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论文_康丽, 王文月

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论文_康丽, 王文月

康丽 王文月

(湖北沙洋县人民医院 448200)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总结我院粘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治疗效果,评估我院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粘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9例,Ⅰ型16例,Ⅱ型7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 应用宫腔镜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30例,术后满意率为93.75%。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和加强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粘膜下子宫肌瘤 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173-02

子宫肌瘤是妇科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40~50岁的妇女,但也可见于年轻女性,国外文献报道,3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30%。[1]而粘膜下肌瘤占了子宫肌瘤的10%-15%,对于子宫粘膜下肌瘤,传统采用的是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甚至行子宫切除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患者恢复慢,对女性会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传统子宫粘膜下肌瘤开腹手术已逐渐被在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所替代,除了能保留子宫与生育功能,还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由于宫腔镜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所以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因粘膜下子宫肌瘤住院行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32例,年龄36~52岁,平均年龄(44.54±6.3)岁,术前常规B超及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患病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年。其中,单发粘膜下子宫肌瘤17例,多发子宫粘膜下子宫肌瘤15例;有异常子宫出血20例,月经出血时间过长14例,伴贫血8例。按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将粘膜下肌瘤分为三种类型:0型:为有蒂粘膜下肌瘤,未向肌层扩展;Ⅰ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Ⅱ型:无蒂,向肌层扩展>50%。本组资料中,0型(9例)、I型(16例)、Ⅱ型(7例)。适合宫腔镜子宫肌瘤电切手术的适应证:月经过多或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大小<10孕周,宫腔直径<12cm;Ⅱ型黏膜下肌瘤直径<5cm;Ⅱ型肌瘤边缘距浆膜层>5mm。禁忌证:急性生殖道感染;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子宫屈度过大,宫腔镜不能进入宫腔;心、肝、肾功能不全;子宫恶性肿瘤。

1.2 术前准备育龄妇女一般在月经后3-7天进行,常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介绍手术的重要性,消除紧张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手术。行常规术前检查如血、尿常规、白带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在术前,行B超检查,以此了解病患宫腔内肌瘤的部位、大小及肌层关系等,对手术的难度进行预估;在手术前晚,于患者阴道后穹隆处放置400微克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麻醉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或静脉麻醉。

1.3 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调试,查看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等,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1.4 手术方法。

1.4.1 手术操作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膀胱适度充盈,手术区域常规消毒铺巾,用宫颈扩张器扩张宫颈至11号,以5%葡萄糖液作为膨宫液,通过膨宫泵,选用连续灌流电切镜,电切功率60~70w,电凝功率50-60W;根据肌瘤的形态、位置、大小、类型以及与宫腔的关系,有无生育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已脱出宫颈口外的黏膜下肌瘤,用止血钳钳住肌瘤根部向同一个方向扭转并摘下瘤体,再放入电切环手术切除粘膜下子宫肌瘤的瘤蒂组织。0型有蒂肌瘤可先电凝血管、瘤蒂,再切断取出。I、Ⅱ型肌瘤则应在B超严密监测下进行手术,将宫腔方向清晰显示。1型肌瘤在直视下将电切环越过子宫肌瘤表面至其后部,然后沿宫底向宫颈方向切割成两块或多块取出。Ⅱ型肌瘤无生育要求者采用旋切法,有生育要求者采用开窗法完成手术。切割深度应适宜,避免出现漏切与子宫穿孔,尽量不要伤及周围的正常内膜,术中注意及时电凝止血以免严重出血。

1.4.2 术后处理手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血压、心率、脉搏变化,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及切除组织均送病理检查。

1.4.3 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治疗效果评价粘膜下子宫肌瘤手术成功及疗效满意标准:手术后粘膜下子宫肌瘤基本切除干净,月经量正常,阴道无不规则流血,无并发症(子宫穿孔、大量出血,低钠血症、TURP综合征、气体栓塞,感染等)。粘膜下子宫肌瘤手术不满意标准:手术后粘膜下子宫肌瘤未切除干净,经量无明显改变,术后有严重出血,有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周围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

2 结果

本组3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62.1±12.3min,术中出血量20~150ml。0型、I型粘膜下肌瘤官腔镜手术后满意率均达100%。Ⅱ型粘膜下肌瘤患者中1例术后仍不规则阴道出血,复查宫腔镜及B超未切净,再次行宫腔镜手术切除残余肌瘤,术后阴道出血停止,复查B超子宫壁回声均匀;1例术后复查B超肌壁间有肌瘤回声,但月经明显改善,继续随访。2例术后有一过性低热未特殊处理,无子宫穿孔、低钠血症、四周脏器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子宫肌瘤。术后随访1~12个月,随诊内容包括月经改善,子宫大小情况及残余肌瘤生长情况。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满意率92.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以月经改变最常见。在各类子宫肌瘤中,粘膜下子宫肌瘤最易引起出血、感染等,传统治疗方法常采用子宫切除术。虽然从根源上阻止其引起的月经过多和异常子宫出血,免除了日后复发与恶变之忧,但器官的切除会影响卵巢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卵巢功能,同时可能改变盆底的整体结构与生理状态,影响内分泌调节,对有生育希望的妇女造成终生遗憾,对患者精神心理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宫腔镜手术具有不开腹,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子宫无切口,并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子宫等优势。因此,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安全有效的最佳方法,除了可直观、准确地观察子宫粘膜下肌瘤的类型,还可以对存在的宫腔异常如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和附着正常子宫内膜等清晰可见,避免了开腹手术大面积损伤子宫内膜,有效保护了子宫内膜,减少了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等并发症。同时,本组患者在手术中通过B超严密监测,准确无误的对肌瘤进行诊断及精确定位,指导病灶切除范围,避免了子宫穿孔的可能。宫腔镜手术过程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手术医生必须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始终做到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可能发生的子宫穿孔、出血、TURP`感染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制定处理预案。本组资料治疗子宫肌瘤满意率达93.75%,其中0型、Ⅰ型粘膜下肌瘤的术后满足率达100%。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越性已备受临床肯定,易被患者接受。

参考文献

[1]夏恩兰.实用妇产科杂志 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1003--6946(2005)07-387-389.

[2]纪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进展[J].河北医药,2007,29(8)871—873.

论文作者:康丽, 王文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论文_康丽, 王文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