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野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与重点_社会组织论文

和谐视野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与重点_社会组织论文

和谐视域中社区党建工作的关键问题与着力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着力点论文,党建工作论文,和谐论文,关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62(2007)01-0079-03

以和谐社区为目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键问题,并注意把握好工作的着力点。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几个关键问题

社区不是行政单位,不是经济组织,也不是社会组织,社区是一定区域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会性是社区的本质属性。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要基于目前社区转型、社区组织多样化和社区成员异质化的基本现实,正确处理和构建和谐社区的主体、民主建设、理念和价值观的问题。

第一,构建和谐社区的主体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前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就存在社区,只是那时我们不叫社区,而是称之为居委会。城市居委会是计划体制时代社区行政化的产物。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居委会是党组织和政府职能的延伸。由于当时党政不分,所以计划经济时代的城市居委会是党政合一主体的延伸。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城市居委会转变为社区。从城市居委会发展到城市社区,既是名称的改变,又是职能、工作内容及工作模式的转变。今天的城市社区是由党组织、政府、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组成的四个主体。这四个主体在参与社区建设中有着不同的目的。党组织和政府的目标在于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社会组织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或者是社会声誉;公民个体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目标。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如果这四个主体博弈的方向一致,则社区就会沿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但是在现实中,这四个主体博弈的方向并不总是一致。如果社区四个主体出现了反方向的博弈,那么,这时社区则向着不和谐方向发展或处于不和谐状态。这些的问题虽然不是街道社区这个层面能完全可以自行解决的,有的涉及整个国家宏观政策,有的涉及省、市的政策导向与选择。但是,对此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的职责范围内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社区党组织应该以科学的理念和有效的工作路径,围绕和谐这个主题开展工作,促使党组织自身、政府、经济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体保持一致。

其一,要确保社区四个主体都能参与社区事务。确保社区四个主体都能参与社区事务,这是由社区组织的多样性决定的。社区组织的多样性要求党和政府对社区的管理,要实现由过去的外在推动变为社区各个组织内在推动的重大转变。这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更是党和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的需要。确保社区四个主体都有参与社区事务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党组织和政府不能包揽社区的全部工作,要给社区的公民个体和经济社会组织提供参与社区事务的环境。

其二,必须明确社区四个主体的职能或功能。一是社区党组织的职能定位。“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1] 4这说明街道、社区党组织具有领导职能,但是其领导不是包揽社区的全部工作。其职能主要是,领导街道行政组织依法行政;对经济社会组织主要是政治领导,方向引导;就党组织自身而言,党组织要扩大自身覆盖面,在社区内凡是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地方,都应该建立起党的组织。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二是政府的职能定位。政府主要是向社会提供行政性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全为重点,将政府的意愿变成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体现符合现代社区发展的政府职能。三是社区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社区是经济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载体,二者互为促进,互为条件。在社区中,经济组织具有资源的效用和功能,发展经济是其功能所在。社区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社区的发展。其表现在,社区经济组织越发展,其经济功能辐射度就大,并为社区发展提供持续的物质基础;反之,则会阻碍社区的持续发展。四是公民个体作为社区主体的功能定位。公民个体是社区的一个因子、要素和主体,在社区各项事业中都不能缺少他们的作用发挥。从个体的角度看,公民是以实现有利于社会的人生价值为目标,在社区发挥其积极作用;从社区的角度看,公民一定会从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区公共事务和领域出发参与社区公共事业,在社区发挥其积极作用。而公民在社区内发挥其功能作用,需要党的领导、法律保障、政策激励、道德约束等等。

第二,构建和谐社区的党内民主和社区民主建设问题。简单说,社区民主是发挥社区众人的才智和能力实现对社会的治理。人的才智和能力发挥是在一定的规则、秩序和制度平台上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是一种国家和社会意义上的制度。民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区所不可缺少的,以和谐为视阈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加强社区党内民主和社区民主建设。

加强社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建立健全社区的党内各项民主制度,使社区党组织在制度的范围内活动。目前社区党组织不是没有民主制度,而是现有的社区各项党内民主制度,存在着或已经不合时宜,或过于笼统宽泛难以操作的问题。所以,建立健全社区党内的各项民主制度要与时代发展步伐对接,要具体化,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要从维护社区党员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申述控辩权等入手,首先实现社区党内的民主选举制,这是加强社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但社区党内民主制度不能超越国法,这是社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加强社区党内民主建设必须与社区民主建设乃至全社会的民主建设联系起来。社区党组织是社区中的一个组织,社区民主的覆盖面大于社区党内民主的覆盖面,没有社区范围内的民主,社区党内民主建设也难以实现;而党组织在社区中又处于领导的地位,没有社区党内的民主,社区的民主又难以推进和发展。加强社区民主建设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能否平等地对待社区里的每一个公民,这是实现社区和谐民主的前提。平等对待人和人的平等是两个概念,我们并不主张平均主义的平等,这是不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主张的是平等地对待人。平等的对待人是个抽象的理念,要通过制度和具体的操作机制加以落实。

第三,构建和谐社区的理念和价值观问题。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对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构建和谐社区至关重要。其一,构建和谐社区,要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是党组织、政府、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沿着正方向博弈,以达到社区和谐的基本价值观。它是由我国的社会政治基础、法治基础和现阶段党的历史目标以及人民的意愿所决定的。在社区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让社区的经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体能真正表达愿望,参与社区事务;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首先是以便民、顺民、利民为目的;确保社区的不同主体能在民主制度的平台上参与社区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其二,真正树立起公平公正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公平公正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体现社区成员的机会平等,即通过平等对待人以达到社区成员经济状况、生活状况的差距在合理的限度内。因此,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其政治和组织优势,要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促使社区成员树立起公平公正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促进社区的各种组织制定公平公正的规则,尽可能使社区成员享受大致平等的各种发展机遇。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开展党建工作的着力点问题

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性的主体,构建和谐社区是社区党组织不懈的奋斗目标。为此,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要把握好以下的几个着力点。

第一,促进社区发展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动力点。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区最根本的问题。和谐本身是个动态过程,和谐始终伴随着发展。和谐社区是社区动态发展中一种积极的状态,没有社区事业的发展,就没有社区的和谐态势。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中主要是社区各项便民服务业、慈善事业、社会救济及社区教育等各业的发展,是积极促进社区内的经济社会组织的结构、人口结构、教育结构等等的健康发展。只有社区事业的不断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各种前提和基础。

第二,社区党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点。创建和谐社区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强化党组织在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首先,要完善社区党组织的基层组织网络,建立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等三级基层党组织网络;要将社区党组织覆盖到社区内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社区各类单位党员之中。其次,构筑社区居委会、片区联系点、居民小组等三级工作、服务、管理平台,使社区的党建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再次,建立社区党建研究会、党建研究分会、党建研究室三级研究体系,探索社区党建问题,为社区党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最后,要增强社区党组织工作的协调性,处理好街道社区党组织与各方的关系,形成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合力。

第三,做好服务工作是社区党建工作与构建和谐社区的结合点。从单一管理向全方位服务转变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工作重点。应把服务工作作为社区党建工作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社区党组织要更新执政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要围绕着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适应群众多元、多样、多变的物质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使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方式由侧重直接服务向协调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服务转变,由侧重社区弱势群体向面向全体社区人的转变,由侧重物质扶持向物质精神全面服务的转变。

第四,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保障。构造和谐社区要建立科学的执政机制和管理机制。例如,社区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机制、党组织和政府的社会力量协调和利益整合机制等等。具体在党建工作机制方面,要在辖区单位的党组织中逐步探索和建立条型管理、块状参与、条块结合的新工作机制;要通过社区党建协调机构、社区党建联席会等渠道形成新的组织工作模式,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要依据社区的实际建立公民利益表达平台和机制,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本文为辽宁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代码为J05024。

标签:;  ;  ;  ;  ;  ;  

和谐视野下社区党建工作的核心问题与重点_社会组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