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统计思路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几年,一些统计学者提出建立一门综合的、具有鲜明层次的学科体系的统计学,以结束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长期对峙的局面。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将统计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与哲学、数学、经济学等并列的一级学科。这些,都需要对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等有一个再认识,重新估量统计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统计发展史,揭示了统计学由实质论科学到方法论科学的转变过程。说明了建立综合统计学有其可能性。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进行过统计活动,但直到近三百年前,统计才成为一门科学。
十七世纪的国势学派(德国)的产生,标志着人们开始对统计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与研究。它又称记述学派,在学术方面,始终以文字记述为主,记述对象是各国政治、社会现象,轻视数量分析,具有哲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学色彩。国势学派较系统地运用了在空间、时间上的对比方法,为统计学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
几乎与国势学派同时产生的英国政治算术学派,虽然其研究对象与范围和国势学派一致,但偏重于数量分析。这让人们认识到,要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人们也摸索了各种如何进行分析与表达此结果的方法。例如:典型调查、分组法、平均数、相对数、统计推算及国民收入估计等。政治算术学具有实证性的特点,不满足仅对社会现象的登记、列表、汇总、记述,偏重于对统计资料予以全面系统的总结,试图从中提炼某种原则。这样,政治算术学初具规模地建立了社会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但是,统计学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方法论科学,则是在概率论被引入到统计学之后。其标志是拉普拉斯对概率论与统计学的有效结合与凯特勒建立的近代统计学。最初的结合,表现在人口统计、误差理论、天文问题、统计学大数法则与最小二乘法的确立。概率论的发展者们,将其在解决赌博问题中蕴含的有效法则的方法予以一般化、系统化,逐步形成了既适于自然科学,又适于社会科学的统计方法论。此时,统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农业、人口、保险、赋税、贸易、物价、医学、生物、物理等方面。
统计发展到凯特勒时代,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凯特勒认为,统计学不仅仅限于记述各国政治、社会现象,还有必要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即进行动态研究。他还是通用方法论的首创者,大胆地把概率论大量引入到各个统计研究领域,如天文、地理、气象、动物、植物等现象。并提出和发展了统计方法是应用于研究事物数量的最一般方法的思想。
凯特勒之后,统计学由于在社会领域和自然领域运用对象不同,其发展分为德国社会统计学派和英国数理统计学派,如下图所示:
社会统计学派完成者梅尔在其1877年出版的《社会生活中的规律性》一书中对统计学作如下定义:“统计学是根据对总体现象大量观察基础上,对人类社会生活实际状态及其所产生的规律性,作有系统的表述和说明。”由此可以看出,梅尔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研究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
但是,社会统计学派终因其研究仅局限于社会领域而在二十世纪上半叶解体,让位于方法论学派。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统计学派对苏联及解放后的中国统计学发展影响深远,以致于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及中国统计学对数理统计学派持不正确的全面否定态度。
统计学发展到以英国统计学家K·毕尔生为首的生物统计学派,人们开始认识到统计学本身有专门研究统计方法的必要。研究方法足以构成统计学自身体系。这一点在自然领域中的研究较易认识,而在社会领域中则难以体会。例如,很早就开始的政府统计是否精确地反映国家的真正实力,一直为人们所置疑,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发现政府统计结果存在的偏差导源于对统计方法研究自身的疏忽(这也导致了社会统计学的解体)。
从统计方法研究事物数量表现的规律性开始,发展到如何认识、反映、发现规律性的方法,是统计学研究对象不断明确的过程,也是人们对统计学性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上面对统计发展史的简单回顾,我们可以看出,统计学尽管在产生伊始,是追求数量表现的各种关系(否则不可能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与推动,而且,在一门学科刚产生阶段,要离开被研究的客观现象奢谈方法论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今它已发展成为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已渗透到自然与社会领域的许多方面,形成众多的统计分支。
二、建立一门综合的统计学是统计学发展的要求
建立综合的统计学,即大统计思路是针对延续十几年的数理统计学派与社会经济统计学派之争而提出的。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表明,越来越多的统计工作者认识到这两派之争实属误会,两派分别是统计方法在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中的出色应用。
现代在西方流行的数理统计学派主要在概率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核心为:以概率论为技术手段,研究如何有效而合理地对实际数字资料加以描述与推断的方法论。
数理统计学发展至今,已可以成为独立的系统学科。但它并不是一门与统计学并列的学科。因为数理统计方法不能完全代替一般统计方法,两者关系如简单四则运算与高等数学的一样。数理统计学主要涉及到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而统计学还包括各种统计调查思想,统计工作制度与统计的方法理论,统计学与各专业相结合的一般方法理论等。可见统计学比数理统计学在内容上更为广泛,数理统计学只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济统计学派同样是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领域的规律时需借助统计资料与统计手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经济统计学产生后致力于解决如何改善经济理论的内部结构,使之与统计资料发生联系,以及采用何种统计手段,使这种联系具体化。
尽管统计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需将其研究工作与规律结合起来,但可以不必专门研究规律问题,发现某一专门领域中的事物数量关系应是该学科的任务。统计学与其它学科结合后,形成众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这只表明统计思想对各领域的渗透。所以,可以也有必要建立一个处于一级学科地位的综合统计学。其必要性如下:
(一):是正确认识和评价统计学科体系及其地位的必要。
长期以来,统计学被分割成若干组成部分,并被划归各有关的一级或二级学科,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学体系,不利于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国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低微,统计思想不为人广泛了解,没有很好地发展统计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作用。
(二):是我国统计学步入世界统计理论研究前列的需要。
过去,我国统计学原理不够精深,主要局限于社会经济统计和工作方法范围,技术基础也非立足于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之上,整个统计学缺乏完整和严谨的学科体系。一旦站在一级学科的角度上来考虑,构造一个科学、系统、鲜明的统计学科体系,对我国统计学的理论水平、统计工作的实践、高等院校的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统计理论研究需要系统思想的指导。
统计理论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基础,对统计理论的深入研究不能没有系统思想的指导。而二者的关系如哲学思想对一般社会科学的潜在影响一样,是深远而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