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传家,忠孝行世
——论谢采伯的家风教育
赵连杰
谢采伯(1172—1251),字元若,号密斋,南宋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宰相谢深甫之子。宁宗嘉泰二年(1202)进士。嘉定中通判严州。十五年,历知广德军、湖州,监六部门、大理寺丞、大理正。理宗宝庆元年(1225)知严州。绍定中知徽州,提举福建市舶。累迁度支中郎将,除军器监。淳祐元年(1241)致仕。著有《密斋笔记》。
作为宰相之子,他家境优渥;身为社会栋梁,他履历精彩。在年老致仕、归乡隐居的时候,根据自己生平见闻、读书所得,聚沙成塔,谢采伯写成《密斋笔记》一书,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学术、历史、诗文、医药、佛道、志怪等,可谓包罗万象。翻检此书,其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内容,应是当时社会精英家庭的普遍写照,特别是书中蕴含的优良家风教育思想,烛照千古。在新时代,借鉴传统社会的家庭教育、家风培植,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助益良多。
一、 言传身教以求真
在古代中国,“格物致知”是大多数读书人所推崇的治学方法。其实,“格物致知”的终极追求目标之一乃是求真。众所周知,宋儒大都讲求“以己意解经”,但承认事物的根本性质却是义理阐释的出发点。即便是在理学盛行的南宋时期,这一本质追求也并未被漠视。谢采伯的求真精神在《密斋笔记》一书中,时时有所彰显。
(一)治学精益求精
后人在评价宋人治学时,常常讥讽其疏阔。可在谢采伯身上,我们发现的是治学严谨以及对学问造诣的精益求精。
324 Related factors of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after chemotherapy
·交际性公关:主要通过一些线下读者活动,读者交流会、座谈会,或者与部分读者的电话、邮件沟通等这些直接、富有人情味的活动来建立与读者的关系,深化交往层次,巩固传播效果。
第二,熟读史书,善于提出新见。有宋一代,虽然“以己意解经”有所流弊,但为士人独立思考、发表新见提供了温润土壤。浏览《密斋笔记》一书,可知作者熟读史书,千古兴亡,了然于胸。试举一例,予以说明。后世论史者大都以为汉、唐之亡,皆由于宦官之乱。谢采伯指出这一因果之间,还有一“缘”,进而抛出“亡汉、唐者,(陈)蕃与(李)训也”之论。众所周知,导致党锢之祸和甘露之变的关键人物是陈蕃与李训,他们两人在剿灭宦官时操之过急、谋略不谨,才致使宦官得逞,国事遂不可收拾。因此,谢采伯提出的上述新见确有其独到之处。由此可见,谢采伯在纵览史书之后得出的新见解,有时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他读史求真的治学精神值得后人镜鉴。
(二)行事一丝不苟
南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较为发达,港口樯桅林立、商贾辐辏,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在担任四明(今浙江宁波)地方官期间,谢采伯管理着该地的市舶司事务。身为一司之长的谢采伯即便日理万机,对于一些细微的工作事务,他仍然没有放松,而是积极地亲身躬行。仅举一例予以证明。当时的贸易货物与贡赐方物都需要一一写明,以备查验,考虑到事情的琐碎和物品的繁多,货物清单中出现个别差池在所难免。谢采伯发现,高丽“人蔘”的“蔘”字写法与当时中原“人參”的“參”字写法有所不同,前者有“艹”头,后者则无。为了明确两种写法是否有误,他查阅了《韵略》 《玉篇》等文献,从而证明上述写法渊源有自,并习定成俗。尽管是细枝末节,也可以展现出谢采伯行事一丝不苟,治学谨严。
1.23 排除标准 ①慢性胰腺炎患者;②入院前30 d内接受过生长抑素治疗者;③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古往今来,读书作文之法甚多,如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苏轼的“一意求之”法等等,不一而足。这其中有一个普遍性的做法,就是广博的阅读。关于这一点,谢采伯屡有提及。
3)国家农机补贴目录中对于同样用途的提水设备,不分成本大小给予同样比例的补贴,可能不利于成熟机组的推广应用。
二、勤于读书以修身
其次,尽忠报国。上述例子是谢采伯直接教育儿孙辈要忠君,而下述之例则有更深层次的意味。两宋是孱弱的时代,内有弊政,外有敌患,但这丝毫不妨碍谢采伯歌颂推举有宋一代的文治武功。他格外颂扬宋太祖,认为其是可以与汉高祖、唐太宗并称的“三大英主”,更是“拨乱反正,拯人涂炭”的圣君。同时,他将汉高祖贪财好色的丑态一一拎出,讥讽其出身卑贱,未有谋略,与之相比,宋太祖无疑是“真圣主也”。对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宗之法,谢采伯更是极力褒扬,可比“汉尚高厚,唐立法度”而皆“国祚悠久”,那么“本朝(指宋代)用儒,立国以仁”,更应该“卜世卜年,永永无极”。在南宋那个羸弱时代,谢采伯这样无限地推崇国家的建立者与制度创设,显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那就是教育子孙们要报效国家以卫社稷。
(一)为文要博取
综上所述,谢采伯治学精益求精,行事一丝不苟。他在治学上的严谨落实到行事态度上的认真,而行事的一丝不苟又促进治学的精益求精,二者相互渗透、共同作用、相得益彰。他言传身教中所传递出的求真精神,为子孙树立了榜样。即使穿越千古,也散发着理性光芒,激励后人。
观测指标 年龄、性别、临床类型、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病程、出现急性感染期频次、急性感染期持续时间、是否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次数、有无慢性中耳炎、有无鼻中隔偏曲、有无吸烟史、有无糖尿病、有无变态反应性鼻炎、有无胃食管返流、引流是否通畅、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糖、是否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联合起来使用)及种数、血清白蛋白浓度、抗菌药物使用种数(指治疗过程中先后更换使用抗菌药物种数)、感染病原菌与耐药性、是否分离出MDRO等内容。
首先,要博览群书。谢采伯在《密斋笔记》自序中坦言,自己喜好涉猎各种各样的书籍,包括稗官、小说、传奇、志怪等。而他写该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庶后之子孙,知余老不废学尔”。从自序中的告白与该书丰富的内容,可知谢采伯阅读的广泛。不仅如此,谢采伯还采用摘录前人论述的方法,教导儿辈要多读书、多写作。例如,徐积谓:“文字要多作,多作方思熟。余无日不为文,无时不吟哦。”欧阳修强调:“为文有三多,看多,做多,商量多。”苏辙有言:“前辈文但看做多。”综观三人读书作文之法,都突出一个“多”字,即多练习。
首先,忠诚尽职。房玄龄在秦王府时,为李世民罗致人才不遗余力,任宰相时,更是“议论、书疏,规谏不一”。魏征任谏议大夫忠于其事,屡上奏议,“展尽底蕴”。上述两例可谓“事君以忠”之范例。谢采伯极力推崇两人的行事作风,以及为国抡才的赤胆忠心。
(二)读书须明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的这一崇高理想始终为历代读书人所标榜,古往今来,士子们始终秉持着明德知理的宏大夙愿,践行着先贤的圣言遗训。
第一,应笃志向学。常言道:“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为勉励后代继续保持读书的家风,谢采伯在书中记唐庚之子唐文若年十三仍不学之事,“小官人,今不读书,后将如何?”文若后有所悟,“笃志向学,弱冠登科”。通过这一事例的记述,可以窥见在谢采伯的内心,读书当是天下第一件好事。前述自序中的告白也是谢采伯教导子孙应笃志向学、保持家风的体现。
第二,应淡泊名利。读书人难免有气傲炫博的通病,得意之时更是忘乎所以。针对此问题,作者援引杜牧的例子予以警戒。杜牧博得名声后“意气扬扬”,可被一寺僧冷遇,以致“茫然自失”,“以是知外名利者之高如此”,指出“彼方以趋名利者为可鄙,宜其视之邈如也”。这是用来警示子孙,读书不是为了博取过高的名声,要时刻以平常心对待。
第一,勇于质疑,不囿于成说。针对《晋志》中地理范围过于荒诞的记载,如“八纮之外,名为八级,八级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一千三百里,南北二亿三万三百里”,谢采伯反问道“不知如何稽考,莫是用经界局步方打量?”又如,唐代柳宗元曾指出《鹖冠子》一书是伪书,为模仿西汉贾谊《鵩赋》而作,但根据谢采伯著作所传达的思想与倾向,他认为是贾谊蹈袭《鹖冠子》,对柳宗元之说提出诘难。不论谢采伯的以上质疑是否全部合理,其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与追求真理的勇气,在今天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由上所论,谢采伯在家风教育方面特别重视读书修身。在强调读书为文时,应当广博地阅览、习作,注重兼采众家之长,进而使自身的文章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当然,读书的目的也不仅仅在于科举功名,更不是用来炫耀名利,最重要的是明德知理,使自身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三、教子忠孝以利国
(1)含矿岩类(铅锌矿化、黄铁矿化、铜矿化)的视极化率较高(一般大于4%),具有中高极化率特征,极化率的高低取决于矿石含铅锌矿和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多少;且视极化率变化范围大,受岩矿石内部金属物质含量及排列情况影响大;氧化矿的视极化率一般较低,主要是因为其铁质成分被氧化为褐铁矿,硫质成分减少。
(一)忠之大者以报国
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家国情怀,尤其是在民族国家处于危难之际,这种情愫表达得更为热烈。谢采伯所处的南宋末期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时代,他对子孙辈的家风教育中就蕴含着深刻的家国热情。
其次,要汲取众长。广博的另一层含义,则是要广博地吸收各家优点。文章立意方面,谢采伯强调“字古不如语古,语古不如意古”。关于诗文境界,他指出:“杜诗、韩笔、颜书规模大,气韵高古”,最值得取法;杜甫、孟郊、白居易等人虽以诗作著称于世,但他们的文章“文体奇逸”,故“不应止取其诗”。于此可见,谢采伯教儿辈读书为文之法,是取法各家、兼收并蓄。
古人读书有所谓“格物致知”的治学法门,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尽管读书、科举、做官是大多数士人走向成功的基本路径,但经典中所蕴涵的修、齐、治、平之宏愿,依然是多数读书人的精神向往和践行标准。总而言之,这一过程的起点就是修身,基点则是读书为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虽是林则徐对国家情感的直接流露,可用在封建时代大多数士人身上,也较为妥帖。因为,自古以来形成了“朝廷—国家”二元一体之制,所谓的忠于国家就是忠于朝廷,简言之就是忠君爱国。故而,我们今天也不必苛求古人像我们一样拥有理性的爱国情感。通过考察谢采伯的所论所述,可以窥探古人爱国主义与家风教育的大概面貌。
抛去其情感中所含有的愚忠糟粕和封建落后性,以今言之,谢采伯对子孙后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传达出了真挚的爱国热情。
(二)孝之至者以爱民
中华民族是重视孝道的族群。卧冰求鲤、鞭打芦花、亲尝汤药……无数可歌可泣的孝亲故事流传至今,历久弥新。谢采伯的家风教育中包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仅举几例,以见其梗概。
第一,要孝悌事亲。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一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谢采伯所赞誉的崔纵却是至孝的典型。崔纵的继母性格“刚酷”,即使崔纵身居显官,也是对其动辄打骂,可崔纵与其妻子、儿女侍奉继母和颜悦色,没有抱怨之声。从谢采伯行文中所流露的情感趋向,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崔纵推崇有加。祛除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这种侍奉亲人的态度颇足取法。如何使子孙后代多福多寿,是历来为人父母者所期望的。谢采伯认为,琅琊王氏多孝悌之举,故后世子孙众多,枝繁叶茂,指出“孝悌之至,通于神明,是以自天祐之”。从中可见,家庭和睦对于家族的延续和兴旺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第二,要爱民如子。由上所述,谢采伯示子孙以孝悌之义,大有保持家族昌盛、家风醇厚的理由。深究其家世,我们不难发现,谢采伯之父谢深甫位居宰辅之职,可谓官宦之家。既然如此,他教育子孙为官之道,也在情理之中。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述孝悌之道,如果推而广之,则是对百姓的爱护,这也是谢采伯家风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以他的家世而言,其子孙大多以做官为主。因此,这样的教育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例如,谢采伯对《廉吏传》所记载的长寿官吏极力称颂,而对平理冤狱的严善思更是赞不绝口,因其救活数百家性命,使三世皆长寿。总而言之,谢采伯所认同的做官标准,就是清廉公正、爱民如子、体恤百姓,这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2016级各班级的参评数据见表5。对2016级班集体相关属性取值进行分析,分别选取2016sx、2016xx和2016ji1作为均衡发展、偏离发展和最差发展班级的初始聚类中心点,通过实验得到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结果见表6,聚类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秀班集体结果对比见表7。
结语
统而论之,谢采伯“寓教于书”,示子孙后代以做人、为学之道,可谓苦心孤诣。其子谢奕懋在刊刻《密斋笔记》的跋中动情地写到:“呜呼!先公殁六年,而精神精爽炯然,托诸梦以诏诸孤,一举措顷,在其左右,顾不肖何以称塞,惟战战兢兢,是戒是惧而已。”于此可见他对父亲的殷殷怀念和感恩之情,生怕辜负了父亲的厚望。实际上,谢采伯对儿辈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七个儿子大都学有所成,位至显官,个个荣耀。即便以现在的眼光来审视,这样的教育成绩也是不多的。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在大力倡导建设优良家风的今天,谢采伯身上所展现的中华优良家风传统,依然闪耀着熠熠光辉。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进程中,不能忽视家风教育这一优良传统。正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密斋笔记》中体现出的谢采伯的家风教育,可谓内容丰富、思想精深,正是今天需要深入发掘的传统文化宝库。
[作者简介] 赵连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
[责任编辑:韦素丽]
标签:谢采伯论文; 密斋笔记论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