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_汽车论文

汽车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以重庆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论文,为例论文,汽车产业论文,自主创新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第一支柱产业,经过40年发展,已形成了包含整车生产企业24家、零部件企业300余家和完整配套服务体系的庞大产业集群;行业资产超过600亿元,从业人员达30万人以上。自“十五”以来,重庆汽车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拥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仍占少数,且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些已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可以认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重庆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概况

(一)自主品牌发展现状

自主品牌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特征。它是指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资源,集成创新,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有特征,并能有效促进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乃至产生品牌忠诚的符号、形象或设计。“自主品牌”的内涵同时具备了“自主”的含义和“品牌”的概念。自主的含义是指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拥有该品牌,具有对品牌完全的掌控能力和决定权利。而品牌则是一种名称、术语、符号或设计,或是他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一个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及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对汽车企业来说,品牌不仅代表汽车本身卓越的质量、性能以及完善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汽车品牌能勾画出使用者的形象,作为代表身份和地位的符号。

重庆汽车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长安、庆铃、红岩、力帆、铁马等国内外知名的自主品牌,覆盖了轿车、微型车、轻型卡车、重型卡车、客车等领域,并且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尤其在微型车领域,长安微型车产销量连续六年全国第一,保持着全国 30%左右的市场份额,被称为“微车之王”;重汽集团也是持续多年在全国重型汽车产量中排前四位;庆铃集团生产的轻型商用车以技术含量高、质量可靠而闻名(表1)。但从国际市场竞争力来看,重庆汽车的弱势地位仍十分明显,特别是轿车,本地企业的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中低档领域,中高档的轿车几乎全部是国外品牌。

表1 2005年重庆汽车自主品牌产销情况 单位: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快讯》2006年第1期

中国品牌研究院于2006年1月10日发布的“中国100最具价值驰名商标”排行榜中,有五个汽车行业商标:“东风”商标价值39.116亿元,排名第五;重庆的“长安”商标价值31.008亿元,排名12;“夏利”商标价值30.991亿元,排名14;“江铃”商标价值30.584亿元,排名15;“昌河”商标价值30.569亿元,排名16。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有19个汽车品牌(表2)。其中重庆品牌“长安”以品牌价值84.10亿元排名58,在汽车行业中排第六名。

以上两个排行榜中,重庆只有“长安”一个品牌上榜,且其品牌价值与“一汽”、“上汽”等有较大的差距,足见重庆汽车自主品牌整体实力还有待提高。

(二)企业自主开发能力

经过近10年的建设和发展,长安、庆铃、重汽等骨干企业基本上都建立了具有一定实力的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等开设汽车专业的高等院校积极参与企业科研开发工作,重庆汽车研究所等专业科研机构形成了一定规模和能力,以企业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汽车工业新型科研开发体系正在形成。尤其在一些超前技术的研究中,科研牵头、院企合作、成果共享、优势互补的新的科技攻关组织形式开始发挥作用,推动了行业整体技术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初见成效。在研究领域方面,科研开发工作的重点也正在从过去单一注重制造技术提高转向产品开发技术、制造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全面提高。

表2 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汽车品牌排名

资料来源:中国品牌网

1.研发体系

重庆各大汽车企业已成立了专门的产品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在国外设立研发分支机构等方式,开展自主研发、创新。现建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是首批14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之一,在此基础上,2003年成立了公司自己的产品研发核心机构——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并在意大利、上海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长安集团已拥有一支600人的产品研发核心队伍和2000人的技术人才队伍,并培养出整车及发动机产品开发技术专家数十名。

在国家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重庆汽车研究所,整合重庆市内高校、企业资源组建的全国燃气汽车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3年2月成立。该工程中心的目标是力争建设成为国内燃气汽车的技术创新中心;燃气汽车技术的成果转化中心以及中国燃气汽车领域的信息中心和技术交流中心。同时中心将为燃气汽车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发展成为燃气汽车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培训中心。

2.研发成果

重庆汽车企业吸收国内外专业人才,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开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递增。

2003年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概念车“杰勋”;2004年推出了中国第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汽车长安 CM8;2005年长安CV9“陆风风尚”和SUV概念车“御风”亮相上海国际车展展台,CV9已于2005年底正式投产。2006年1月19日,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轿车“力帆520”全面上市。长安首款自主品牌轿车CV6“奔奔”也于 2006年11月18日在全国上市。

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完成了天然气汽车整车技术、天然气发动机技术的研发,完成了 CNG加气站用成套设备等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开发出压缩天然气气瓶、减压阀与截流阀等产品,奠定了重庆市在全国天然气汽车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核心地位,为天然气汽车新兴绿色产业的诞生、成长提供了原始动力。

二、制约重庆汽车自主创新的因素分析

重庆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全国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自主创新能力还十分薄弱,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事实上,制约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引导与支持不够

产业政策引导不力和支持不够是导致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虽然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重庆市政府出台了《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与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着明显不足。目前,重庆除了市经委于2005年3月出台的《关于汽车摩托车整车市级新产品享受财政优惠政策的补充规定 (暂行)》以外,并未制定专门针对汽车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而一些缺乏针对性的通用性政策对企业起到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并不明显。

(二)未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开发创新体系

重庆市尚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自主开发科技创新体系。现有的自主创新体系中,企业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官、产、学、研几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还不完善。由于汽车技术力量分散,各种资源分布广泛,所以不能很好地集成各方优势和科技资源对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增加了新一代汽车研发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难度,影响了全市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短缺

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人才短缺。重庆市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水平远远低于外国汽车企业。重庆最大的汽车企业——长安集团在“十五”期间累计投资近 38.76亿元人民币用于汽车自主创新,年均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2005年研发投入为9.6亿元人民币。而福特公司2004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为74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4.31%;通用汽车公司近三年的研发费用也平均达到62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3.2%。可见,重庆市汽车企业的研发水平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研发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汽车研发人才一般都占全行业的30%以上,而中国仅为8%,现阶段汽车产业人才缺口已达50万。重庆汽车产业人才十分缺乏,重庆市高校培养的汽车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而由于重庆地处西部,不利于吸引外来人才,特别是汽车专业高级科技人才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甚至高级技术人才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在一些缺乏自主开发积极性的企业里,研发人才没有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缺乏实战的机会,造成人才浪费。

(四)汽车配套体系发展滞后

重庆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较晚,生产体系基本上是在原有老军工企业、国营企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加之与整车企业技术来源不同,配套系统相互割裂,条块分割,配套企业产品单一,专业化、系列化程度低,不能适应零部件工业系统化、模块化供货的发展趋势。多数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缺乏核心竞争力——自主开发能力和协同设计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整车厂依赖性强,同步开发能力差,无超前开发,只能做适应性开发,没有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储备;引进先进整车技术的同时,没有同步引进零部件技术;几乎没有关键电子技术与产品研发;车用发动机关键技术支撑力量弱;没有材料回收再利用零部件设计的循环经济理念。

本地整车企业在市内零部件配套率较低,带动效果有待提高。按照国际惯例,一个规模汽车生产企业在周边区域内采购的零部件应占所有外购部件的60%-70%,而重庆市没有达到这一比例。如长安公司目前本地配套率为47%,重汽集团仅为 23%。

重庆汽车零部件产业长期投资严重不足,制约了整车的发展。在全市汽车工业投入上,零部件产业投入低于整车,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滞后的零部件产业无法对整车产业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与重庆汽车产业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三、提升重庆市汽车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提升重庆市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起官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搭建技术平台、信息平台,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发和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一)产学研结合,构建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汽车自主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国家科研机构为骨干、高等院校为生力军的官产学研科技创新体系,该体系是由汽车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各要素既有明确的职责与分工,但彼此之间又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应侧重于核心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而企业应侧重于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并在制造技术上有所突破。

1.加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在大幅提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切实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建立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积极围绕企业技术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围绕提高重庆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依托长安、庆铃等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使产学研合作开展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的技术依托、技术源头和人才培养平台。鼓励组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重点企业集团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合作组织。

2.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和生力军作用

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密集、创新平台完备、教学科研结合、科学思想活跃、学术交流频繁的独特优势,稳定发展基础学科,高度关注和重点发展交叉学科,加大力度支持前沿技术研究,鼓励和支持与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解决一批“瓶颈”性技术难题。优化高校的学科建设,发挥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汽车、机械等学科优势,为重庆汽车产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3.充分发挥大型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深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成果产业化为主要标志的科研机构及研究人员综合评价体系。重点建设重庆汽车研究所、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力争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方面成为创新高地。推进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究开发中心,形成信息互通、实验室共用、研究经费共担、研究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

(二)搭建平台,提升研发能力

1.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汽车新产品的推出离不开道路试验。现代化的试车场是一个地区汽车工业有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标志性基础设施。国内三大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汽车试验场,要提升重庆汽车产业在行业中的地位,提高整车开发能力,必须尽快建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2.建立汽车技术公共平台

整合大专院校及研究院所的科技资源,组建重庆市汽车工程技术中心,形成工程技术开发、中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的合作,跟踪国际汽车发展最新动态,组织对产业有重大意义的共性技术难题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在新技术的引进吸收和转化推广、特别在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建立汽车零部件公共技术与信息、商务平台

依托“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利用国内外技术资源,促进重庆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吸收与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将其建成信息、商务平台和国际采购技术咨询平台。

(三)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

1.企业新产品开发扶持政策

“十五”期间,市政府出台的企业新产品开发优惠扶持政策较好地推动了企业的科技进步,应在此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汽车新产品开发优惠政策,并加大优惠扶持的力度,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新产品、重大集成创新产品、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产品、模具产品等,采取企业申请、相关部门联合认定方式,按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额度全额补贴,享受两年;按国家级新产品对待,以新增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60%补贴,享受三年。

2.自主品牌扶持政策

通过政府采购直接扶持自主品牌。随着本市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壮大,自主品牌汽车应当在政府采购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如购买自主品牌汽车作为政府专用车。

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对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汽车的信任度和认同度,坚持用本地自主品牌汽车作为出租车、公共汽车等。

支持企业不断开发新的自主品牌,并不断提升已有自主品牌的价值,使已有低端品牌逐渐向中、高端方向发展,并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积极帮助自主品牌打入国际市场,对已打入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给予支持和保护。

(四)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

自主创新在内涵上既包括原始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也包括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采用引进技术的战略,可以为企业赢得市场机遇,节约大量的时间、物力、人力和财力。重庆的汽车企业要在继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为了支持汽车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再创新,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提高重点产品的竞争力,政府应制定政策,规定企业为推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从国外或国内购入并首次用于国内或国外市场的生产制造技术、专利实施许可、技术使用许可、科技开发方法和软件使用许可等知识产权,按实际合同交易额,可申请获得一定比例的政府补贴。

(五)实施自主创新人才战略

人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重庆汽车行业应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顶尖的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新人才的激励(包括奖励、提拔、重用等)制度,以激发自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政策吸引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人才战略。

1.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汽车行业创新人才

实施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共研究等若干科技领域,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打破论资排辈的现象,改进和完善学术交流制度,健全同行认可机制,使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2.支持汽车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

改革和完善汽车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允许国有企业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实施期权等激励政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设立面向汽车企业创新人才的客座研究员岗位,选聘企业高级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制定和规范科技人才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汽车企业兼职。支持汽车企业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进汽车企业博士后培养工作,吸引优秀博士到汽车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企业招聘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吸引优秀人才不受户籍限制。

3.建立有利于激励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

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技术研发、行政管理等各类人才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素。

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自主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把发现、培养和凝聚汽车行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四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作为科技奖励的主要目标。

(六)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对整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重庆汽车零部件技术基础较弱,长期投资不足,滞后于汽车整车发展。应对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给予高度的重视。

1.鼓励本地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鼓励整车企业提高本地配套率,并将该指标纳入年终考核及重庆工业“五十强”评比之中。一方面,整车企业要吸收本地零部件企业介入新车型开发,及时了解新车型对零部件性能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整车企业在实行采购时同等质量、价格条件下应多给本地零部件企业机会,适时推进本地化战略,以培育市内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为整车企业自创品牌打好基础。

2.引导零部件企业加快结构调整

由生产单一零部件向专业化、模块化、零部件总成转变,由“散、乱、差”和自我封闭向社会化、“专、精、特、新”、“小巨人”、集团化转变。同时零部件企业要加强协同开发设计能力,凭借技术优势和与整车企业的长期配套关系及地理优势,先机占领本地配套和配件市场,在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技术、价格、服务等具备优势时,利用品牌优势去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引导零部件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开拓市场

零部件企业要积极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体系,努力寻求与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国际一流水平的汽车零部件采购机制、供货理念等,按照国际标准与国外大公司合作,逐步成为世界重要零部件生产基地。要以国内大的整车企业集团为平台,结成战略联盟,搞好配套服务。要认真分析维修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把握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动态和消费群体的发展变化,积极占领维修服务市场。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度重视专利工作

知识产权是汽车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重庆市的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差距较大,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帮助企业发展认识比较模糊,执行中缺乏系统、清晰的规划,对知识产权保护大多停留在企业商标、专利技术的层面,对于研发过程中的产权保护、产权利用方面的工作则尚待完善。

1.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才

有条件的企业应配备专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分析专利信息、专利申请、专利开发、专利转让、专利保护、专利诉讼等知识产权工作;其他企业可依据工作需要明确承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构和专职或兼职人员;条件不具备的企业,也可从社会中介机构聘请知识产权顾问,帮助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制定奖惩措施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知识产权工作规章制度,使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企业要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与奖励制度,对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者给予表彰与奖励,其成绩作为职务聘任和晋升的主要依据之一;对违反知识产权规章制度,造成企业经济损失,依据有关法规或制度给予处罚。

3.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技术创新全过程

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除了在制定技术创新策略、研发等过程中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外,对获得的技术创新成果要及时申请专利、注册商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取得专利技术。企业在产品投产和销售前都要进行专利检索,以免侵犯他人专利权。

(八)加强“军民结合”,发挥军民互动的创新优势

重庆是“三线”建设时期全国最大的军工城市,也是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有一大批军工企业、军事院校和军口科研院所,军口科技资源十分丰富,重庆汽车工业就是在军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安、嘉陵、庆铃等都是“军转民”进入汽车产业的军工企业。因此重庆汽车产业要发挥军工技术和人才的优势,走一条“军民结合”的创新之路。

1.建立军民结合创新协调机制

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从宏观管理、发展战略和计划制定、研究开发活动、科研基地建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环节,促进军民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大力支持军事院校、科研院所参与汽车相关技术开发,参与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2.借助军工提高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方面鼓励军转民企业将军工技术运用到汽车生产中,提高汽车产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军口和民口企业联合进行开发创新,借助军工科研实力和人才资源,提高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快“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推进科技成果在军民间双向互转共享。

标签:;  ;  ;  ;  ;  ;  ;  ;  ;  ;  ;  

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_汽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