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我国将调整经济政策方向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政策论文,入世后论文,方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增加贸易政策透明度,保证经贸政策的统一实施,完善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实行更积极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所有的贸易政策都将及时对外公布
加入WTO后我国贸易制度和政策将更加透明,对大宗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对工业品取消进口数量的限制,将逐步开放出口经营权的限制。凡需要实施的都必须在指定的公开刊物上发布,并明确实施这些政策的机构和执行的程序。
■实行关税约束,逐步降低关税水平
我国加入WTO,承诺了对货物进口关税的约束,逐步降低关税水平。到2005年将平均关税税率降到10%,农产品的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21%降到17%左右,工业品平均关税税率降到9.44%,其中某些产品关税降低的幅度较大。
■取消对工业品的进口数量限制
我国将在5年的过渡期内对385个税号的产品逐步取消保留配额、许可证和特定招标等非关税措施。承诺了24类产品市场准入数量和过渡期内每年的增长率。
■逐步放开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
除原油、成品油、化肥、粮食、棉花、植物油、食糖和烟草等8种大宗产品由政府指定的少数公司专营外,其他商品的进出口将在3年里逐步放开经营,即国营贸易不再作为国家控制进出口的主要措施。
■逐步放宽外商投资的领域
加入WTO后,我国将修改现行政策法规中与WTO有关协议和条款不相适应的内容,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制度,增加审批透明度。
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方面。我国将允许外商进入银行、保险、分销、电信、运输、法律咨询和会计等服务行业。开放程度的扩大在各个部门都有过渡期,同时保留了审批程序。
■逐步改革税收体制,实现本地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税负
加入WTO后,随着关税水平的大幅度降低,关税减免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的作用将逐步削弱。我国所得税减免将主要作为国家实施产业优先发展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的重要手段,对本地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应实行同等待遇。
市场保护只限于幼稚产业和少数例外产品。
国家产业政策调控的范围会相应缩小,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也会减少,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将大大加强。在市场开放的过渡期内,政府将主要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补充资本金、债转股、鼓励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规模经济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