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也在不断的致力于电力系统的改革,其中电力系统的营业收入更是跟电力计量器具的计量精度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电力计量是不能出现差错的,否则会给收费造成偏差,这最终要么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要么对用户经济造成损失,所以无论如何,都要保证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重点探析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旨在为推动电力计量工作水平提出些许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原因;改进措施
一、电力计量器具的种类划分
现如今我国使用的电力计量器具有很多种,按用途划分为: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最大需量表,标准电能表,付费率分时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分投币式,磁卡式,卡式),损耗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和智能电能表[3]。按工作原理分类:感应式(机械式),静止式(电子式),机电一体式(混合型)。按结构分为:整体式,分体式。按接入相线分为:单相电能表,三相三线电能表,三相四线电能表。按标准级分类:普通安装试电能表(0.2S,0.2,0.5,2.0 级)和携带式精密电能表(0.01,0.05,0.2 级)。按安装接线方式分为:直接接入式,间接接入式。
二、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1.装置装配不合理
在电力计量中,装配装置的问题是产生误差的直接因素。其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 ①由于无表估算产生误差。 无表估算,即:工作人员对电力进行计量的过程中,不用计量表,仅仅依靠对用户电量、用电时间的估计、统计来计算具体的电量。这种办法虽可用, 但对用户实际用电时间无法进行精确地估算且不具备连续用电规律,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工作人员在无表估算时,常常产生误差,给电力计量工作的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②一表乘三导致误差。一表乘三法也是一种电力计量方式,这是一种只在偏远地区使用,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废止的计量方法。 工作人员在使用一表乘三计量方式时很容易造成诸如电力负荷三相不平衡等问题,且此方法对电能的计量也不准确。
2.互感器使用不合理
由于 CT 变化比较大引发的计量误差问题是许多计量部门较常出现的情况,此外,配变负荷率较低也是导致误差发生的直接因素。CT对于一次电流选择通常都是基于额定二次电流而进行的,所以低精度运行的情况也因此出现。如果电流其负荷较低,那么相应的计量误差也会由此增加,最终结果的精准性也会受到影响。总之,以电流计量误差的公式为依据可以推断出:只具有 CT 外接负载 Zf 和铁芯导磁率 μ0与运行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无论是借助将 CT的外接负载 Zf 实施减小操作还是提升铁芯的导磁率等都是使误差得到合理控制的有效手段。
3.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也是影响电力计量准确性的重要原因。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天气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到电力计量表的安全性和计量性能,当电表受到外部环境冲击较大时就会产生一定的计量误差,另一方面电力计量装置也会受到人为的破坏,例如,一些窃电行为,就是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加装一些其它装置来改变电表读数,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由此可见,不管是外部环境的无意干扰还是人为的有意破坏都会使得电表的测量值与用户用电的真实值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外界环境的干扰很难避免,但是人为的破坏需要重点防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针对电力误差实施的改进措施
1.完善电力计量装置的配置
在电力计量中, 如果采用旧方法, 可能就会影响计量的精确性。 因此,需要引进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弥补传统计量方式的不足,切实降低电力计量误差,改造计量点工作。具体来说,要想优化电力计量装置的结构、配置,可以将其装置进行合理的改造,并与规范的装置进行结合:①可以通过提升电能表、TA、TV 的实际精度看来增加计量的准确性 ,尤 其是负荷变动大的用户,选用 S 级的 TA、S 级电能表,可大大提升计量准确度。②工作人员在优化装置结构时,需要更换导线的界面,减小二次导线的实际长度,进而降低对计量结果的影响。③使用恰当的 TA,保障计量装置能够稳定运行,提高计量的准确性。④可将 TA 变比选为复式,如此可根据客户用电变化规律,科学选择变比档, 使得计量工作更加准确。 ⑤依据中性点的特征,要升级用户端的非绝缘接地装置:即使用三元件计量方式来代替传统的二元件计量方式,以此来提高时计量的精度。
2.对电流互感器变化进行合理选择
想要更好地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度,就需要对地区的实际季节与温度变化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以此使计量准度得到保障。此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流互感器变化予以调整,以此带动其综合效率规范性的提升,这样不仅可以使电力计量误差情况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对减少电力企业损失也有重要意义。
3.优化选择电能表的安装位置
导线本身也是具有电阻的,也会消耗电能。那么选择合适的电能表安装位置使其距离变压器的距离最短,减少这两者之间的导线使用长度,从而降低导线本身的电阻值,降低无用能源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电能表的示值误差。居民消耗电能的主要两个方面就是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在保证电能表安装位置的最优化之后,同样要保证电能表智能合理的计量这两种不同的电量,这样做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防止偷电窃电事故的发生,为电力部门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
4.计量点的准确定位
计量点定位是否准确会对电流互感器产生直接影响,受影响的是设备的负载,电力计量误差与负载有关,负载越大,误差越大。所以一定要准确定位,可以选择在配电变压器附近,如此就能对互感器与电度表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这两者相互配合所使用的连接导线在长度上也能得到控制,导线电阻会因为长度变小而变小,电度表误差也就没有机会产生。
结束语
对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于电力企业进行电力营销策划有很大的帮助,企业相关人员如果能对电力计量中的每一个缺陷点进行改进,最终就不会产生窃电漏电现象,最终的收费和实际数值也是相差无几的,企业才不会损失过多。
参考文献
[1]周杰.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8):235.
[2]林佰成,林峰,泮利敏.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04):174-175.
[3]李兵峰.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措施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6):206.
论文作者:1姜阳,2李琳,3陈晓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误差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表论文; 装置论文; 导线论文; 原因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