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雨
(开封市儿童医院 河南省 475000)
【摘要】目的:在治疗小儿脑瘫运动障碍康复过程中应用针灸疗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 年11 月-2015 年1 月于本院就诊的脑瘫患儿共106 例,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针灸联合运动功能训练)与对照组(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各53 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86.8%,因此,采用针灸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法治疗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采用进行运动功能训练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治疗中,通过使用针灸疗法联合运动功能训练能加速患儿早日康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训练;小儿脑瘫运动;康复;功能;针灸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082-01
随着国内医疗技术显著发展,针灸疗法也逐渐发展起来,普及范围越来越广。本文通过选取2013 年11 月-2015 年1 月于本院就诊的脑瘫患儿共106 例,在治疗小儿脑瘫运动障碍康复中,广泛应用针灸疗法,探讨其临床疗效,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通过选取2013 年11 月-2015 年1 月于本院就诊的脑瘫患儿共106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院标准:①全部患者均符合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1],且患者有运动功能障碍;②患者及其家属治疗前期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排除合并继发性癫痫的患者。依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 例,治疗组男29 例,女24 例,年龄1-7 岁,平均年龄(3.6±1.3)岁;对照组男31 例,女22 例,年龄2-7 岁,平均年龄(4.1±0.9)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运动功能训练法进行治疗,具体如下①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训练方案,包含患儿手的放松和抓握、视觉跟踪、通性刺激、伸手、认知理解、双手中线控制、手部操作活动、手眼及手指协调等多个活动;②平均每七天2 至3 次,30 分钟/ 次;③医师应该告知患者家长,监督患者定期训练。
治疗组:采用针灸疗法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法综合治疗患儿,针灸疗法具体如下:①主要穴位:脑户、四神聪、神庭、脑空、廉泉、颊车、脾俞、外关、风市、曲池、中渚、血海、伏兔、足三里、本神、合谷、地仓、太冲、肾俞、三阴交;②具体方法:选用不锈钢毫针1.5 寸,平刺进针患儿头部约1寸,按照常规的深度直刺进针四肢穴,得气之后保留针约半个小时, 每隔10min 则捻针1次,进地得气之后保持均匀地提插、捻转后才能够出针,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的患者, 随证可采用针灸补泻的手法。每次主穴全部使用,配穴则需要交替使用。1次/ 天,平均每个疗程为120 天,坚持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断标准
对两组疗效情况采用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纪要标准[2] 进行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级;无效:患儿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没有任何变化,甚至病情恶化,危及生命。有效:患儿运动发育、关节活动度、协调功能及自动反应等多项指标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显效:以上各项指标全部接近同龄正常儿童;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疗效情况进行分析与处理,组间率对比采取 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 方差( )表示,以P <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研究得出治疗组显效49 例(92.3%)明显高于对照组31 例(58.5%),治疗组总有效率98.1%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8%,两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小儿脑瘫一般以运动和姿势异常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比较常见的是痉挛型。如果其过高的肌张力且姿势明显异常,光节处也十分僵硬,无疑极不利于其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3]。儿童一旦确诊脑瘫后,必须及时对症治疗,才有利患儿早日康复。
3.1 针灸疗法与运动功能训练法治疗的机制
采用运动功能训练主要是对于脑瘫患儿各种运动障碍和所遗留的异常姿势,而采取一系列运动帮助患儿恢复功能障碍,利用长期反复的刺激从而改善其症状,恢复运动功能[4];而针灸有利于提高神经机体,改善了神经发育。但是采用针灸疗法必须尽可能提前实施,从而利用调节枢神经系统,无疑对其运动功能改善的关键因素是这种机体内源性调节。
3.2 针灸疗法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法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分析2013 年11 月-2015 年1 月于本院就诊的脑瘫患儿共106 例的临床资料,经研究得出对照组中显效人数31 例低于治疗组显效人数49 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6.8%显著高于观察组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因此,给予脑瘫患儿采用针灸疗法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法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联合针灸疗法,能让两者起到相互协调,无疑增强了患者脑部的功能区更强并充分激活,增加了血氧保护度,并利于局部血流量。改变了这种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了患儿局部脑组织的营养与血氧得到供应,也促进了神经细胞的神经合成功能并很好的清除了代谢产物,继而帮助患儿恢复运动功能.进而也恢复了智力。
综上所述,针灸疗法联合运动功能训练法治疗脑瘫患儿,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无疑是日后工作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参考文献:
[1] 朱德军, 袁婉丽. 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探讨[J]. 中医药导报,2013,(5):73-74.
[2] 邓柳玉, 熊小翠. 针灸在小儿脑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28-30.
[3] 汤明丽, 吕复莉, 唐久来等. 小儿神经康复中心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 安徽医学,2012,33(9):1255-1257.
[4] 曾学源, 郑楚娜, 韦胜威等. 针灸疗法小儿脑瘫60 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4):180-181.
论文作者:张小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针灸论文; 患儿论文; 脑瘫论文; 功能论文; 疗效论文; 疗法论文; 小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