比较分析不同要素配置状况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影响,以探析要素配置是否会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二)实证估计结果及解释

1.基准模型实证估计结果及解释

研究假说1:要素效率和要素投入的增长同向,要素结构配置合理;要素效率和要素投入的增长反向,要素结构存在错配。

(1)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总样本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正,显著性水平为1%;要素配置合理子样本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要素错配子样本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正,显著性水平为1%,且影响程度大于总样本下的影响程度。理论分析和逻辑分析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资本和劳动为互补关系,技术进步偏向于更有价值的要素。改革开放以来,资本价格上升,资本价值增加,使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资本。而资本投入相比劳动投入增加的更快,但资本效率相比劳动效率却过低,意味着要素配置逐渐呈错配状态。经济发展初期,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但低效率,有效劳动相比有效资本更大,有效的资本劳动比更低,造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进而使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素结构错配,既定要素投入下,要素效率过低,即要素投入比的增长小于要素效率比的增长,造成要素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导致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资本,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但低效率,使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不显著,与理论分析相符;而要素错配却使技术进步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理论分析不符,意味着要素错配扭曲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表4 基准模型的计量实证结果

注:①括号中的数值为稳健的回归标准误;②******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2)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总样本和子样本下,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均为负,但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存在差异。总样本下,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0.029,显著性水平为1%;要素配置合理子样本下,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0.05,显著性水平为10%,影响程度大于总样本;要素错配子样本下,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0.017,但不显著,影响程度最低。理论分析和逻辑分析表明,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资本和劳动为互补关系,要素配置偏向于更丰富的要素,资本价格下降,劳动价值增加,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改革开放初期,要素结构配置合理但低效率,有效劳动相比有效资本更大,有效的资本劳动比更低,造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进而使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要素结构错配,既定要素效率下,要素投入过高,即要素投入比的增长小于要素效率比的增长,造成要素资源不足或浪费,导致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实证结果显示,所有样本下要素配置偏向性均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与理论分析相符。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错配并未扭曲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上述实证结果表明,要素配置合理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的确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负,符合理论分析。这说明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显著性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这种合理的要素配置是低效率的。而要素错配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前者与理论分析不符,后者与理论分析相符。这说明要素错配扭曲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但并未扭曲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要素错配程度有加深的趋势,且要素效率的相对增速大于要素投入的相对增速,造成要素错配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程度较大。整体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资本,要素配置由合理但低效率到错配,导致总样本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说明要素错配扭曲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2.动态模型实证估计结果及解释

因动态面板模型中引入滞后期的被解释变量,造成模型存在内生性问题,导致模型的估计值不再是无偏的或一致的。内生性问题的有效处理,是找合适的工具变量,即与内生变量高度相关、与误差项不相关。而针对动态面板模型内生性问题的处理,较为有效的方式是选择滞后被解释变量和差分滞后被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而采用系统GMM与差分GMM进行实证检验。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见表5。

山梨糖醇,又名山梨醇,是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特殊甜味剂,有清凉的甜味,甜度约为蔗糖的一半,热值与蔗糖相近。山梨糖醇有吸湿、保水作用,其甜度与葡萄糖相当,在体内被缓慢地吸收利用,且血糖值不增加,是比较好的保湿剂、界面活性剂、营养性甜味剂、湿润剂、螯合剂和稳定剂。在人体内不转化为葡萄糖,不受胰岛素的控制,适合糖尿病人使用[5]。

表5 动态面板模型的计量实证结果

注:①括号中的数值为稳健的回归标准误;②******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③二阶序列相关检验和过度识别检验均是P 值。

系统GMM与差分GMM的二阶序列相关性检验在5%的水平上无法拒绝原假设,表明系统GMM与差分GMM不存在二阶序列自相关,即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Sargan检验在5%的水平上无法拒绝“不存在过度识别问题”的原假设,说明所有工具变量均是有效的,模型不存在过度识别问题,系统GMM与差分GMM的模型设定均是合理的。

(1)滞后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要素配置合理下,滞后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正,差分GMM估计下不显著,而系统GMM估计下显著,但影响程度均较小;要素错配下,滞后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显著水平为1%;总样本下,滞后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当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显著水平仍为1%。这说明,要素配置合理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少受到滞后期的影响,而要素错配会扭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自相关性。

(2)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要素配置合理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负,但不显著;要素错配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为正,显著水平为1%,影响程度较高;总样本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仍为正,显著水平为5%,影响程度下降。与基准模型估计结果相比,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方向均相同,但影响程度有较大的下降。要素配置合理,有效的资本劳动比更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错配造成要素资源浪费,使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抑制作用被扭曲,但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滞后项后降低了要素错配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程度。

(3)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均为负,显著水平为1%。这说明,不管要素配置状况如何,要素配置偏向性均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中,要素配置合理下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较大,而要素错配下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小。与基准模型估计结果相比,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方向一致,但影响程度和显著性水平均有较大的提升。这意味着,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滞后项,要素配置偏向性的抑制作用更为突出,要素错配的扭曲作用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说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要素配置,而非技术进步。

综上所述,要素配置合理下全要素生产率较少受到滞后期的影响,而要素错配扭曲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滞后项,要素配置的扭曲作用有所缓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要素配置偏向性的抑制作用有所提高,也反映出全要素生产率以要素配置为主要推动力。

以乳腺肿块患者为例,共纳入51例,选自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2月,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共60个病灶,均为34个良性、26个恶性,其年龄为18~71岁,平均(44.5±8.7)岁,肿块直径为10~34mm,平均(22.0±4.1)mm,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

(三)稳健性检验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算有三种方式,而实证分析部分仅选用测算结果居中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Ⅰ进行估计及解释。因此,以全要素生产增长率Ⅱ和Ⅲ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看估计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估计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并未发生显著变化,充分说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总之,通过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充分且详尽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说。

五、研究结论

借鉴相关经典理论,基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系统阐述要素配置合理和错配两种状况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传导机制和影响机理,提出本文的核心研究假说。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构建计量实证模型,比较分析不同要素配置状况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影响,以探究要素配置是否扭曲其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劳动效率逐年增加而资本效率逐年减少,资本效率比劳动效率呈下降趋势,而资本投入比劳动投入呈上升趋势,要素结构配置由低效率合理配置变成错配,且要素错配有略微加深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整体上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但最近在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特别是技能型等方面的逐渐提升,使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有所减弱。

④广州市政府.关于加快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办法[EB/OL].广州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gz.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gzgov/s2298/index.html.2011.

其次,理论上,要素配置合理的情况下,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偏向于更有价值的要素,要素配置偏向于更丰富的要素,意味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不同的要素。要素配置低效率,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配置高效率,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劳动)、要素配置偏向于劳动(资本),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更丰富的要素,意味着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相同的要素。要素配置低效率,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劳动(资本),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配置高效率,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偏向于资本(劳动),促进(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要素错配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视要素投入比和要素效率比的对数绝对值大小而定。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资本和劳动为互补关系,技术进步和要素配置均偏向于资本,要素结构配置由合理但低效率到错配。要素配置合理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的确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因要素配置的低效率造成显著性水平低;而要素错配却扭曲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滞后项发现,要素配置合理下全要素生产率较少受到滞后期的影响,而要素配置的扭曲作用有所缓和,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要素配置偏向性的抑制作用有所提高,反映出全要素生产率以要素配置为主要推动力。

综上所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也将成为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方式。在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的影响,还要考虑要素配置状况在其影响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1] Solow R M.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70(1): 65-94.

[2] 戴天仕, 徐现祥. 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 [J]. 世界经济, 2010(11): 54-70.

[3] 吴鹏, 常远, 陈广汉. 技术创新的中等收入分配效应: 原创还是引进再创新 [J]. 财经研究, 2018(7): 126-141.

[4] Solow R M.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312-320.

[5] 郭庆旺, 贾俊雪.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1979—2004 [J]. 经济研究, 2005(6): 51-60.

[6] 颜鹏飞, 王兵.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 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经济研究, 2004(12): 55-65.

[7] Wu Yanrui P. I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sustainable? A productivity analysis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0, 11(3): 278-296.

[8] Young A.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3, 111(6): 1220-1261.

[9] Fan Shenggen, Zhang Xiaobo, Robinson S.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3, 7(3): 360-377.

[10] Hsieh C T, Klenow P J. 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9, 124(4): 1403-1448.

[11] 袁党军. 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研究 [J]. 经济研究, 2009(6): 52-64.

[12] Aoki S. A simple accounting framework for the effect of resource misallocation on aggregate productivity [R]. MPRA Paper, 2008.

[13] 袁志刚, 解栋栋. 中国劳动力错配对TFP的影响分析 [J]. 经济研究, 2011(7): 4-17.

[14] 朱熹,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J]. 经济研究, 2011(5): 86-9.

[15] Hicks J R. The theory of wages [M]. London: Macmillan, 1932.

[16] Diamond P A. Dis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 in a two-sector model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5, 32(2): 161-168.

[17] Acemoglu D. Patterns of skill premia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 70(2): 199-230.

[18] Klump R, McAdam P, Willman A. Factor substitution and factor-augmenting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 normalized supply-side system approach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7, 89(1): 183-192.

[19] David P A, Klundert T. Biased efficiency growth and 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in the US, 1899—1960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5, 55: 357-394.

[20] Sato R, Morita T. Quantity or quality: the impact of labor saving innovation on US and Japanese growth rates, 1960—2004 [J].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2009, 60(4): 407-434.

[21] 陆雪琴, 章上峰. 技术进步偏向定义及其测度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8): 20-34.

[22] 王林辉, 袁礼. 要素配置效率源于要素结构吗?技术进步偏向约束下的产业经验证据 [J]. 数量经济研究, 2012(9): 81-96.

[23] 董直庆, 陈锐. 技术进步偏向性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J]. 管理学报, 2014(8): 1199-1207.

[24] 雷钦礼, 徐家春. 技术进步偏向、要素配置偏向于我国的TFP的增长 [J]. 统计研究, 2015(8): 10-16.

[25] Acemoglu D. 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2, 69(4): 781-809.

[26] Leon-Ledesma M A, McAdam P, Willman A. Identifying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with biased technical change [J]. The American Review, 2010, 100(4): 1330-1357.

[27] Kmenta J. On estimation of the CES production function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67, 8(2): 180-189.

[28] Acemoglu D. Equilibrium bias of technology [J]. Econometrica, 2007, 75(5): 1371-1409.

[29] 黄先海, 徐圣. 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 [J]. 经济研究, 2009(7)34-44.

[30] 张军, 吴桂英, 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 1952—2000 [J]. 经济研究, 2004(10): 35-44.

[本刊相关文献链接 ]

[1] 戴小勇. 资源错配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形成机理与测算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8(5): 103-116.

[2] 刘忠, 李殷. “所有制歧视”VS“规模歧视”: 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危害更大——基于地区信贷腐败的视角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8(3): 45-56.

[3] 宦梅丽, 侯云先, 曹丹丘, 韦开蕾. FDI、技术进步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 基于197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8(2): 29-37.

[4] 余东华, 张维国. 要素市场扭曲、资本深化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8(2): 114-123.

[5] 宋丽颖, 刘源, 张伟亮. 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财政收支的视角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7(6): 17-24.

[6] 刘航, 孙早. 要素扩张、行业特征与产能过剩——对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调节效应的检验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7(4): 58-68.

[7] 韦曙林, 欧梅. 产业集聚、资产专用性和制造企业生产率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7(3): 77-85.

[8] 樊娜娜, 李荣林. 融资约束、企业动态与行业生产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7(2): 86-94.

[9] 白雪洁, 李爽. 要素价格扭曲、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偏向——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7(1): 30-42.

[10] 王文, 孙早. 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谁更能促进TFP增长——基于所有制和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效应分析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6): 23-33.

[11] 谭晓鹏, 钞小静.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再测算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6): 7-16.

[12] 付才辉. 金融干预的成本与收益: 产能过剩与技术进步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5(4): 1-13.

[13] 冯根福. 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四点思考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5(3): 1-8.

[14] 尹今格, 雷钦礼. 国内研发、对外开放与偏向性技术进步——以我国工业行业为例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5(2): 77-88.

[15] 徐晋. 离散主义与后古典经济学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4(2): 1-11.

[16] 钟世川. 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偏向与我国工业行业经济增长 [J]. 当代经济科学, 2014(1): 74-81.

Will the Factor Allocation Distort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on the Growth of TFP ?

CHANG Yuan1, WU Peng2

(1.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 Tax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510320, China; 2. The Center for Studies of Hong Kong, Macao and Pearl River Delta/Institute of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Development Studi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 Base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the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and factor allocation bias on the growth of TFP. It constructs static and dynamic panel model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heterogenous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and factor allocation bias on the TFP so as to study whether the factor allocation distorts the influence. The study showed that when the elasticity of factor substitution was less than 1, bo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and factor allocation bias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FP.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factor allocation was reasonable, bo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and factor allocation bias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FP but the factor misallocation distort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on the growth of TFP. However, when the lagged terms of TFP are introduced, the factor misallocation distorted the degree of the influence decreases. The growth of TFP was positive, indicating that the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the TFP in China is factor allocation rather tha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Keywords : Growth of TFP;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ias; Factor allocation; Factor misallocation; Elasticity of factor substitution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848 -2019 (01 )-0020 -15

收稿日期 :2018-08-1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立足教育层面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对策研究”(18CJY011)。

作者简介 :常远,男,广东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技术进步,资产评估;吴鹏,通信作者,女,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技术创新,产业经济,电子邮箱:angelawu8@yeah.net。

责任编辑、校对: 郑雅妮

标签:;  ;  ;  ;  ;  ;  ;  ;  

要素配置会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