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价值的理论确定及其在产业结构战略中的地位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劳动力价值的理论确定及其在产业结构战略中的地位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劳动力价值的理论确定及在产业结构战略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劳动力论文,地位论文,理论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劳动力价值的理论确定

实际上从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必然产生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体系。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动力这一经济要素的分析是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关系为基础,以生产关系研究对象,而并未着力于研究劳动力作为经济要素对生产力这一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决定因素是如何作用的,特别是在产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方式,调节的依据及规律如何。在这之前西方经济学领域对国际分工与交换学说带来的比较利益有诸多的论述,它涉及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各种经济要素,在国际价值的决定中以及资源在产业的均衡配置中对产业的利益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力量……”“劳动力要素是经济中最活跃的支配要素……”。这就涉及到劳动力价值是如何决定的,它在诸经济要素中变动规律及对经济产业的影响作用。而劳动力要素价值的决定,如何作用于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就作为基本问题被提出来。目前关于劳动力价值与价格的决定流行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我国经济学界传统上一直持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基本上包括有四个部分:1.劳动者养活自己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2.劳动者养活家人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的费用。3.劳动者延续后代,提供新的生产为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费用。4.劳动者必要的教育训练费用。它构成劳动力价值四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而这四点的决定力量都是外在的,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变革;二是资本家个人的意愿。

二、西方经济学在劳动力价值决定上,在边际生产力理论提出后基本上确定了它的边际效用理论基础,也就是劳动的边际效率决定劳动力价值的观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投入生产中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力所生产出来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决定的。它混淆了劳动力价值与价格的区别,但在寻求劳动力的最优使用上却有借鉴意义。

三、我国经济学理论界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过程中提出的较新颖的纯理论性推断,有如下四个方面:1.一生产部门越是以高资本技术构成的方式生产,其所使用的劳动力价值越高。2.一生产部门越是以高资本技术构成的方式生产,其劳动力的追加价值生产率也越高。3.由于高构成部门劳动力价值的平均水平高于低构成部门,故前者劳动力价格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后者。4.在低构成的生产部门,随着资本技术构成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有从低于劳动力价值向高于劳动力价值变化的趋势。

以上三种在纯理论或是实证的角度,确定了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基础。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参加的国家制度、体制不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背景,资源富裕程度不同,国际政治观点不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渗透能力不同以及区域差别,区域经济契合度不同,所以作用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千差万别,这也决定了劳动力要素价值决定以及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实现条件的复杂性。实际上各种经济类型的研究都是从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进行的,总有其作用的基本要素。马克思分析劳动力价值的起点是以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下的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是在集体协作中共同进行的。其中资本积累理论亦为其提供了重要依据。我国经济学说理论确定以一技术构成的生产方式的特点为研究出发点,结合西方经济学的最优原则对劳动力价值的确定及其运动规律提出了建设性原则。

二、日、美劳动力价值构成因素及对经济产业结构的作用

劳动力的报酬以工资形式支付构成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的价格越高,在经济规律作用下它转化并作用于生产力的动力就越大。

日、美由于经济体制与经济结构的不同,在劳动力报酬的支付上受到几方面的因素影响。1.社会福利设施的差别。社会福利设施越发达在劳动力价值构成因素所占的比例就越大,对劳动力活性的刺激作用就越小,劳动力要素直接作用于生产力的力度就越弱。其原有资本技术构成中劳动力价值的实际比重也就越低。日本在社会制度与体制上形成的社会转移支付份额较少,这与美国经济体制中转移支付的社会福利实际实现能力较低类似。所以在对劳动力价值活动发挥的部分内容可以忽略不计。2.企业制度上。美国完全遵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企业内部与外部市场连成一片,市场机制的作用信息,完全可以影响企业员工的存在与淘汰,并决定劳动力工资的高低,刺激劳动力个体,在综合构成中充分发挥最大的活力,并迫使其产生最大生产效益。日本的企业制度在整体构成上,基本上是遵循政府引导或自上而下的一种竞争结构。但在共同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在劳动力的微观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典型的终身雇佣与年功序列在工资的周期分配上占有一定的比重。终身雇佣与年功序列在生产力作用中的作用不是别的,其实保存的是熟练劳动力与劳动力活性发挥的一种手段。所以在资本技术构成中它是占有份额的。

日、美的经济体制与微观经济结构虽有不同,但在资本技术构成中,符合其构成方式与运行规律,那么在相同的现代生产方式下运行规律是一致的。在资本的技术构成上,日、美的劳动力价格与学历为代表的技术水平成正相关变化,而总的趋势遵从生命的年龄周期。

生产力与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要素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结合程度越高,劳动力发挥的边际效用亦就越大,价值亦就越高。这样劳动力的价值是和资本的技术构成相联系的,并以其为基础,在资本技术构成较高的情况下,产业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反之,对劳动力的技术构成水平要求较高,产业的资本技术构成就较高,从而劳动力活性得以充分发挥。

波兰经济学家米哈尔·卡莱斯认为,工资不涨,人们忍受低消费率的时间长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工资不涨的时期越长,对提高投资的抵制强烈,对于给定投资率的抵制系数越大,从而劳动生产率越低。由于一定时期内,社会产业结构及其技术状况是既定的,各部门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需要更多的要素投入量。要素部门的产出就会出现“瓶颈”,这时谁肯首先投入使用高资本与构成产业,就能高效率地利用资源经济合理地使用要素,从而也就促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比较快的增长率发展。

在较高构成的生产部门,劳动力价格较高;较低技术构成的生产部门劳动力价格较低。一方面促使低构成的技术熟练劳动力向高技术构成的部门转移,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力价格下降。另一方面又促使低构成的生产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构成水平,从而劳动力的科学技术费用不断地加入于劳动力的价值之中,提高了对劳动力构成要素的要求。很显然,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要素与生产部门资本技术构成密切相关并随其变化。

在日、美产业中,劳动力价值中技术成分是很高的。在其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资本技术构成而不断提高,劳动力价值技术成分的作用也就成为必然因素。在现代产业提高资本技术构成通常有三个相关联的途径:

1.提高资本集约化程度,即提高投资系数;2.缩短设备周期折旧与更新,即提高折旧系数;3.改善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其中伴随的主线就是技术构成的提高。

三、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战略

劳动力的技术构成的提高可以刺激劳动发挥更大的活性,资本的技术构成较高才能结合较高技术构成的劳动力要素,这是在上述分析中得出的结论。

由于在现代经济学理论界观点认为,低构成的生产部门,随着资本技术构成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值有高于劳动力价值变化的趋势,相反,在高构成的生产部门,随着生产技术构成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有从高于劳动力价值向低于劳动力价值变化的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充分发挥劳动力要素的活性形成正向循环。利用这一规律,在发达国家经济转轨与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战略中制定合乎国情的产业政策就具有实际意义。运用的合适,这一规律的负相关效应会加快缩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产业时发展中国家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要注意引进的技术产业与该国的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相适应,否则劳动力在技术构成中结合程度低,就不会形成活性化效应。2.产业技术的规模上要有配套的资金配套的产业及配套的设施。3.产品实现的距离上要考虑到交通运输通讯等外延因素。否则难以进入流通,产品难以实现。4.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有重点的技术产业。5.要与本国经济战略大政方针、长远目标相结合。

总之,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是由劳动力的价值来反映和体现的。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现代化的唯一之路。劳动力价值的技术构成的比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并作为直接的推动力量作用于产业发展。这就决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充分研究从劳动力价值与产业技术构成的关系入手,最大限度地使这一支配要素发挥出其支配作用。

标签:;  ;  ;  

劳动力价值的理论确定及其在产业结构战略中的地位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