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学分析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42例,统计学分析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5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过敏反应23.24%,特异性反应33.80%,毒性反应11.97%,二重感染30.99%;患者自身因素27.46%,药物自身因素47.18%,其他25.35%;静脉滴注76.76%,口服14.08%,外用1.41%,其他7.75%。结论: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因素较多,应加强用药管理,合理用药,预防不良反应。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380-01
在采用药物治疗时,患者极有可能因药物而出现不良反应,导致身体出现一定的不适 [1]。为了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形成原因,且予以合理措施进行预防,加强药物管理,合理用药[2]。本文选取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42例,探讨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原因及合理用药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42例,均为有效药物不良反应病例。
1.2 方法
统计学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品种、药物给药途径等指征。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予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性别年龄构成
142例患者中,男76例(53.52%),女66例(46.48%),男、女比例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分布分析,10~30岁患者20例(14.08%),30~50岁42例(29.58%),>50岁患者共计80例(56.34%),>50岁发生不良反应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在142例患者中,过敏反应33例(23.24%),特异性反应48例(33.80%),毒性反应17例(11.97%),二重感染44例(30.99%)。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患者自身因素出现不良反应为39例(27.46%),药物自身因素为67例(47.18%),其他因素为36例(25.35%)。
2.3 给药途径分析
静脉滴注109例(76.76%),口服20例(14.08%),外用2例(1.41%),其他11例(7.75%)。
3.讨论
在临床中,采用药物治疗可有效预防、治疗疾病。但是有的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导致临床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了解不良反应形成因素,予以合理措施,有效预防不良反应[3]。
经研究可知,因患者自身因素出现不良反应为27.46%,药物自身因素为47.18%。患者自身因素主要是个体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不同人群使用同种药物,但是反应并不相同,同种人群内不同人使用同种药物也会出现不同反应[4];疾病对于患者用药也会产生影响,使之反应存在差异。药物质量、使用剂量、剂型不同也会导致患者反应不同。男、女比例在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并无显著差异,由于本文病例样本较少,还需要扩大范围进一步研究。10岁以上患者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年龄分布较为广泛,而且>50岁的患者群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例更高,由此说明,老年人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机体生理能力、药物代谢能力均出现一定的减退,使得不良反应抵抗力明显降低;老年人通常会合并慢性疾病,导致给药数量、给药频率较高[5]。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尤其老年患者在用药时需谨慎,如有必要可通过血药浓度监测来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静脉滴注给药的不良反应为76.76%,口服14.08%,外用1.41%,其他7.75%,静脉滴注给药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为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时,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不通过肝脏,此方法可快速起效,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但同样也导致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尽可能“可口服勿注射”,减少静脉给药比例[6]。
为了患者的安全性,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中,应开展药学咨询服务,耐心解答患者的药物问题,积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确保药物相关内容信息的准确性。药师调配处方时,需注意处方前记,而且将诊断结果进行明确书写,由此在与患者沟通时可具有针对性。应通过详细讲解使得患者及家属了解用药的相关知识,提高其用药依从性,避免患者盲目用药。
总之,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学分析,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因素,在用药过程中,应对老年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尽可能避免静脉用药,加强药物管理,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淼.门诊合理用药分析及不良反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4):104-105.
[2]街晓霞.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学分析及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59-161.
[3]张长阵.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192-193.
[4]龚杰,谭娟.探讨老年人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安全用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1):100-101.
[5]陈中英.我院35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147-149
[6]陈向宁.门诊合理用药分析及不良反应[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6):3501-3502.
论文作者:敬金玉,夏寅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因素论文; 给药论文; 静脉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