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配电系统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与用电用户直接联系的桥梁。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国土跨度大,因此配电线路的分布相当广泛,配电线路会途经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和处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随着电网的建设,电力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而且电力系统还在向着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等方向发展;同时由于科技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配电系统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用电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因此对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稳定和供电可靠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变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电力企业;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面向用电用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和用电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总体效率和综合效益,因此加强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阐述了目前我国供电企业配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供电企业配电运行管理的策略。
1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配电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运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配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配网环网率和可转供电率的提升,为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要求运行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但由于原有员工队伍素质的参差不齐,电力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甚少,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加上信息系统应用的发展和应用,员工队伍对新技术新设备的熟悉应用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因而,在应对不断增长的配电网架构当中,相对而言,运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
1.2 线路设备运行管理消缺欠缺周详计划
在线路运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设备缺陷,欠缺一个详尽的记录和周详的整改规划,惯用做法是停留在一年的周期,实际上应与五年规划同步。对于近期内不会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一般设备缺陷,应列入正常的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安排处理。对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可以维持线路运行,但情况较严重并使得线路处于不安全运行状况的重大设备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要加强巡视。对于己使得线路处于严重不安全运行状况、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紧急设备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用临时安全技术措施后尽快处理。
1.3 整治“三线缠绕”隐患阻力较大,困难重重
根据国家有关线管安全管理规定,电压高的线路应在电压低的上方,并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在实际的线路运行管理当中,存在广播线、电视线、通讯线等缠绕或交叉跨越于低压线的现象,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虽然市、镇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整治,相关村的干部也大力支持,但由于其他管线路部门对于违章情况未能配合,导致整改进度十分缓慢,步履艰难。
2 加强供电企业配电运行管理的策略
2.1 提高管理运行人员的素质,提高业务水平
首先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各配电设备的自身特点,结合“两册”的应用,完善优化运行规程,同时加强配电员工的培训工作,使所有配电运行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运行有关标准、规程规定,也就是掌握衡量设备运行状态是否良好的标尺,如此既可指导员工正确判断设备缺陷,又可为全面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打好坚实的人员素质基础。要搞好此类工作,不仅要加强规程学习,也要注重实操演练,使员工逐步掌握设备状态检修相关技能。其次要明确的配电运行的业务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统一的工作界面划分方案,将运行职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上,认真做好设备运行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积累工作,包括设备基础档案、日常运行记录、设备缺陷记录、检修验收记录、设备预试记录等资料,务必做到全面、真实、详细,为开展状态检修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
做好运行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落实周期为五年的长远规划,此做法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在运行线路的维护过程中如果发现设备存在问题以及缺陷,一定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同时依据设备存在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分类以及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短时间内不会对线路的政策运行带来直接影响的,应将其列入年度或者季度的维修检测计划,对于在短时间内能够维持线路的正常运行,但不能确保线路运行始终处于一种安全运行状态的重大设备缺陷,检测人员应立即上报,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修。而对于使用线路已经处于一种不安全的运行状态且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安事故故障的紧急设备缺陷,相关人员应立即消除或者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2.3 认真做好配电线路运行工作
(1)强化线路巡视工作
线路巡视包括正常巡视,事故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登杆塔巡视,监察巡视等。各种巡视工作在不同需要时进行。事故之后还要组织巡视检查,找出事故地点和原因,了解当时气象条件及周围环境,并作好记录,以便事故分析。对重大事故要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和措施、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对责任人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对运行时故障频发的线段,可划分线路运行特殊区域,特殊区域一般包括污秽区、雷击区、风害区、覆冰区、鸟害区、导线和避雷线振动区及易受外力破坏区等可以有针对性地行工作、有重点地做好这些区域的线路运行管理。
(2)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和事故与设备健康统计工作
运行单位应加强对设备缺陷的管理,做好缺陷记录,定期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处理意见。设备缺陷按其严重程度分为三类:一般缺陷,是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可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消除。重大缺陷,是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在短期内仍可继续安全运行的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加强监视。紧急缺陷,是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随后消除。运行人员发现紧急缺陷后应视现场交通和通信情况,迅速向分管领导或安全员报告。事故统计和汇编是运行经验的积累。运行单位必须按电压等级和责任分类做好历年的事故统计和分析,为修订规程、制度和反事故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设备的健康状况,应按“电力设备评级办法”和“各网、省公司供电设备评级标准”的规定进行评级。线路设备评级每年不少于一次,并提出设备升级方案和下一年度大修改进项目。原来评级要求一季一次是难以做到的。设备评级与设备缺陷分类有密切联系。只有缺陷分类严密,定级才能正确,才能指导每年大修、改进工程的进行。线路运行单位技术资料和有关规程应保持完善和准确。
2.4 统筹规划信息建设,统一数据信息平台
针对当前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与数据平台不统一的问题,必须结合配电网络自身特点,统筹规划,建立高效、统一的运行管理平台。当然,由于各地配电网络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还需要参考国外相关成熟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加以完善。
除此之外,还需要及时掌握设备的更新换代信息,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对新人网设备一律采用免维护和少维护和节能型的高技术性能产品,逐步淘汰目前运行中的不符合设备状态检修要求的低技术性能设备。
3 结语
配电运行管理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后,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还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比如:探索对设备进行高级策略性检修;探索设备巡视、检测的有效性等。这对于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有.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其运行方式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2]刘志斌.输配电线路常见事故及预防解决措施探讨[J].轻工设计,2011,(4).
[4]罗丽萍.浅谈电力企业中的输配电线路和运行管理[J].大科技,2011,(19).
论文作者:姚彦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设备论文; 线路论文; 缺陷论文; 事故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