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中学地理课外实践的启示_地理论文

澳大利亚中学地理课外实践的启示_地理论文

澳大利亚中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大利亚论文,课外论文,实践活动论文,启示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地理实践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才能发展和提高。在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知识、丰富情感、发展能力、完善独立的人格。实践活动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而现行中学地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侧重地理知识传授,造成了地理教材难度高,学生负担重,课余时间极其有限,活动面窄,学习活动单一等现象。学校没有课时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果地理教师计划开展活动,就必须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设计方案,并解决交通、费用等问题,自己承担组织任务和学生安全的风险,单打独斗。一般教师无法承受其重,于是计划只能胎死腹中,导致地理实践活动名存实亡,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实践活动的缺失,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视野狭窄,对社会缺乏应有的了解,也难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

可喜的是,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情况发生了变化。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此外,每学年还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看来,地理实践活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展的时间有了相应的保证。那么,如何实施、保证活动的实效性呢?

2007年3月笔者参加了海淀区中学教师境外培训,赴澳大利亚学习。对澳大利亚中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有所了解,发现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澳大利亚地理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前要做三件事。地理教师首先征得主任老师的允许。这需要地理教师阐述活动与学习目标的联系以及对学习的帮助,要有完善的设计方案,还要说明学生的费用;其次,要征求家长的同意;三是做好风险评估。万事俱备后才可以进入组织和考察阶段。澳大利亚地理实践活动一般有两种,一是展馆类参观,二是野外考察。

悉尼和北京一样,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展馆较多。如澳大利亚博物馆、水族馆、环境教育中心等。不同的是每个展馆都有数量不等的教育官员。每个教育官员都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在了解大纲和本馆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方案。其中有背景材料、相关试题和活动总结等。有为老师设计的,也有面对学生的,挂在展馆的网上,并向广大中学推介自己的活动方案。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对不同展馆比较和学生需求,做出选择。另外,教育官员还针对学生安全问题对实践活动进行风险评估,给学校提供参考和行动指导。

要进行地理野外实践,就需要教师先去考察、拍照、设计活动方案等。澳大利亚的教师可以利用政府出资的“职业发展日”和“教师学习日”进行前期准备。

澳大利亚的课外实践活动常常是多学科的联合实践。如水族馆的作业设计中有数学作业(门票的计算),物理和化学作业以及有关大堡礁的地理作业。多学科一起行动,一方面使学生的实践活动更有效,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全面。另一方面,多科教师合作,并一起组织,使活动的顺利实施有了有力的保障。

学生在活动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展出的情况,从各种渠道搜集材料,获得第二手信息。在考察过程中,要通过观察、采访、拍照等手段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当场完成部分作业。活动后再进行回顾和巩固,完成课外作业或者活动报告,交给老师以待评估。

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值得国内借鉴的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的支持。世界上不少国家都重视对地理教师的再培训,如美国的中学会定期派地理教师去国外游历,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澳大利亚的职业发展日也是如此。而中国的大多数教师却只能纸上谈兵,自身的实践能力就达不到要求。在教师自身努力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

2.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北京有着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但利用率不高。如果可以学习澳大利亚,配置教育官员,向学校推介自己的“产品”,必将大力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

3.学校的支持。如何安排一整天的时间,如何解决交通问题等需要学校的协调和支持。

4.尝试各学科合作。中国的中学生需要学习合作,教师又何尝不是呢!各科教师若能形成合力,必将事半功倍。

5.保证活动的实效性。学生参加课外时间不是放下书包去玩耍,而是去学习。须有一个完善的计划及其过程,才能保证学习的实效性,这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重中之重。

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各方共同努力。需要多学科、多层面、多角度的结合才能实施,单靠一个或哪几个学科难以完成。但是地理学科由于实践性强的缘故,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地理教学应抓住实践活动这一改革的突破口,发挥地理实践活动的特殊功能,使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得到提升。

标签:;  ;  ;  

澳大利亚中学地理课外实践的启示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