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建筑施工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内经济体系的重要产业支柱。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因其独有的实惠性、整体性以及坚固性等特点主要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因此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严谨性以及可行性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日常施工作业中我们需要对这方面的技术细节以及技术要点进行全方位监督,从而让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劣不仅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从而影响房屋建设质量,还将影响房屋的工程造价。因此,无论从施工方还是房屋居民的立场来看,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监管和提升,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实际施工当中,应抓住施工技术重点,对于相关注意事项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1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1.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对,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规定的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
1.2外加剂和主要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外加剂施工主要是可以防止混凝土开裂和变形。一般来说,粉煤灰是主要的添加剂。在施工过程中加入外加剂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也可以是固体和灵活变化的混凝土,确保工程质量。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施工前混凝土的检测指标,在材料配置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通过具体的试验配置符合要求,因为多方面的环境影响,有时要进行很多次这样的测试,才可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
2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1 混凝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十分重要的施工材料,如果在混凝土材料制备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很多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不能严格按照设计方案,选择合格的混凝土材料,对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了一定影响。此外,某些施工单位因为不具备施工资质,在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配置比例和搅拌过程不合理。混凝土材料制作完成之后,通过车辆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时间和水灰的配比,都会对最终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很多技术人员在开展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搅拌时间不充足,偷工减料,使得混凝土分层,离析,从而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
2.2 施工工艺选择不合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的选择,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同样有着直接影响。很多施工队伍在选择施工工艺过程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常见的施工问题就是模板安装不合理,操作不完善,工艺操作过于简单。很多施工单位不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和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开展施工。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由于专业技术差,上岗前没有经过技术、安全培训,由此常常导致了整个施工环节不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3 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混凝土原料配比
混凝土工程施工建设之前,原料配比至关重要。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所选择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过硬。施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对每一个批次的原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如果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施工条件和相关技术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原料配置,确定合理的水灰比例,而且还应该确保计量准确,保证混凝土材料在制备过程中的搅拌质量,确保原料搅拌充分,搅拌均匀。对于制备的每一个批次的混凝土材料都需要按照检测要求分层次检测,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把控。
3.2 混凝土运输管理
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存在较大差异性,有些房屋建筑工程由于地理位置限制,不得不长距离运输混凝土,为此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防止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应该强化运输过程的管理。在混凝土运输之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结合整个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近的运输路线,对运输路线进行科学规划调整,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将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在确保运输路线安全的基础上,还应该不断提高运输效率,科学把握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避免其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3.3 模板施工
在进行模板工程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该联合起来,仔细研究设计图纸,对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作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详细勘察施工现场的实际地理情况,对施工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做到具体环境具体分析,编制更加合理的模板支撑和立膜流程。在模板支撑设置和立模过程中应该进行多次测量,确保整个施工流程能够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防止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因为模板部件不稳而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3.4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整个混凝土工程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工程浇筑过程中,应该遵循合理的施工程序。在浇筑之前,应该全面掌握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环节,减少浇筑过程中的施工问题出现,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保持良好的结构性能。在施工模板安装完毕之后,应该对整个模板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安装支柱。在浇注过程中,先从柱子两侧开始混凝土浇筑施工,然后再进行中间部分的浇筑和振捣,然后再进行中间部分的浇筑和振捣。通过按照合理的浇筑程序进行施工,能够有效保证支撑装置的平稳性,有效把握梁柱之间的衔接,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
3.5 混凝土工程养护管理
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毕之后,应该做好整个结构的养护管理工作。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者草席,定时向混凝土结构上喷洒清水,避免因为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度不一致而导致出现裂缝。要结合建筑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养护时间和养护周期。养护工作做到位之后,就需要科学规范的拆模,拆模时一定要小心仔细,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
结束语: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局部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整体房屋的安全性能。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也面临着多重方面的社会压力。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日益完善技术方面的制度规范,从科学高效的角度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霞,张洪涛.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8(19):101.
[2]张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通病与治理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129-130.
[3]陈立强.浅谈房屋建筑质量的通病及提高房屋建筑质量的有效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38):89.
[4]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盛雨祥.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J].建筑施工技术资讯,2012,(07).
[6]欧世奇.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5,(02).
[7]樊玲玉.浅谈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06).
论文作者:车长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