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1]2007年在《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文中提出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可以追朔到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研究,但在我国,对企业国际化课题的研究从80年代才开始,而对于中小企业的研究则更晚了。随着生存跨国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商品世界化、资本国际化以及全球市场化趋势加深,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理论界、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与此同时,对什么是国际化,如何开展国际化,特别是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在与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竞争的工程中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应该有哪些应对策略等问题的探讨,却是方兴未艾。温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国内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较快的地区。在国际化经营发展中,温州中小企业形成了自身的国际化特点,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温州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具体实践,对上述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决定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企业规模,而是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虽然受自身规模限制,但在国际化经营中有其特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没有优劣之分,适合企业本身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温州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道路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每个中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自然禀赋、外部条件、战略目标等来决定自己国际化经营的形式和方式。温州中小企业要培养全球化思维,通过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等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本文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第二章为主要阐述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国际化的定义,国际化的传统理论和这些理论在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不足,以及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探讨。第叁章介绍温州国际化的现状及环境分析,这是本文分析的出发点。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第四章研究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经营实践,包括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国际化的竞争优势、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四个部分,在分析的同时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最后着重分析R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R公司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第五章总结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认为可以从寻求多元化营销渠道、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培养和吸纳国际化专业人才、发挥政府和商会的外部支持作用几个方面来推进温州中小企业的国际化。
刘晓颖[2]2016年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政府开始大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以推动经济增长。同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规模也在以非常高的增长速率快速增长,而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是跨境电子商务出口的主力军,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使得一些中小企业迅速壮大并走向了快速国际化道路。但是,从总的水平上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率并不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水平也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阻碍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资源有限、电子商务国际化竞争力较弱、电子商务国际化拓展能力较弱、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健全。本文根据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制约因素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之后得到了以下结论:电子商务国际化资源维度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企业综合型人才、企业融资能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国际化竞争力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竞争力以及物流效率。电子商务国际化拓展能力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平台与市场的定位和产品销售方法。相关政策法规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相关体系的构建和政策法规的制定。根据以上制约因素的分析归纳,为了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发展水平,根据制约因素的四个方面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资源层面:(1)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2)注重企业内部综合人才的培养。(3)关注融资动态增加企业资金来源。在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竞争力层面提出:(1)转变组织结构,以适应电子商务国际化的需要。(2)注重培养产品的电子商务国际竞争力。(3)注重物流服务质量,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体系。在电子商务国际化拓展能力层面提出:(1)注重平台与目标市场定位,制定目标市场策略。(2)采取灵活的销售方法,拓展国际市场。在政策法规层面提出:(1)政府需要积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2)政府需要尽快建立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体系。
毛巍[3]2001年在《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及其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投资的地位和发展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势头更为强劲。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以往国际直接投资往往是大型跨国公司的“专利”,因为它们具有规模、人才、管理和技术等诸多竞争优势。而如今,由于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环境的变化,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再加上中小企业固有的比较优势,这些都给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许多中小企业纷纷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却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引进来”的成功和“走出去”的缓慢步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在我国,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我国中小企业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抓住这历史性的机遇,主动迎接国际竞争和挑战,融入全球经济大潮,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手对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分析,并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有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我国及我省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特征、定位和实现途径,提出构筑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良好支撑环境。
徐江[4]2012年在《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及其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积极迎合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中小企业不断地审视国内外市场,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实现长远发展。当前,由于在国民经济中中小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和附加值的提升,积极追逐高额利润,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而且,随着全球化生产趋势逐渐转变,各国企业争相寻找制造成本低廉的生产基地,以致产业往成本低廉的国家转移,促使各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的风潮。而作为活跃经济代表的中小企业,更是加入到了国际化的潮流中,甚至一些企业在创建初期就成为国际化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因为具有高度机动性与弹性,已经走出国门开始了国际化运作,充分展现了其应变力与适应力。然而,在全球并购蔚然成风以及企业大型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方式已面临升级与转型的挑战。随着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许多企业对投资地区法律和法令不甚了解,或因跨国经营所产生的新管理课题掉以轻心,导致管理无效率,无法达到计划的预期目标,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不同文化与国情如何使海外子公司的经营战略与方向不偏离母公司的整体目标,又能利用当地的环境整合母公司的资源来创造利润最大化,这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究中小企业国际化具体的、关键的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影响因素,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成功的关键。综上所述,根据对文献的回顾,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影响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国际化视角分析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和绩效的因素,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将创业导向、人力资源、竞争强度和利基市场机会整合到一个框架下,研究他们对国际化的影响,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丰富完善了国际化理论体系,补充了创业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机会识别理论。二、从内部和外部两大视角研究了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运作,虽然人力资本对中小企业至关重要,但基于人力资本架构的创业导向对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影响更大。外部的竞争强度驱使企业不断地寻求利基市场机会,满足企业的国际化运作。从两大方面阐明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这在理论上也是一次新的尝试。叁、将技术创新引入研究框架,探究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运营绩效的影响,弥补了关于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既丰富了创新理论,又完善了国际化理论。四、从外部影响因素来看,本研究对利基市场机会做了探讨,不仅明确了机会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影响,更加说明了在面临激烈竞争时,寻求新的利基市场机会将是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实现生存和成功运营的关键。本文首次将利基市场机会作为影响国际化的前因变量,对于利基理论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阐释。本文也得出了以下有价值的结论:一、内部因素,即创业导向和人力资本对企业国际化绩效、国际化程度和国技术创新有显着的影响。具体有:创业导向分别对国际化绩效、国际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对国际化绩效、国际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二、外部因素,即竞争强度与利基市场机会对国际化绩效、国际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有显着的影响。具体有:竞争强度对国际化绩效和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而竞争度对国际化程度却呈现出了负向的影响关系,利基市场机会对国际化绩效、国际化程度和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叁、技术创新对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绩效有显着的影响,而且其影响为正。四、国际化程度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与原来假设的正相关关系不一致,国际化程度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呈现出S型特征。五、案例研究表明,国内中小企业与国外中小企业相比,需要在内因,即创业导向和人力资本方面分别加强其创业导向倾向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二者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国际化的绩效和国际化成果中的创新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第一、基于内外部视角构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将创业导向、人力资本、竞争强度和利基市场机会纳入到模型中研究它们对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绩效的影响,并利用中国中小企业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回顾,本文发现,以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国际化的阶段、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以及不同阶段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国际化绩效的研究,而战略也主要集中在出口、许可证、特许权、合资或独资等方面,将所谓的战略与阶段混为一谈。本文依据Zahra等(2001)学者点的观点,重新对内外部因素进行审视,选择了重要的因素来研究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情况,此为创新点之一。第二、利用中小企业数据检验了新的衡量国际化程度的量表。以前关于国际化程度的测量,主要利用了衡量国际化绩效的指标,如企业国外销售总收入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以及海外销售的增长率,虽然这一测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化的程度,但是却忽略了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绩效的差别,二者很明显是不一样的。本文采用了George等(2005)以及Gil等(2006)的概念性指标来测度国际化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这些指标是可行的,信度和效度均满足要求。第叁、本文创新性地将竞争强度作为因变量而非调节变量来研究它对国际化绩效和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以前关于国际化的研究,多数研究将竞争强度作为某两个变量之间的调节变量来探求它对相关变量关系的影响,只有少数学者从定性角度分析了竞争强度对国际化绩效和国际化程度的直接作用。本文打破常规,首次实证研究了竞争强度对国际化绩效和国际化程度的影响,而且发现它对前者具有正影响,而对后者却有负影响。第四、实证检验了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绩效之间的S型关系。Hsu等(2005)基于定性分析,发现了国际化程度与国际化绩效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即国际化程度对国际绩效的影响在第一阶段递减,在第二阶段递增,在第叁阶段再次递减,形状大致类似S型。本研究根据中国中小企业数据,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验证,首次实证验证了二者之间的S型关系,并创造性地确定了不同阶段曲线凹凸的方向。第五、通过中美中小企业案例比较验证了相关理论,尤其在案例选择上创造性的选择了一家天生全球化企业来作为中国企业的参照物,为中国企业尽早并成功开展国际化运作提供了借鉴。
王竹[5]2008年在《组织社会资本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中。而我国中小企业有限的自身资源如何满足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为此提供了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提出了组织社会资本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组织社会资本的角度,分析了组织社会资本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所带来的资源,同时这些资源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江浙沪地区114家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讨论了组织的社会资本可以从纵向关系资本、横向关系资本以及社会关系资本叁个纬度,通过对信息、知识以及资金等资源的获取,而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绩效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最后的实证结论为:组织纵向关系资本对我国中小企业资源获取有正向作用;组织横向关系资本对我国中小企业资源获取有部分正向作用;组织社会关系资本对我国中小企业资源获取有正向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源获取(信息获取、知识获取和资金获取)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有正向作用。
张帅[6]2012年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现状与推进》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西部地区产值占全国的GDP比重稳步提升。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得了蓬勃发展,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经营。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国际化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有关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也愈发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对推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本文首先分析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多级化的国际背景以及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的国内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提供了机遇,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动力。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的现状,指出西部地区开展国际化的中小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在行业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工贸易上,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地区分布上主要集中在香港和欧美地区和周边临近的发展中国家。本文进一步指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在政府方面中小企业缺少政府的指导、规划和监督。在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中小企业管理制度落后无法和国际上的管理制度接轨,并且中小企业缺乏开展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接着本文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开展国际化的企业和我国东部地区成功企业开展国际化的经验特点,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借鉴,然后本文又以东部地区成功实现跨国经营的海尔和华为两个企业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进行了适当的借鉴。最后,在借鉴和学习海内外企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本文针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企业方面开展国际化的中小企业应该扩展海内外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应该简化其组织结构使得组织扁平化、柔性化,中小企业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的时候选择进入途径的时候应选择依附于大公司。在政府方面,西部地区的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国际化的监管使其发展有序化避免盲目性,建立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的服务体系,并加强对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
李荣[7]2007年在《基于互联网中小企业国际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理论一直把国际经营看作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的竞技场,然而,近年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小企业对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加之其它促进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一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走出去”的要求,也具备了“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良好条件,加之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已经到了以“引进来”为主向“走出去”并重的新时期,急需不失时机地推进企业的国际化。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否有“走出去”的可能?“走出去”后,又该如何推进其国际化进程?国际互联网与其他任何媒体相比,具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一是开放式标准;二是双向交互式通信。国际互联网的商业价值都是从这两个根本特点演化出来的。网络在商业上的价值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国际化中的运用加速了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研究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实行“走出去”战略。论文由四章组成,前言首先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现状及方法。接着,第一章从阐述传统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着手,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的新发展,并介绍了中小企业国际化中互联网应用研究。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互联网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及其作用。介绍了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国际化中的基本应用并指出互联网的运用有利于消除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障碍,给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了机遇,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具有了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性,中小企业的资源、规模和市场知识等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的制约作用逐渐缩小,企业国际化过程可能发生于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甚至是早期的创建阶段。第叁章分析了中小企业应用互联网的现状,并从外部环境及企业自身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中小企业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化经营提供了依据。第四章从总体上研究我国中小企业应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化经营。首先阐述了政府职责,政府应从大环境上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有效开展电子商务提供有力保障;再从企业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具体策略,并特别列出一小节阐明中小企业如何实施电子商务战略,最后指出互联网提供商的职责。
吴叁清[8]2004年在《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及方式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经济条件下,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内外环境要素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中小企业因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必然选择,并将直接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未来的总体发展空间。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各种内外资源存在明显不足,影响国际化经营的内外因素繁多,因此,找出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关键因素结构,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内外环境现状,参照已有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现实指导,是本研究的根本立意。基于这种考虑,通过对极具代表性的珠叁角地区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来获得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多种因素,结合文献研究,制订量表,施测,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六因素结构。在对结构中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控制力、资源承诺、风险扩散与国际化经营方式选择的关系,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程安排、政策准备、方式选择的具体思路。
王硕[9]2013年在《欧盟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政策启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国际化的过程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缺少财力,人力,物力,在信息获取及社会关系建设上均有先天不足,在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障碍,因此,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然而我国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政策方面极其缺乏,没有对企业提供足够的支持,不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首先,本文研究了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及他们在国际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及障碍,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结合其特点探索怎样的政策才是适合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其次,本文主要参考欧盟及其相关国家所制定的国际化政策,包括一般贸易政策和中小企业专项扶持项目两个方面。研究的范围还包括一些美国,日本,台湾,香港及WTO,OECD等国际组织所制定的政策。从这些政策中选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关的信息,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制定现状,从市场扩展,人员培训,社会网络,融资与管理咨询,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提供与交流等方面,详细分析政府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如何发挥组织,沟通,交流叁项职能。探讨欧盟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邹刚[10]2007年在《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管理学界,企业国际化研究非常活跃,研究角度和领域也非常广,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制度、文化、社会网络、营销、企业家和创新等等。这些领域或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提供了一定程度解释,但也存在较多局限与不足:西方学者的研究主要基于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证观察,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特殊情景考虑较少;国内学者也有不少相关成果,但从中小企业角度的考察不多;而且,以往的企业国际化研究比较注重企业外部的环境因素,包括母国和目标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而对企业内部因素考虑比较少。所以,不论是直接套用西方的企业国际化理论,还是应用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都不足以对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给出很好的解释。因此,本研究考虑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作为企业内部因素的组织文化出发,探索组织文化对经营战略的影响,及其如何通过经营战略影响国际化绩效,并通过实证方法予以验证。研究目的是为后发国际化的中小企业提供有益借鉴,对新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分析框架的形成和完善有所推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叁个方面:①国际性组织文化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研究首先从组织文化理论和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实践出发,通过对市场导向理论、创业导向理论和长期关系导向理论的分析,对进入华商网络、开展边境贸易、民外合作、国际创业等有关现象的观察,深入发掘背后隐含的共同组织文化基因,构造出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文化体系,并通过实证检验。②国际市场经营战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主要关注国际化企业的产品、质量、技术和国际合作战略,分析浙江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初级阶段,主要以何种质量、技术和产品或服务跨越市场边界,以何种渠道将产品或服务触角延伸到广大的海外市场,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③组织文化、经营战略和国际化绩效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主要考察组织文化—经营战略—国际化绩效关系的作用机理,形成相关理论模型,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确定性因子分析,对研究的信度、效度和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估;对研究提出的各变量因果关系假设进行验证,对共变量影响效应进行甄别。针对上述研究内容,经过文献和资料分析、企业访谈、模型建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环节,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①浙江中小企业组织文化的国际导向特征明显。全球视野、积极创新、关注市场、反应市场和国际关系导向是其主要因素;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相关性,又有显着区别,共同构成国际性组织文化体系。其中,全球视野和积极创新从属于国际创业导向,关注市场和反应市场从属于国际市场导向,再加上国际关系导向,共叁个导向是浙江中小企业国际性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注重传递国际市场理念、竞争中先发制人、准确认识顾客、部门密切合作和对合作伙伴严守承诺,是其主要外在可感知特征。②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市场经营战略共性特征明显。先进适用技术、独特性产品、质量聚焦、国际营销合作和国际技术合作战略是其主要内容;技术上追随先进、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提供高质量产品、通过国际合作拓展市场和获得技术支持等,是其主要外在可感知特征。③组织文化是国际经营战略的重要影响因素。除了国际创业导向对先进适用技术战略是负向影响外,国际性组织文化因素对浙江中小企业的经营战略均是正向积极影响,但影响机制各异,影响程度差距较大。④国际化绩效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财务绩效主要通过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性指标衡量;非财务绩效主要通过顾客满意、市场份额、产品表现和知识学习效果衡量。非财务绩效主要受独特性产品战略、质量聚焦战略和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战略影响;财务绩效则主要受先进适用技术战略、国际技术合作战略和非财务绩效影响。⑤企业国际化程度对经营战略与国际化绩效关系的共变影响效果显着。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高,则经营战略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程度显着;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低,则这种影响不显着。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丰富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的组织文化视角。在目前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中,以组织文化为切入点的相关研究非常少见。本研究提出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背后的共性文化因素,并探索分析其与经营战略及国际化绩效的关系,对企业国际化的文化-战略-绩效分析框架增益明显,具有较显着的创新性。②总结提出了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共性经营战略。本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浙江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技术、产品、质量和渠道(合作)四个方面的共性战略特征,还研究了相关测量问题,具有一定创新。③构建和验证了组织文化—经营战略—国际化绩效关系模型。本研究深入分析组织文化对经营战略的作用机制,及经营战略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方式,建构起理论模型;并通过规范测量和检验,使这一模型得到实证支持。该模型将企业国际化与区域发展背景联系起来,将抽象的组织文化因素与具体的国际化战略行动联系起来,并具有动态发展特征,因此具有较强解释力与持续生命力。为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系统论述,本论文共分七个章节展开。第一章为绪论,内容是: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并交待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论文结构等。第二章为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主要对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在其基础上形成本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初步分析框架。第叁章为跨边界经营活动分析,着重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中小企业典型跨边界活动的基本特征,并对活动中的组织文化因素、经营战略因素进行归纳,形成定性分析和判断,充实和丰富上一章提出的初步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假设和模型建构提供必要的实践背景知识。第四章为模型构建,通过归纳滨绎和逻辑推理,构建起组织文化-经营战略-国际化绩效关系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待检验假设。第五章为问卷设计和研究数据获取部分,主要介绍问卷设计、变量测量、问卷修订、数据收集和质量评估过程。第六章为模型实证分析,通过确定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并通过修正确立最终模型;还通过方差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组比较等方法,对共变量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判别。第七章为研究结论和展望,主要是进行研究总结,包括归集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创新和不足,提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有关建议,并对本选题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D]. 蒋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07
[2].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国际化策略研究[D]. 刘晓颖. 中国矿业大学. 2016
[3]. 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及其环境研究[D]. 毛巍. 浙江大学. 2001
[4].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及其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研究[D]. 徐江. 吉林大学. 2012
[5]. 组织社会资本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绩效影响研究[D]. 王竹. 南京理工大学. 2008
[6].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现状与推进[D]. 张帅. 贵州财经大学. 2012
[7]. 基于互联网中小企业国际化对策研究[D]. 李荣. 四川大学. 2007
[8].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及方式选择研究[D]. 吴叁清. 暨南大学. 2004
[9]. 欧盟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政策启示研究[D]. 王硕. 天津大学. 2013
[10]. 浙江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 邹刚. 浙江大学. 2007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中小企业融资论文; 企业经营绩效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创业机会论文; 绩效沟通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论文; 电子商务分析论文; 电子商务发展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国际人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