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逐渐深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多便利,也为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引言
目前我国国家电网不管是在运行或者是工作范围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地自动化技术开始被运用到国家电网的工作中,提高了国家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问题,诸如系统之中的故障问题,大面积停电事故等等,都对国家电网的安全引起了严重的威胁。
1、关于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介绍
发电、变电、配电等运输环节组合成的生产运输以及消费的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电力系统。电力系统是通过电力装置向用户输送电能的,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也就代表电力装置的各方面性能都很稳定,这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虽然自动化技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会引发一些安全事故问题,所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可以为我国的居民用户提供更可靠地供电服务,这对于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评价电力系统的运行好坏还是要看其整体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工作人员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管理,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2.1、不合理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设计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和开发要能够满足电力设备运行的要求。城乡电网的几次大型改造与不成熟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也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电力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不同设备之间的接口问题,采用的设备产品比较复杂,造成了各地电网的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现象,为国家电网埋下了隐患。
2.2、电力设备质量问题
目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会出现抗干扰之类的现象,要消除这类现象对设备实际运行的不良影响,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定型试验以确定出定量指标,应用于在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之中、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工作人员往往往由于不够重视或者自身专业素养的不足而忽略这个问题,从而致使电力系统的运行不够稳定可靠,这个问题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因而造成安全隐患。
2.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科学管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前提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但是现实却相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维修仍需要依靠厂家。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上忽视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使得在技术维修上增加了经济成本。因此,加大电力安全宣传教育,处理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维护人员队伍是确保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正常运行的关键。另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会造成多个单位共同解决电力问题的现象,造成资金与人力资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措施
3.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水平的提高
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人员,加强对其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上的三不管现象。电力系统应该大力发展数字化变电站和数字化电网,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使电网的运行数据进行高效的采集和处理,保证电网工作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和可视化水平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降低工作运行成本。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大多时候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并不是没有发现其异常,而主要是因为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无法达到能够维护自动化技术与设备运行的水平,因此在察觉到异常的情况下,也常常无法快速有效的找出问题所在,将其解决,以致于延误维修设备的时机,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其他更多无法挽回的损失。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大力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使之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行和维护检修方法能有深刻的认识,并拥有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并快速有效的解决各种安全问题,从而排除安全隐患。针对检修维护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的情况,可以组织检修维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原理,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并告诫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留心,不能忽视任何细微的异常,以免错过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要能够主动发现安全隐患并且解决问题。
3.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工作的加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工作的正确判断,有利于清晰的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深刻认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功能的基础上加以开发,探索出一条运行能力强、效率高的电网安全道路。科学合理地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模式,通过电力系统中的传输控制设备,在结构设计上消除单元内的相互影响,尽可能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保证电网工作运行安全和效率。电力系统是由标准化的硬软件组成的,能够灵活的适应自动化、变电规模和电网功能扩充的需要。通对电力系统的二次接线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使用高质量的多功能继电器对主控制和开关柜之间的界限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操作不慎引起的安全事故问题。
3.4、设备维护与维修
因为国家电网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相关的设备都是全天无休的运行的,这种长期处于运转中的状态必然会对设备产生有持续的损耗,而且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和安全隐患问题,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监测维护与维修工作,每天的监测工作都不能丝毫有所松懈,必须要时刻关注记录设备系统的运行情况,不能忽视任何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小问题或者异常现象;工作人员须填制好每天的设备运行日志,其中包括有设备发生的事故和障碍情况、维修情况、日常运行情况等,要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在数据有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察觉并作出及时的反应和处理;相关上级部门要严格监督设备检修维护的效率和质量,定期对日常维护维修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其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督促相关工作人员保持高度重视,认真的完成对设备的维护维修相关工作。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其运行效率也同样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安全管理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必须要制定相对应的方案加以解决。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合理加强,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少颜.试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07):232-233.
[2] 邓海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J].科技风,2017(26):149.
[3] 蔺永,杨苏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微探[J].现代信息科技,2017,1(06):24-25.
[4] 陈汉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2):134+136.
论文作者:霍旺,张明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