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论文_黄治强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论文_黄治强

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近年,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因质量安全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经常发生,甚至有时会造成情况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特别是当施工处于高难度建筑环境作业下,都存在这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施工单位、相关部门需要对施工质量安全提高重视程度,通过分别对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加强,因为施工质量安全除了关系到施工单位自身盈利和企业健康发展外,更加关乎着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了全国上下的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步伐愈发加快,催生了以建筑产业为代表的一批建设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只注重目标而不注重过程的管理问题,不仅没有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推动作用,反而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问题频频发生,如何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此类现象尤为重要,本文就此展开探讨,希望能在实践中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1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整个建筑的是否安全竣工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关系着整个项目的安全性、稳定性,同时也影响着日后人们能否正常使用及使用感是否良好的关键。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它贯穿于整个过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追求。建筑工程质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分别是影响因素种类多、不固定性及质量隐蔽性。其中,影响因素种类多主要是指设计单位的经验不够,建筑承包单位的资历不足,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疏漏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不固定性主要是指施工建筑是一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的过程,它不同于往常的工业化生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它的整个施工过程是没有完全统一固定的建筑模式和环境的,因此质量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固定性。质量隐蔽性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一旦竣工完成后,很多在前期施工过程中未发现的隐蔽问题都将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即使后期发现,有很多问题也无法随意进行拆除修改,因此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应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到严格把控。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2.1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机构不完善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我国相应的专业工作人员也一直就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努力着,但是由于我国相关负责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的认识不到位和相应的工作经验有限,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结合本研究总结和分析的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影响较为深远的问题,建筑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完善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质量的重要原因。建筑工程的施工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内容量庞大,工作内容也较为复杂,而且我国相关建筑企业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时间不长,相应的工作经验也极为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建筑企业相应复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分工不明确,存在较多的不完善。我国的相关专家和管理人员也一直就建筑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完善进行着一系列合理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明显的成果,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建筑工程的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模式也实现了一定的改革,早期的质量安全管理的机构和模式已远远不能全面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有力保证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

2.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不足

(1)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不足。在部分建筑工程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招聘很难严格选拔的标准,又没有相应的培养制度,造成了施工人员整体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缺乏足够的施工安全意识,容易引发施工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施工人员由于自身专业能力的欠缺或不成熟,对于施工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违规操作,也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2)建筑工程施工工具用料不足。部分建筑企业在对具体施工所需要的器械、材料等缺乏严格的采购标准,导致了工具用料等不符合国家建筑标准。在选购建筑施工所需的器械、材料时,强行缩减成本,选用质量不合格的设备、材料,最终造成工程质量安全的问题发生。在施工设备上的不合格,不仅会造成工期拖延,同时还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而在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3.1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质量、材料质量

施工单位须针对施工中的组织管理、人员配备、检测程序以及施工方法、手段等每个环节进行管理加强。针对材料方面,须确保对进场的每一批水泥、钢筋进行“双控”管理,同时保证材料多源头、多渠道的特性。施工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对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及时进行清退,特别是针对使用广泛的建筑钢筋、混凝土,要作为质量检查的重点工作,例如在对钢筋的焊接半成品质量检查中,须进行原材料检测、目测二者结合,目测围绕钢筋外观的弯折角度、轴线位移、裂纹凹坑进行检查,同时随机抽取焊接半成品作为试验件进行试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采购验收活动。针对建筑施工原材料混凝土,在对其进行质量监控中,需要施工单位保证原材料中水泥、砂、水、势以及其他添加剂都满足质量要求,要求必须有试验报告,在此基础上再对混凝土的配比比例进行检查。此外,对施工中的各种量具、计量表具等工具进行检查,确定其是否齐全、并且符合施工标准。

3.2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因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不仅是一个成熟施工企业需要必不可少的制度,同时也是保障施工顺利进行的规范标准。有效可行的施工管理制度,能够给施工人员提供正确规范的施工流程引导,加强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流程的认识了解,把控施工环节的各个施工要点,为施工的顺利竣工提供保障。

3.3完善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

3.3.2提升施工人员意识能力

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是施工单位、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相互协同而完成的,同时子啊建筑施工质量中,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达标,相关单位需定期对参与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集体培训,定期对其安全质量知识以及施工情况进行考评,同时建立考评机制,对优秀工作者给予一定奖励,严惩违反安全规定操作的人员。

3.3.2规避人、物、环境的因素影响

人、物、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发生施工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施工管理者须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一旦发生事故,须及时对事故进行分析,找到事故酿成的主要因素,并将其合理编制如施工安全制度中,以便在后续工作中对同类事故有效规避。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质量安全问题始终是最需要收到重视的问题,它直接涉及企业自身的利益以及广大群众的社会利益,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将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隐患、安全隐患通过对施工材料的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对施工安全措施的不断加强进行彻底消除,从而保障施工建筑的质量安全标准,使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燕,荆婵.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J].房地产导刊,2015(12).

[2]丁伟.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有效方法的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063.

论文作者:黄治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探讨论文_黄治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