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嵘 姚丽娟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手术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88-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手术室各种精密仪器不断更新,且各种手术的开展,导致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越来越大,直接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1]因此,查找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其临床实践意义重大。本文笔者针对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手术患者1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115例手术患者,均随机选自2011年3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实施手术患者,其中男78例,女37例;年龄在1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2.7岁;有51例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普外及其他科手术64例。
1.2 风险分析
①手术室环境及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如手术室内外卫生工作落实不到位、定期消毒制定不健全,导致手术交叉感染隐患;手术室流程管理松懈,易出现流程混乱,严重影响手术环境安全性和有效性。②护理人员管理存在的风险。如手术室护士流动性过大、业务不熟练,导致护理监管不到位,引发安全隐患。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偏低,易造成的安全隐患。如出现护士接错患者、碰伤、摔伤或坠床发生、手术部位安置错误、对患者用药、输血核对错误、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电灼伤、冻伤、压疮、异物遗留、导管脱落、病理标本错放、错送或遗失,以及参加手术人员没有执行无菌操作,造成手术交叉感染。④手术物品准备中存在的风险,如没有严格执行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规范操作、手术器械打包没有认真检查、手术敷料完好性没有认真检查,从而导致手术感染发生。
1.3 风险防范措施
1.3.1加强手术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首先,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手术室每天定时进行打扫,保持湿度和空气清新,每周一上午彻底搞卫生,且月末进行细菌学的监测;其次,对外来人员制定入室制度,控制人员流动,以便减少空气污染。确保手术室内安静、整洁,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
1.3.2 尽量减少护理人员流动 与医院各部门进行有效协调,要尽量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不能频繁调换,这样有利于培养专科护士,增强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整体服务质量,对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防范具有重保障。
1.3.3完善手术室各种岗位职责及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素质
第一,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完善相关工作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手术业务技能及相关知识培训,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法律保护意识,从而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第二,强化重点环节的交接制度。接患者时,对患者的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腕牌、手术名称、部位、时间及术前用药、病历及x线片等逐项进行逐项核对打勾确认;手术中器械护士不得中途换人,特殊情况必须场当面点清器械、敷料等所有物品的数目进行交接,共同签名确认;术后送患者回病房时,应与病房护士认真交接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皮肤完整情况、管道、生命体征、术中大致情况等,以保证术后护理工作的延续。第三,建立重点环节的查对制度。护理人员凭手术通知单对照病历及手腕带与病房护士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准备执行情况、需带人手术室的物品等进行核对签字;[2]凡进入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缝合切口前后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2人仔细清点核对所有敷料和器械并登记签名;认真检查手术中使用的无菌物品是否合格,术中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物的类别、规格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1.3.4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 第一,术前,对所有器械及敷料进行全面检查、整理,并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2次,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术中临时增加的物品应及时补记;第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宜选用显影纱布、纱垫,严防纱垫遗留体内;第三,关闭体腔或深部组织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认真清点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的各种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及手术结束后再各清点一次。
1.3.5完善相关安全制度 ①防止接错患者,在核对时应注意询问的方式,必要时请家属帮忙协助核对;②保持体位正确舒适,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碰伤、摔伤或坠床发生;在压疮高危部位粘贴减压贴,防范压疮形成;同时,术中用毛巾包裹冰袋进行体表降温,以免冻伤;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应使用专用插座,负极板放置正确.避免患者身体直接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件,以免电灼伤目。③防止手术部位错误,术前一日,主管医生应在手术部位作好标记,对脑、肾、肢体等对称性器官手术应在手术单上注明何侧;药物应摆放有序、标识醒目,以免混淆;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防止输血错误;加强患者过床期、全麻诱导期、复苏期的管道评估与护理,妥善固定动、静脉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防止导管脱落、返折等;另外,术中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三方签名确认,并及时送检病理科,防止标本保存不当或遗失。
1.3.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与手卫生管理规范,防止伤口感染及交叉感染;无菌物品管理严格执行无菌物品管理原则,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
2.小结
通过对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查找分析,并给予针对性解决对策,使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115例患者均没有出现交叉感染病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护理,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这充分说明,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评估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减少临床护理差错和纠纷,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明.科威特医院手术室见闻.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6(3):59-60.
[2]杨锡蒂.手术室常见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 中国民康医学,2008(12):83-84.
论文作者:刘嵘,姚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风险论文; 物品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