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出真味,让文本语言流光溢彩论文_周丽锦

品出真味,让文本语言流光溢彩论文_周丽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言品味”之我见

周丽锦 广东省遂溪县附城中学 524300

摘 要:新课程进一步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本语言的揣摩,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语文教学最具有语文味的表现。

关键词:阅读教学 多层次品读 品出语言真味

无论是原有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旗帜鲜明地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课程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程进一步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纵观时下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却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肤浅的内容分析取代了细致的语言品味。

教师似乎不太愿意在语言的挖掘、揣摩上多下工夫,反而更多去关注文本的内容、结构和主题等要素;看不到老师对文本的词句反复咀嚼和用心玩味,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更是“以稀为贵”。就像教小说,注意力往往被起伏的故事情节、跌宕的人物命运所吸引,而对小说语言的韵味很少去品味,缺少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咀嚼词句的味道。 这样的语文课堂显得空洞无味,走马观花,学生对文本思想感情的理解不能落到实处、细处,语文课堂就会飘起来、空起来。

2.教师引导的肤浅和刻板扼杀了学生品味的灵性。

对于问题的提出,有些老师习惯沿用一些公式化的语句,诸如:“某语句有什么深刻意义?有什么作用?某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某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对于问题的分析,老师常常贴上一个标签,说上一些套话,诸如“生动形象,准确传神”“表现了……,反映了……”等等。

这样僵硬死板的提问和分析往往束缚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扼杀了学生自主品味语言的灵性。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心得不是在阅读过程中油然而生的,而是老师强制灌输的。一节课下来,其实只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绕着圈子在背教参。

3.热闹的问答表象掩盖了文本的语言光彩。

在学生还没有把课文读熟,或对文本尚没有深入理解的时候,就大张旗鼓地让学生进行所谓的自主探究,品味语言。 如:“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说说理由。”然后学生就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起来。这样组织学生品味语言,本身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但其前提条件准备不充分,文本不熟,底气不足,心气浮动,所云空泛;而且,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不启发不评判,有时是廉价的鼓励,有时是简单的否定,有时又观点模糊。

这样的课看似师生互动热热闹闹,但语言的品味往往芜杂、肤浅、浮于表面,并没有深入语言的意境去品味,文本语言的光彩也无法挖掘出来。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多形式有效的语言品味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情感的载体。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对文本语言的揣摩,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任务,是语文教学最具有语文味的表现。我们阅读任何一篇文章,对文本语言的正确理解、感悟是读懂文章最基础、最关键的起步。

那么阅读教学应如何紧紧抓住语言品味这一环节,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这个介体走进文本,从而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内心世界呢?

下面,以七年级上册《散步》为例,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1.在诵读中品味。

诵读,是品味文本语言最基本的方法。

语感的形成靠自己的语言实践,强行灌输是隔靴搔痒。反复的诵读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对文本的习得可在诵读中“会之于心,发之于口”。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很适合诵读品析。 文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些句子抓住了南方初春田野的景物,用饱含情感的笔调细腻地刻画了春天田野充满生机的一幕,语言非常美。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诵读品味的:

(1)联系上文,巧妙过渡,用感性的语言为诵读预温,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严冬,对于身体赢弱的老人来说,就是一个坎啊!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怎能不盼望春天,盼望春天带来新的生机!请同学们用读书声把大家带到那南方初春的田野。”

(2)老师对学生的读及时地进行激情洋溢的赞赏:“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语句!请你再读!”学生兴致更高涨,同时从老师的激励中把读的重点自然地转移到了“读出语句的优美”上。

(3)引导学生在读、评、议中品析体会到的语言美:自由朗读,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上体会到春景之美的。把你的理解放到句子中,读出你的体会。

①读出新绿的情态,读出新绿的色彩。

②想象嫩芽密的情景,读出你的想象。

③读出水的动态,读出水的声音,读出见到水泡的欢快。

④这一切使人都想到了同一种东西——生命。(这句话引导学生读出对生命的呼唤和赞美)

⑤比赛读好这段话。读出春景的美和对生命的呼唤,评评同学的朗读。

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比中、评中,已融入语言的意境,披文入情,深深沉浸到文字的韵味中去了。

(4)再一次渲染感情,创设情境,激扬诵读火花:

“这段话写得真美!田野铺着新绿,枝头抽着嫩芽,水中冒着气泡,生命在复苏,生命在胎动,生命在勃发。生命真美啊!作者为春天而欢歌,实是为母亲赢得新生而欢欣。齐读这段话,让生命的美滋养我们的眼,让生命的美营养我们的心。”学生在老师既优美又激情的描述中再一次进入了诵读的欲动中。这时,词与句,情与景,文与思,完全融合为一体,学生在诵读声中走进文本深处,在语言的品析中领悟作者内心,同时,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真知灼见也于诵读声中倾泻出来。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诵读和语言品味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在品析中积累语言、在语言的赏析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的熏陶。

可见,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诵读与品析,让文本语言闪动着灵性的光!

2.在语境中品味。

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句所在的环境。因此,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应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把关键词语或一段文字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品味咀嚼,把文本的语言和作者的构思、立意等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从而更好地品味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感情。

如课文最后一段:“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与难点,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品味语言的。

(1)提出疑问让学生讨论:既然母亲不算重,儿子也轻,为什么我和妻子在背时仍要“慢慢地,稳稳地”?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理解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我们夫妻俩背起的是尊老爱幼,而尊老爱幼是中年人负起的家庭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所要赞美的正是这一种亲情与美德。这个“背”的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无限。

(2)联系全文,联系作者在面临分歧时的矛盾和他最后的决定,以及妻子的顺从、母亲的慈爱,我们不难看出这一个“背”字,背起的是中年人赡养老一辈、抚养下一代的重任,凝聚的是一个家庭的互敬互爱,闪烁着的是美德的光辉!

至此,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也便水到渠成,无须过多解释,学生自然了然于心;老师无需强加理解,学生对作者用词的匠心与全篇的立意也洞察如明,情感也在语言的品味中升华。

在语境中品味语言,不仅可使学生洞幽烛隐、见微知著、把握精髓、触发联想,还可使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寓意的内涵。

3.在比较中品味。

不同的词,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表达顺序,都会引起语言的差异,也会导致表达效果的差异。我们如果善于抓住这些不同的因素,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揣摩品味,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熬”的精妙,我是这样进行比较品味的:

(1)在教学时我把这句话改成了:我的母亲又度过了一个严冬。

(2)接着让学生反复朗读,从语感上去比较两个词语在语气的轻重、意义上的不同。

(3)再读,联系母亲身体不好这一点去感受母亲度过严冬的艰难。

引导学生理解:“熬”字,可见母亲每活过一天,都很不容易。 而“度”,比较中性,日子好过、歹过都可以用“度”,这个词语体现不出母亲日子煎熬的感觉。

(4)带着理解自己咀嚼读,再次比较这两个字内涵的不同。

(5)说说自己在比较中的发现,用比较读的方式展现自己品读到的心得。

换个词比较,在比较中品读,语言文字的神韵就表现出来了。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品味来

语言的品味,不是单纯的诵读,或单纯地在语境中理解,或单纯地在比较中感受,其实,三者是息息相关、互相融合、相依相靠。品味文本语言,需要师生心智的投入。课堂教学的精彩,来自于对文本语言多层次的品读研读。

各位潜心教学的老师们,让我们把心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走进作者的心灵,真正地对“语”动情、对“言”生思,用心去揣摩、辨析、感悟、欣赏语言文字,透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去领悟作者灵魂精髓。这样才能嚼出文本语言的真味,才能让文本语言在语文课堂中流光溢彩!

论文作者:周丽锦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品出真味,让文本语言流光溢彩论文_周丽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