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
在部教编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考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在文言文教学总量扩大、要求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学好文言文,本文想结合教学大纲的具体的要求,谈一些想法。
第一、要重视诵读指导。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在文言文中尤其重要,文言文毕竟是古人的东西,学生学起来不容易。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事物形象,在诵读中理解、感悟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味,对文章没有了陌生感,学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与破读。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理解文意才不会出错。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断句,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这样的朗读就会品味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联想到诗人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雄伟抱负。文言文的断句很重要,要传给学生断句的方法。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理解的对错。断句有词组断句法和意义断句法两种, 学习者要反复训练、反复琢磨、反复玩味。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 学生必然会被文言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品味文言文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下一步的背诵奠定了基石。
第二、教词句理解的方法。
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 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 如每册课本后的“常用实词表” 和单元知识短文里要求掌握的实词、 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词语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例如: 学生笔记本中,文言文部分,我提倡这种方式整理笔记:(1)本课字音字形整理;(2)通假字;(3)重点词,分为实词和虚词的整理。注意整理时,要结合句子。(4)词类活用;(5)一词多义;(6)古今异义。因为整理的过程就是系统复习巩固的过程。
第三、指导学生背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文言文很少用于口语,说起来拗口,要达到用文言文流利而又准确地表情达意,就必须强化文言文的背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让他们熟读精背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达到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练习背诵。学习者要掌握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及方法,背诵的常见方法有抓关键词背诵法、画面背诵法、写作顺序法、线索背诵法等。重要的名言警句要消融在脑海里,达到“烂记于心、熟念于口、常写与手”的境界。背诵要按时完成,大班制可采取分组背诵,老师要监控好,并不定期抽背。
第四、注重积累,学会运用。
学习文言文除了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外,还要把所学知识用在文章里,使文章精悍凝练。在现代文里引用具有哲理的古诗文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妙笔生花; 用文言文练习写作,还可巩固所学文言文知识。例如学完《论语》后,可以让学生就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道德修养等方面写读后感。写景、抒情、言志的警句更应该随时用在作文里,使文章妙趣横生。
第五、勇于质疑,大胆探讨。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将“授之以鱼”变为“授之以渔”,尽量少用传授式教学法,实施“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法。在教学中引导学习者大胆质疑、广泛探讨、查阅资料、归类总结。教材里还有好些地方值得怀疑并深究。所以,我们不能过于迷信和崇拜权威,探索找出真理,科学就是求真,创新教育更值得提倡怀疑精神。探讨不仅能弄清事实,发现规律,也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迪,而且能沟通人与人的情感,建立起良好的感情桥梁。广泛探讨要做到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学识或学术探讨。发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精神。文言文教学中的疑难更需要探讨才能解决,好的教学思想、方法、经验也需要探讨才能得到推广,因此文言文教学更需要探讨精神。我们只有不断地查阅文言文知识手册,教学才能得心应手;学者只有不断地查阅文言文知识手册,才能巩固和延伸所学知识。查阅资料可以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受益多多。
六、注重品味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实质上是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绝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古人说得好:“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语文课堂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获得美的渲染和语感的培养,体现出人文的关怀。此外,语文学科有广阔的想象拓展空间,文言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这一特点,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习文言文除了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外,还要把所学知识用在文章里,使文章精悍凝练。在现代文里引用具有哲理的古诗文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妙笔生花;用文言文练习写作,还可巩固所学文言文知识。
总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鉴赏文言文的音乐美、 意境美、 语言美始终是我们文言文教与学的目标,诵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尤其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古代文化遗产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郭凯. 基于先行组织者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2] 李永兴. 藏区初中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 田艳.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4] 张志强. 初中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5] 郝朝良. 培养初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论文作者:胡胜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所学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实词论文; 《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