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效果髋关节骨折术后进行的及远期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10月间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0例,对其实施3周的手术期康复指导。结果 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康复训练对髋关节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肢功能能够得到有效的恢复,在患者生活质量上改善明显,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在骨科全髋关节的置换术是临床常见手术。目前该手术的普及非常广,能够使广大的患者疼痛得到缓解,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成功与否和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运用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让患者建立自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并配合治疗,就能够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收集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10月间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0例,对其实施3周的手术期康复指导,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具体报告如下。
1身心健康指导
1.1心理指导 由于本病活动不便,病程较长,严重影响肢体的生理功能。导致生活能力下降,心理负担沉重,病人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我们要态度和蔼,耐心解答,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照顾和帮助,使患者产生亲切感。手术后如何防止关节脱位及功能锻炼,使病人对疾病和治疗有初步的认识。并提示预后较好,同时要积极做好患者的家属工作,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使病人对手术充满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术后采取主动热情的态度,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1.2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嘱咐病人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加服助消化药物。注意饮食的色、香、味,提高病人的食欲,以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
2康复功能训练
2.1术前功能锻炼 指导通过评估髋关节及周围肌力的情况,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如训练髋关节周围的肌力,必须指导病人作股四头肌锻炼,帮助病人掌握锻炼方法,具体步骤可嘱病人作下肢足背屈练习。或护士手掌按压股四头肌嘱病人作股四头 肌静力性收缩,坚持每天3次,每次10—15 min,循序渐进。并让患者学会术后应放置的体位,助行器和拐杖的应用。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及术前应注意的事项。通过术前的谈话与指导使患者的恐惧心理消除或降低,以利于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术后的康复训练。
2.2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①肌力锻炼:股四头肌和伸髋肌的锻炼应在手术麻醉清醒时即可开始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股四头肌及臀肌的收缩、舒张运动,术后第2、3天,髋外展并增加髋、膝关节的屈伸和训练,应锻炼腹肌,股四头肌及臀肌,以帮助术后完全伸直髋关节。②髋关节活动度训练:患者必须保持关节适当的活动范围才能完成功能性的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引流 拔除后可行膝关节屈曲练习,髋关节伸展旋转训练,以训练髋关节的活动度。还可以通过肌肉力量训练来维持功能性关节及活动范围以及以后功能性活动,如坐、站、体位旋转等。术后被动训练可以用CPM机辅助完成,一般将CPM机开始的最大活动角度定为40度,此时髋关节活动范围为25-45度,每天训练3~4 h,至术后1周左右,CPM机最大活动角度为90度,髋关节活动范围20-85度,以后可以逐步停用CPM机,逐步以主动活动为主。③坐位训练:术后病情许可时,可以指导和协助患者进行坐位训练。首先协助患者将手术侧肢体移近床旁,靠近床沿放下后坐起,坐起时双手后撑,髋关节屈曲不超过800,由于坐位是髋关节最容易出现脱位和半脱位的体位,因此,术后早期应以躺、站、走为主。坐的时间相对要短。每天坐4~6次,每次不超过30 min,坐位时的练习包括伸髋 练习,屈髋练习和屈髋内外旋练习。
3.并发症预防训练
3.1关节脱位预防关节脱位 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上身不要弯腰超过90度;②手术侧膝关节的抬高不要超过同侧的膝关节;③膝关节和踝关节不要交叉;④ 卧位及翻身时不要交叉;⑤坐位时不要向侧方弯腰;以上都是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方法。
3.2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深静脉血栓也是全髋关节置换一种常见且高危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如术中肢体位置放置不当引起的静脉血回流缓慢和血液淤积、术后制动局部水肿等。临床上可发 现患肢皮肤发白、疼痛、水肿。早期诊断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为常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主要是术后抬高床脚及时指导患者做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尤其让患者主动用力地作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静止性等长收缩,病情许可时,应尽早抬高下肢和早期下床活动。
4.出院康复指导
手术后2、3天应鼓励病人下床,以助行器或拐杖练习行走,初次下地时间不可过长,可逐渐延长下地时间,术后约7~10 d可出院。一般来说,术后3个月 日常活动可逐渐恢复正常。进行一切活动时,应尽量减少患髋的负重度及其侧方应力,应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不坐低凳,若有胸痛、小腿肿胀,髋部红肿或切开部位出血或流脓,或尿路感染等应及时就医,病人情况良好,应鼓励病人增加活动量,特别加强髋关节外展肌,屈髋、屈膝肌的练习;但必须避免髋关节遭受应力,如爬梯、跳、跑、提重物等。定期复查,评定患膝功能,患者要按要求,循序渐进,有规律的训练,就可以尽快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5.结论
通过观察提示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应鼓励患者积极进行主动训练,并尽量要求患者家属参与,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康复训练效果。同时,由于患者年龄普遍偏高,其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心理状态等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训练强度应以患者能耐受并未感到疲劳为准,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循序渐进,切忌机械行事。综上所述,对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21.
[2]党育,周靖,付中国,等.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死亡率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9,11(7):642-644.
[3]董梅,马健,齐宝庆.老年人髋关节骨折后甲状腺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11):942-943.
论文作者:李晓兵,郭延芳,张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病人论文; 功能论文; 康复训练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