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国 于娟 蒋咏梅 朱蕾
(安徽蚌埠市94580部队门诊部 233000)
【关键词】 针灸围刺 TDP照射
【中图分类号】R75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214-01
带状疱疹在中医里又名腰缠火丹,蛇窜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身体单侧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是以沿神经分布区的疼痛为其主症,好发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颈神经及腰神经分布区域。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从2011年以来,我们在临床上除了西药抗病毒、对症治疗外,还采用了针灸围刺联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疗效满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0~60岁之间,平均31岁。发病部位:胸背部18例,头面部4例,腰腹部6例,骶尾部2例。病灶皮损有红斑5例,水疱11例,丘疱疹的14例。
1.2 方法:
a.有水疱者,先用三棱针或消毒空针刺破,吸尽疱液,以减轻肿胀不适感;
b.穴位选取:
龙眼穴:位置在小指尺侧第二,三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尽处取之;直刺0.1—0.3寸;
丘墟穴: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直刺0.5—0.8寸;
照海穴:在内踝下缘凹陷中,直刺0.3—0.5寸;
c.墟穴透刺照海穴;
d.病灶区采用围刺:
患者取卧位,常规消毒后,在距皮损边缘0.5cm处用30号2寸-3寸毫针进针;针尖向皮损中心,呈20度角;沿皮下围刺,针距0.5—1.0cm;若皮损范围直径在2cm内,四针对刺就可以; 同时用TDP照射皮损区,距皮损部位15—20cm,注意避免烫伤。
e.以上选取各穴位, 时间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疗效判定
1.3 结果 30例全部治愈。疗程5-15天,平均10天。疗程长者多因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较差,体质较弱等原因。
2.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疾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四季皆有。好发于成人,老年人病情尤重。中医里又名腰缠火丹,蛇窜疮,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导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延长。疼痛常扩大到皮损范围之外,部分中老年患者皮损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如不及时治疗,疼痛常持续数月。
中医把本病分为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三种类型。龙眼穴为经外奇穴,位于小肠经脉中,针刺龙眼可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丘墟透刺照海常用于治疗肝胆疾患,可以疏利肝胆,调畅气机,促病痊愈;在病灶周围围刺,从皮下窜入,达到清热,解毒,消炎,止痛,防止病毒扩散,促进疱疹吸收结痂,疾病痊愈的功效。
在病患局部围刺后,加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TDP治疗仪有消炎,镇痛,安定神经的作用。联合使用不但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症状,而且也缩短了病程。同时配合抗病毒西药治疗,大大地缩短了本病的病程(平均一周左右时间)。
带状疱疹针灸应早期介入治疗,联合TDP照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缩短临床痊愈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以上是我们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的实践加体会,值得在基层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曰庆. 中医外科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64-166.
[1]贺普仁. 针灸治痛[M].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89-90.
论文作者:王志国,于娟,蒋咏梅,朱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6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针灸论文; 神经论文; 水疱论文; 病灶论文; 病程论文; 疼痛论文; 《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