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论文_梁丽萍

广西桂林市荔浦市民族中学 广西桂林 546600

摘要:化学属于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自然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实践性特征。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化学知识的有效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能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其他内容的学习和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问题

各种现代新型教育方法和应用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助力,能够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抓准影响实验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完善与强化,提高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热情,对所学知识内容形成更为良好的理解。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化学实验属于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重要方式。而对我国各地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整体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无法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其主要问题包括:①广大师生对化学实验所具备的价值认识不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很多化学教师和学生认为做实验属于浪费时间,只要通过知识理论的学习,辅以题海战术,便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导致实验课程开设率较低。②学生实际参与度较低。部分学生由于惰性心理,或者实验资源有限,不愿意自己动手做实验,每次进行实验操作的都是小组内的那几名学生,而大多数学生并未真正参与到实验过程。③实验内容与方式较为陈旧,很难对学生形成有效引导与激励。部分化学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未对实验内容加以及时更新,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很难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④实验手段较为单一,未能实现对多媒体等新型技术的有效利用。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化学教师,甚至没有掌握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整体教学效果的呈现。

2、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措施

基于上文对目前影响初中化学实验主要问题的分析,首先要从观念上提高广大师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并由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工具等多方面入手,优化实验教学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2.1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认知规律为基础,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诱导方法,具有启发性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关注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要做到对知识内容的有效转化,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对化学能力的培养。而对问题情境的设置,属于启发式教学中的关键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实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对实验方案进行自主设计,并针对实验现象做出细致的记录,最终获得实验结论。比如在酸和碱是否能够发生反应的实验中,教师应该先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含少量酚酞试剂)进行实验分析。而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形成更为全面的分析与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索:①溶液当中的红色为何会消失?②红色刚好消失代表什么?③倘若对稀盐酸溶液继续滴加,溶液会呈现何种颜色?④为什么要在其中混入酚酞试液?⑤倘若利用紫色石蕊试液替代酚酞试液,是否可行?学生在经过思考与讨论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教师不应该直接将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为他们供给相应的实验用品,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2加强生活化实验设计

化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渗透着化学知识,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生活化元素的利用,尽量选用一些学生熟悉的实验用品,为学生营造出具有生活化特征的教学情境。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合作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小实验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其中却包含着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使学生感受对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下图为生活化实验“神奇”的手帕的实验内容。

2.3以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文字、图片以及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现,体现教学活动的交互性,使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视听感受,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记忆。应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属于化学课程发展的重要趋势。

而在实验教学中,其实并不是全部的实验内容都适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操作,这是由于某些实验所使用的试剂和工具具有一定危险性,实验过程会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但这些实验内容往往却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对视频当中所展示的具体操作步骤与模式进行观察与分析。比如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因为一氧化碳属于有毒可燃性气体,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非常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所以,一般不会对这一实验进行课堂演示,但如果单凭教师的口述,很难使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形成充分理解,教学质量将大幅下降。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前拍摄实验视频,或者利用互联网下载视频内容,将实验过程和现象一一展现给学生。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实现对视频内容的随时暂停,在一些重难点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实验内容,加深对其的理解与记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初中化学教学整体效果呈现会形成直接影响。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对化学实验活动形成充分关注,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更加符合学生学情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梁卫宁.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研究[J].成才之路,2019(24):23.

[2]耿红梅.影响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因素分析[J].山东化工,2018,47(18):151+153.

[3]巴光效.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65.

论文作者:梁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论文_梁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