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妇幼保健院 河北承德 068150
【摘 要】文章以当前妇产科在医疗质量管理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并结合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探讨全面加强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策略,提出了加强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的建议,提出了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狠抓医疗规章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医疗质量考评体系;建立完善医疗差错报告系统的医疗质量管理策略。
【关键词】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建议;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求医问药”,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正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已成为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医院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保障机制,确保各科室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科室管理是确保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就妇产科医疗质量的管理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加强妇产科医疗质量提出建议。
2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
2.1医疗质量提高成为必然
目前对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零缺陷,零失误,零差错”都是对医疗质量提出的新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挑战。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医疗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一种必然。与此同时医疗主体也在逐渐变化,过去医院作为医疗活动的主体主宰着整个医疗行业的命脉,但是由于医疗市场的形成,竞争不断激烈,患者已然成为医疗活动的主体,从求医到求患,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已发生了本质变化。这种角色的逆转将医院置于被动之中。因此,医疗质量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除了基本的诊疗过程,医疗工作效率、医疗服务费用及对患者的服务态度等都可作为医疗质量的评价标准。
2.2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
虽然许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管理与医疗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1)缺乏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机制和制度:科室领导整日忙于业务与收益,难以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室的质量管理上,最终导致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约束力差,科室目标不明确,使科室走入质量管理的盲区。
(2)追求经济效益: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略质量效益,加之新技术的引入、医护人员编制不合理、管理模式陈旧等,科室的发展如履薄冰,医疗纠纷逐渐增多。
(3)医疗质量评价未形成体系: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对于医疗质量具有导向和监督作用,还能够使不同科室和医院间进行比较,从而促进其质量的改进与提高。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致使科室管理陷入混乱,对于已采取的相关措施无法做出客观评判,从而阻碍了质量管理的落实。
(4)在妇产科人才培养上,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医生在诊治中对患者的态度较差,未充分体现一名医疗工作者应有的道德水平,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妇产科医疗质量的建议
3.1加强科室的领导能力,明确发展方案
领导组织机构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这是医疗质量提高的关键。领导小组成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和管理经验,应首先制定本科室的发展规划,以“抓管理、抓质量、抓安全”为工作核心,建立健全妇产科质量监控考评体系,以促进科室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的落实,并加强监督,促进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3.2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实行管理标准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科室的健康运行和良好发展都应该有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首先科室要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同时加强监管,狠抓落实。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值交接班制度等,严格执行无菌制度、奖惩制度、药品和器械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等。有研究表明,标准化的医疗质量管理可以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原因在于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实施可以使员工之间、科室之间以及不同医院间形成良性竞争,从而促进科室和医院的健康发展。在实施标准化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提高科室服务质量为准则,不可违背质量提高这一基本原则。
3.3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作为医疗质量提高的根本,其医德医术对科室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科室医生在妇产科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则科室的质量建设便可得到可靠的人才保障。
首先,科室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给予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
其次,应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力度,为科室医护人员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以保证其知识不断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第三,对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全员的质量管理培训,普及现代医院和科室质量管理知识,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并将其贯穿于临床工作的每一环节。同时,将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纳入科室整体培养计划,针对不同人员制定不同的个性化培养计划,使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化,使整个妇产科的医疗服务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3.4更新理念,寻求新模式
近几年,我国对于医疗管理质量的重要性认识在逐渐加强,但与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观念相比,医疗服务质量始终难以满足需求。同时,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护人员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使护理人员适应高压下的工作状态,妇产科应改变原有的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论。目前医疗领域较为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有“并行控制、危机控制、目标控制、缺陷控制”等,将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医疗质量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医疗风险,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使科室的服务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3.5建立完善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建立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当医务人员发生或发现医疗不良事件时,应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再由负责人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并立即核查,向机构负责人报告,同时做好向患者的通报与解释工作。鼓励医务人员自愿、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对报告的数据做好登记备案并进行分析与评价,迅速查找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4结束语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它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医疗活动的灵魂与核心,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根本,是患者选择医疗服务的直接和首要标准。我国的医疗质量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加之相关体系尚未健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制定有效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而逐步完善质量管理。笔者只是从理论上进行设想,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实践进行验证,以真正达到提高妇产科质量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美芬,蔡丽娟.加强妇产科医疗质量管理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2:238-239.
[2]康永军,张洪彬.当前全面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思考[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2006:7.
[3]韩志东.妇产科医疗事故原因分析、防范对策及鉴定路径探索[D].苏州大学,2016.
[4]徐幻,汪春晖,干振华,杨国斌.关于加强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管理的几点思考[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06:640-643.
[5]于泳.医院影像科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S1:28-30.
论文作者:侯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医疗论文; 科室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妇产科论文; 医院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