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系统资源管理视角_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系统资源管理视角_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从系统资源管理的视角来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健康论文,视角论文,资源管理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至今却仍然还是众说纷纭(注:我国学者周燕曾经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加以综述,列举了目前学术界12种主要的定义。详细请参见:周燕.关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几点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42~45),它“在当前的学术界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

当然,各种定义分歧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学术界在关于心理健康涵义的认识上就没有共同的基本倾向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有的学者在总结了近半个世纪的争论后指出:“关于‘心理健康’,确切地说只是没有一个公认的表达方式,至于定义,事实上已经一致。简言之,那就是‘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2]这个总结是适当的:尽管每个学派,甚至每个学者都有自己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但他们所下定义的要义无外乎(1)心理健康是心理的一种功能状态:(2)这种功能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的统一。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否统一了(尽管这种统一性也是重要的),而是在于这种统一的定义是否揭示了心理健康的本质。我们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健康内涵的把握——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只是对心理健康现象的描述,而不是对其本质的揭示。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正如卡普兰(Kaplan,L.)所指出的那样,心理健康是一个“混合的领域”,“它不仅仅包括知识体系,也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3]。这就是说,心理健康所关涉的不仅是心理本身,而且还包括着个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系统。因此,为了科学地界定心理健康的内涵,就不能如目前许多学者所做的那样,只是在心理的世界中绕圈子(所谓内部协调或外部适应等),相反,我们应该从更加广阔的视野(人类实践活动系统和个体生命活动系统)来考察心理健康的定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将从系统资源管理的视角出发,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新的诠释,以能更有效地指导心理健康的实践工作。

2 在系统资源管理视角中的心理健康的涵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指出过:心理健康的研究应该指向人的生活领域,指向人的行为领域,“它帮助人形成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是人自身内在隐秘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且也是他作为社会存在、社会一员的生活方式”[4]。这就是说,心理健康绝不仅仅是“人自身内在隐秘的”心理世界的健康(注:目前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大多只在心理的世界中兜圈子,他们希望借着理性的帮助为人们绘制出一个幸福的蓝图,构造优良的心理结构。这种描述性的定义无助于揭示心理健康的实质。我们认为,心理健康作为个体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从个体的整个生命系统出发加以界定。),它必须从现实的生活方式出发,在个体整个的生命活动系统(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行为系统)中加以界说。因此,为了准确地界定心理健康的内涵,我们就必须首先正确地理解心理在个体整个生命活动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2.1 心理健康的涵义存在于个体现实的生活方式之中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心理从其种系发生史来看,是在物质世界的长期进化中,从现实世界的物质活动中相对地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是物质世界活动二重化的产物(注:关于活动的二重化理论,是指(1)心理是在物质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反馈调节机制而相对地独立出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2)物质活动形式与心理活动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3)心理健康的研究必须以这两种活动形式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即活动二重化理论是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基础。详述请参见拙作(维列鲁学派活动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启示》一文,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从其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则是在个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生成,是主客体以活动为中介的双向建构过程,心理产生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不能分离的相互作用”[5]。维果茨基指出,人类心理是在人创造社会文化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一种功能性的关系存在,它只能在对它的对象世界,即人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中才是现实的,可以得到规定和理解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布鲁纳指出,心理概念在本质上只是一个隐喻,它所代表的是“具有情绪和能力的整个的人与环境之间进行反思性和社会性相互作用的能力”[6]。我们认为,既然心理的本质源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那么,心理健康的内涵也必然寓于这个活动过程所形成的功能性关系之中。心理健康绝不是心理本身的健康,它不仅要关涉着个体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必然要与它们“保持着根本的并且是双方面的联系”[7]。因此,心理健康的定义只有在个体现实的生活方式中,并通过个体的对象性活动才能获得具体的规定。离开了一定的生活方式,离开了个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我们既不知道心理健康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健康在形成和发展。

2.2 心理健康的涵义内在于个体整个的生命活动之中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个体生活的活动系统出发来定义心理健康,这样的定义不是理想的,而是现实的,它“决定于生活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改变”[8]。列昂节夫认为,人的心理“不是垒加性的东西”、“也不是它的一些个别‘单位’的联系”、“而是它的各种‘形成因素’的内部运动,这种内部运动包括在实现个体在社会中实现生活种种活动的总的运动之中”[7]。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的定义也绝不是“垒加性的东西”、“绝不是它的一些个别‘单位’的联系”,即心理健康的定义不是对心理结构的说明,不是要依托理性的标准为心理寻求一个最完美的结构。心理健康的内涵存在于“个体在社会中实现生活种种活动的总的运动之中”。作为“各种‘形成因素’的内部运动”,心理健康的定义应该准确地反映不断发展着的心理在个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系统中的功能关系。诚如唐纳德·阿德尔(Donald Ardell)所言:“健康并不是一个要达到的目标,而是一个要维持的过程。”[9]

2.3 心理健康的涵义反映着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系统的功能水平

进而言之,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在个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系统之中来定义心理健康,其要义就是要判明心理在个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系统中的功能及其水平。列昂节夫指出:“心理反映的现实机能则是,它使主体在对象世界中辨识方向。”[7]这就是说,从现实的物质活动中相对地独立出来、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活动绝不是物质活动的简单摹本,它对个体的具体活动起着重要的主导和调节作用。因此,心理健康的本质内涵也必须从心理对个体的具体活动的主导和调节作用上进行规定。近年来咨询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就体现着这一思想趋向,比如,咨询心理学家布洛克(D.H.Blocker)就将心理健康的本质理解为个体行为的有效性,并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诊断这种有效性:个人如何控制环境以及个人如何控制自己对环境的反应[10]。他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本质在于个体能够不断地学习有效的技巧,改变行为的模式和应对策略,以应付紧张状态,从而成功地适应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的定义必须反映个体心理在整合其生命活动系统中各要素时的机能状况,体现个体心理在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方向时的功能水平。

2.4 心理健康的涵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涵义主要由如下3个方面构成:

(1)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心理健康是现实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

(2)从其本质特征来看,心理健康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

(3)在其现实表现上,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

以这样3个方面的构成来考察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大多数都只是对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的说明,即心理健康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内协调与外适应相统一的一种功能状态。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的规定,这种定义一般而言都是静态的和描述性的,人们只知道心理健康的一个目标状态,而不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标(不知怎样主导自己的生命活动),换言之,这些定义都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具体地指导心理健康的实践;由于缺乏对心理健康的现实表现的规定,这种定义又是抽象的,人们总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理想,却不知心理健康就在生活中,不知道心理健康的实质只在于“各正性命,保合太和”[11](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而获得属于自己的健康,心理健康并不是抽象统一的唯一模式)。同时,在心理健康的涵义的3个方面中,第二条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是其核心内容,其他两条都可以从这一条引申出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个体主导生命活动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出现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并从而表现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因此,所谓心理健康的本质就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

3 心理健康的5个操作维度

在管理学中,管理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活动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或要素进行整合,以主导整个活动系统的运作[12]。根据上面对心理及其健康的基本分析,我们认为,个体心理在其生命活动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正在于执行这种管理的功能,换言之,心理系统就是个体生命活动系统中的管理系统(注:就目前而言,在个体生命活动的三大系统(生理、心理和行为)中,由于生理活动系统一般为自主神经系统所主导,因此,有意识的管理主要是在心理和行为活动系统的层次上展开。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生物反馈技术与超个人心理学中静修技术的发展,这种管理总会进入生理的层面。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佛家的“自作主宰”等理想终将随着心理健康的实践而成为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所反映的就是个体对其生命活动系统的管理的有效性,它是个体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那么,心理健康的这种管理的有效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量度呢?现代管理学之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el)认为,管理活动一般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5种基本职能[12]。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在心理系统——个体生命活动的管理系统——中划分出这样的5种基本管理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作为个体对其生命活动系统管理的有效性的概念,也可以从这5个维度出发去加以研究。

3.1 计划维度

在管理学上,计划包括预测未来和对未来的行动予以安排。心理作为从现实活动二重化中分化出来的、以符号为基础的特殊的活动形式,它的——个重要功能就是对个体的生命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它使主体在对象世界中辨识方向”[7]。当这种计划与客观的实际相吻合时,个体的生命活动就可能很好地进行,心理的计划功能就是健康的;当这种计划与客观的实际不相吻合时,个体的生命活动就不能很好地进行,这时心理就会出现问题。正是从此意义上说,程利国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心因性心理障碍,都是因实事求是精神的缺失而诱发的。”[13]因此,我们认为,计划的有效性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维度,而心理系统中计划的缺失或计划的失当都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3.2 组织维度

在管理学上,组织的实质在于合理的配置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个体的生命活动系统中,心理也肩负着对个体的生命活动系统中的资源的合理组织。为了个体生命活动系统的正常运作,心理必须根据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组织自己的生理资源和心理资源以及外界的各种其他资源,采取有效的行为以应付现实世界的变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波维尔(D.H.Powell)所提出的心理健康的适应五阶段论(five stage of adaptability),其立论的基础就是心理的这种组织机能[10]。因此,我们认为,组织的有效性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维度,而心理系统中组织的缺失或组织的失当也是构成心理障碍的根源。

3.3 指挥维度

在管理学上,指挥的任务在于使组织能够统一而高效地运作。在个体的生命活动系统中,这种指挥的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整合和引导生命活动的系统目标,而其核心则是价值观体系。正是借助于心理系统中的价值观体系的主导,个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沿着一定的方向高效而有序地进行。因此,一定的价值观体系,作为个体生命活动的指挥中枢,同样是心理健康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注:这里的价值观体系作为个性心理倾向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与伦理学中所说的价值观是有区别的。其基本内涵如文中所述,是“整合和引导生命活动的系统目标”。在逻辑学上,两类价值观的差异是判断与再判断的关系。详述请参见拙作《界定心理健康标准的方法论研究》一文,载于杨鑫辉主编《心理技术应用研究》(第2辑),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企图采用价值中立的纯科学主义的态度来界定心理健康,这既不可能,也是欠妥当的。马斯洛就曾强调指出过,“没有价值观体系的状态就是一种心理病态。”[14]

3.4 协调维度

在管理学上,协调不仅是指空间上组织的各个子系统的配合,而且也是指时间上组织的计划因各种变化而进行的相应调整。目前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功能状态——主要是指协调的空间性,它是对心理健康的静态描述。另外,心理是否健康还在于:个体能否随着生命活动的进行,有效地对其生命活动系统加以调整。这是协调的时间性。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心理对生命活动系统在时间上的协调更加具有根本性,因为个体的生命活动总是矛盾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解决,是平衡与不平衡的不断转化过程。在这个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平衡只是活动的一个环节、一个方面,另一个环节和方面则是不平衡。如果在个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平衡与不平衡能够顺利地实现不断的转化(动态平衡),则个体生命活动系统的发展是协调的,因而心理的协调功能是健康的;相反,如果矛盾转化受阻,冲突固化,则心理发展恶性滞胀,于是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因此,从协调的维度来看,心理健康不仅要求个体实现其生命活动系统在空间上的静态和谐,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其在时间上的动态和谐。协调的有效性同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维度,而心理系统中协调的缺失或协调的失当则是心理障碍的根源。

3.5 控制维度

在管理学上,控制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对组织活动进行的合目的性操作。控制的中心问题在于实现组织的自主性发展。在个体生命活动系统中,控制对个体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与个体认为能够控制内部心理环境的信念(即自我效能感)以及外部的行为表达有关。我们认为,控制就其本质而言,是个体生命活动系统的自主性问题。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自主性发展要求适时、适度的心理控制,心理系统中控制的缺失或控制的失当都不利于生命活动系统的良性运作,都是心理障碍的根源。因此,控制的有效性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维度。

4 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综上所述,我们从系统资源管理的角度研究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涵义——个体对其生命活动管理的有效性——并进而从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出发,具体地探讨了心理及其健康的5个操作维度。这个定义及其展开的5个维度为心理健康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整体的可操作性的框架。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就可以从这5个方面去进行教学的设计。归结这5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如下5个基本特征:

(1)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如实观照世界的智慧(实事求是的认知);

(2)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充分地利用自己拥有的各种资源,以实现自我生命的成长;

(3)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对自己的生命予以明确的定位,他们具有一套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以主导自己的一切行为(因而,他们有高度的自我同一感);

(4)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应对(注意:不是都能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矛盾,过着平和的生活;

(5)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生命有很强的责任感,过着自主的生活。

上述5个基本特征是从系统资源管理的角度,根据管理活动基本职能的具体划分,通过对心理健康本质特征的诠释而直接引申出来的。这些基本特征都是基于心理健康的本质——个体管理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而给出的,是第一性的特征。由这些基本特征可以派生出心理健康的许多其他特征(如情感、个性、意志、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特征),但是这诸多的特征都只是从属性的、第二性的特征,它们只是基本特征在个人生命活动中的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特征是有层次性的。目前学术界在心理健康特征的研究中经常表现为不分主次地将各种心理现象加以罗列(如:马斯洛就曾列举了16条特征),这种机械拼凑的研究方式不仅无法辨明心理健康的特征,反而造成了研究中某种程度的混乱。因此,为了科学地确定心理健康的特征,我们必须摈弃现象罗列的研究方式,重视心理健康特征的层次性,正确地区分其基本特征和从属特征。

总之,根据系统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对其生命活动管理的有效性。这个定义明确地指出:心理健康的实践任务就在于促进个体对其生命活动的管理,使其采取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承担起责任。

标签:;  ;  ;  ;  ;  ;  

心理健康:系统资源管理视角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