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调查与建议_英语论文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的调查及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建议论文,中小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教育部在课程改革方面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从当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普遍开设,如何有效地进行中小学教学“衔接”已成为英语教学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笔者就有关中小学英语教材、课程标准、师资力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调查。

一、调查研究的意义与特征

(一)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处理不当,必将造成教学资源的隐性浪费。[1]因此,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2]

(二)调查研究的独特性和时效性

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笔者发现,虽然此前我国教育界中已有不少人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进行过研究,但大多较早,其研究的对象存在着中小学英语教材缺乏统一性等诸多不足,因此其研究的结论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次研究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中小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得到统一,同时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也逐渐得到加强的背景下进行。因此,研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研究范围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笔者所进行调查研究的地区是典型的南北两个县级市,从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以,通过调查和研究,有助对其他同类地区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而江苏地区又一直处于全国教育改革的前沿,其“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模式和经验对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调查研究的思路和过程

(一)基本思路

首先,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和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从事英语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进行一个总体的了解,其目的就是为本次调查和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并制定科学、可行的调查研究方案。

其次,为了力求客观全面,本研究将教学衔接定位在教与学、师与生这两对最基本的矛盾中进行调查比较,通过对中小学英语教材、教学大纲和师资的过去和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对现阶段本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有个总体的认识。通过对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力求对本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有一个更加具体深入的了解。[3]

最后,结合以上调查资料,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角度显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现状,并通过总结和分析,找出在衔接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二)调查过程

1.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现状

笔者综合两地区所采用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并进行分类汇总。时间从1996年小学英语教学的普及之初到2006年中小学英语教材的统一(见表1)。

表1 1996~2006两地区中小学英语教材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2005年,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为“牛津版”,所以从本届学生开始,已不存在中小学英语教材版本不同的问题。另外笔者通过比较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所使用的《牛津小学英语6B》和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所使用的《牛津初中英语7A》两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体系,发现中小学英语教材方面教学衔接良好。

当然,笔者认为这两套教材也存在着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在内容方面,《牛津初中英语7A》教材在书后的单词表都用音标注明了发音,而在小学英语中,虽然从《牛津小学英语4A》开始每单元都有一部分是针对字母或字母组合发音的教学,却没有针对音标的教学;在结构方面,小学英语教材中一般每个新授单元总有一部分会涉及英文的歌曲或小诗,笔者认为这一部分对于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很有帮助,而进入初中后,教材里就没有了这方面内容,笔者认为有点遗憾;在教材中出现的人物方面,初中教材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小学教材中的人物,因此中小学英语教材中所出现的人物缺乏连续性,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和情感认同方面的不衔接。

2.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衔接的现状

新课改之后,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其实并没有明确地区分中小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只是通过划分等级的方式,规定了各教学阶段在课程目标、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所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这些等级的划分体现了循序渐进及相互统一、相互衔接的原则。因此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是相互衔接,自然过渡的。

当然,有了衔接良好的英语课程标准,如何有效的执行仍然是关键,这一点笔者虽然未作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但违背课程标准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值得我们重视。

3.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衔接的现状

中小学英语教师师资方面的不衔接,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师师资的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从而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小学英语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尴尬局面。[4]在小学英语课程开设之初,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几乎是严重的匮乏,但随着近几年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通过“转岗培训”以及不断地招收和培养新的英语教师充实到小学教育的队伍中来,小学英语教师匮乏的瓶颈已经得到很大的缓解。据调查,到2009年8月为止,两地拥有小学英语教师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人,兼职教师300多人。大专学历1120人,占总数的74.67%,其中英语专业989人;本科学历250人,占16.7%,其中英语专业132人;其他学历130人,占8.67%。这相比开设之初的专职英语教师不足500人的尴尬局面,可以说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小学英语教师人数的增加和师资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提供了有利条件。

4.中小学英语教学评价衔接的现状

测试是如今非常重要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是能很直观进行统计比较的方式。现以调查阶段南方地区县级市小学英语毕业试卷与地级市初中英语毕业试卷为例,加以比较,如表2所示。

表2 南方地区县级市小学英语毕业试卷与地级市初中英语毕业试卷比较

续表

分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从试卷考查题型的结构上来看,除个别题型和考查内容有所不同之外(如小学毕业考试中对“句型转化”的考查在初中英语毕业考试中就不再继续考查),其他则大体相同。另外,从小学到初中题型的难度也体现了梯度性(如小学和初中毕业考试中都有对句子的翻译,小学阶段为将句子补充完成,而到了初中阶段则是要求将整个句子翻译出来),较好地体现了衔接原则。

小学和初中毕业测试都有“口语考试”,其考查的方式和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性(见表3)。

表3 小学英语毕业考试和初中英语毕业考试口试部分比较

从中小学英语毕业考试的结构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口试在其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的教学情况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却似乎仍然未被提上日程。

5.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相关调查及分析

1)对教师的相关调查及分析

为了使调查更具可靠性、代表性及普遍性,笔者在教研员的帮助下,借助某次英语教研活动,对来自北方全市50多所小学的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对初中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的调查。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72份,有效问卷72份。其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小学教师对初中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

由表4可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小学英语教师中,对初中英语教材“比较了解”的有11人,仅占到了16.67%;“不太了解”的有33人,占到了45.83%;而“从没有看过初中教材”的有24人,占到了37.5%。也就是说没有仔细看过初中英语教材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了约83%,由此看出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对于初中英语教材普遍不了解,这一现状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

对于初中英语教师的调查笔者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为了尽可能使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选取了三所学校的初中英语教师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这三所学校中一所是市区中学,一所是全市仅有的一所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是乡镇中学,应该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总体的熟悉程度。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47份,其中有效问卷47份。其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初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

考虑到全市唯一的一所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全市60多所初级中学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因此对于本市市区和另一所乡镇中学的“合计”统计数据应该更接近真实的情况。即全市初中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中,“比较了解”应该更接近于“合计”的33.33%,而不是“总计”的48.94%;“不太了解”大于“总计”的31.91%,接近于“合计”的41.67%;“从没看过小学英语教材”的应大于“总计”的19.15%,接近于“合计”的25%。

总体上来看,初中英语教师对小学教材的熟悉程度要略好于小学英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熟悉程度,“比较了解的”初中教师占33.33%,而小学教师只占16.67%,但从以上调查数据来看仍有66.66%的初中教师不熟悉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其现状也不容乐观。不过,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调查结果来看,其初中英语教师对于小学英语教材的熟悉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中学,熟悉程度基本上达到了100%,“九年一贯制”的教学体制在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中值得我们关注。

2)对学生的相关调查及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向处于中小学衔接阶段的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发出了相关问卷,共向小学六年级学生发出问卷562份,收回问卷558份,其中有效问卷556份;向初一学生发出问卷597份,收回问卷593份,其中有效问卷590份。

从调查结果来看,六年级小学生和初一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如:有38.71%的初一学生“喜欢英语”,稍逊于小学六年级学生的41.59%;但在“每天坚持朗读或听英语”方面,初一学生为10.14%,比起六年级学生的7.94%是进步了。也就是说,处于衔接阶段的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方面,由于没有明显的变化,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即不存在教学衔接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中小学生观点及意见的调查,笔者发现,有74.65%的初一学生认为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良好,这与前面所做的有关中小学英语教材衔接的调查是相吻合的;有28.11%的初一学生认为原来小学里使用的学习方法到了初中还是有用的,有63.59%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只有8.29%的学生认为不再适用,这也证明在英语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适应的;在对于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面,也只有7.83%感觉不适应,约92%的学生认为比较适应或能够适应。

三、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中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和结构方面衔接良好,但仍有需要改进之处。

2.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衔接良好,但执行是关键。

3.随着小学英语师资的不断增强,中小学英语师资不平衡的问题已不再突出。

4.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方面,通过比较小学和初中英语毕业试卷的内容和结构,发现两者衔接基本到位,但都需要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价考核。

5.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在英语学习方面适应良好。但从对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交流严重缺乏的情况仍没有本质的变化。

另外,在对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校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交流良好,这为我们如何做好现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提供了参考。该校教师一致认为九年一贯制在衔接初期效果比较明显,但到了后期,如初三,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四、建议

(一)确立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整体课程观

任何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践最终还是需要广大的教师去实行,因此要使中小学英语教学得到有效的衔接,教师就必须具备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整体课程观,[5]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英语教学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

(二)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学交流的常规机制

根据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相互交流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建立中小学英语教学交流的常规机制迫在眉睫。通过建立互相听课机制、借班上课机制、交叉互评教学机制等使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得到互相辐射,可以有助于中小学英语老师更好地了解两套教材之间的联系,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异同,从而有效地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相互衔接。

(三)从学制等方面改变中小学相互独立的现状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的过程中优势明显。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尝试从改变中小学之间相互独立的现状入手,研究是否可以进一步试点或推广“九年一贯制学校”,或将小学六年级放在初中成为“初预”年级。另外,可以在提高中小学英语师资质量的基础上,给英语教师提供从小学到初中循环教学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总教研员制度,如下图所示:

英语总教研员对本地区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进行总体指导和管理,统一和协调小、初、高教研工作,这样也有更有利于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衔接。[6]

(四)使多种有效资源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前沿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过程中,其实还有许多有效的学校和社会资源值得我们利用,使之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前沿。如在小学阶段,每个年级都开设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尝试开设英语提高班,将初中一年级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渗透,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升入中学所需的学习习惯。另外,在有些地区,还有不少社会教育资源,如在县市地区有“少年宫”,在乡镇有“成人教育中心”,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社会教育资源,聘请中小学的骨干教师进行任教,利用假期开设相关的特色教育班,使之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前沿。

事实上,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不仅仅局限于笔者所调查的以上几个方面,其影响因素有很多,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的地方:如在笔者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初中部的英语教师几乎都认为“九年一贯制”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后期作用不大;同时不少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继续保持与初中英语教学相对独立的优势,不应过多地受到初中英语教学(如中考等)的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因此,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还需更多的努力和思考,更多的实践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实效。

标签:;  ;  ;  ;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调查与建议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