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建工作论文,高校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指的是在《党章》、《细则》等有关规定的框架内,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生党建自身规律,立足实际,从组织机构设置和分工、工作主体、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等方面反映客观规律和科学知识要求,以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也存在着许多滞后的问题,离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确定的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本文拟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问题,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有:
1.学生党支部力量不足。《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对发展党员各环节都有明确规定。近几年来,高校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和要求入党的学生比例提高,增加了工作量。受学生住宿分散、网络普及、就业压力加大、实行弹性学制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培养教育考察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进展缓慢,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仍由政治辅导员兼任,而政治辅导员流动性大,直接影响了发展工作队伍的建设等等。所有这些都凸显出学生党支部力量不足问题。而新补充的政治辅导员大多数都是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长期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对于发展党员业务不够熟悉,这部分辅导员担任学生支部书记,直接影响了发展党员规范化建设问题。
2.党支部设置不够合理。《党章》规定三名正式党员才能建立党支部,高校传统的做法往往按照专业或年级来设置党支部。学生党支部书记由政治辅导员兼任,由于人员安排等方面的困难,一名政治辅导员可能负责多个专业、年级的学生工作。学生党支部建设受到了正式党员数、党支部书记人选的限制,导致党支部设置不合理,有的规模过大,有的规模太小,有的缺乏工作连续性。
3.学生党员分布不合理。由于党支部力量不足,党支部工作重心放在高年级吸收新党员上,兼顾低年级发展工作时力不从心。《细则》规定:入党介绍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人由正式党员担任。当前的低年级发展党员情况直接影响下一轮发展党员工作,导致年级间、班级间党员分布不合理(正式党员绝大多数集中在毕业班,低年级有党员的班级发展速度较快,低年级没有党员的班级发展速度缓慢)。如此循环,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党支部力量不足还直接导致另一个问题,这就是重发展、轻教育管理,重发展前培养教育、轻发展后培养教育。教育管理不到位,直接影响发展质量,有的学生党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工作基础先天不足。受应试教育影响,高中生被发展入党的较少。高中时期入党或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一般都是中学的拔尖生,大多数高考后被重点大学录取。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新生党员或新生入学前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不多。按照《细则》规定,即使新生入学后马上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已经是大学二年级了。也就是说,没有高中的发展党员工作基础,最早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才有可能吸收新党员。因此,要做到“一年级班有党员”明显存在着困难。
5.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发展党员重在思想入党。考察工作再细,学生是否具备了入党条件的判断总是主观的,或多或少带有片面性。学生的教育管理涉及部门和单位较多,如果沟通交流不够充分及时,或者考察的标准、角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发展条件的把握。此外,学生发展党员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以定性考察为主、以组织谈话和日常接触的印象为主,工作方法和手段科学含量不高,对于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采用高科技手段,以提高工作的实效仍然存在不足。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建设的原则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呼唤推进科学化建设。我们认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机构设置和党员分布科学化
组织机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工作连续性原则。发展党员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教育,学生在校时间短,在设置机构时,应注意尽可能地减少工作交接,以节约培养教育的时间。二是管理科学化原则。如党支部党员太多不利于开展活动和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党员太少不利于形成应有的气氛,支部规模要适中。三是法制性原则。党组织的设立应符合党章和党内规章制度的规定。
支部设置要科学化。当前,班级仍然是学生群体划分的主要形式。学生党支部设置可以按照“专业——年级——班级”的顺序进行划分。即首先按专业划分,如果同专业建立支部太大,可以在同专业的基础上按年级进一步细分,一、三年级编为一个支部,二、四年级编为一个支部。如果支部还是太大,可以再以班级细分。这样有利于科学分布培养教育力量,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连续性和实效性。
党员的结构和分布要科学化。发展党员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集中体现在《细则》的规定条文中。在遵循发展党员工作自身规律基础上,积极实现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早发挥作用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2.工作主体科学化
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科学化建设应该做到:一是熟悉党建工作业务和学生实际情况。二是权责一致。三是管理幅度适当。在学生党建工作主体科学化方面,可从三方面努力:第一,挖掘潜力。解决学生党支部力量不足至少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走争取的路。把原来非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如专任教师、机关干部、离退休党员等)编入学生党支部,这种办法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存在许多实际的困难,最终效果并不理想。二是走“自力更生”的路,合理开发和利用本支部的资源。就是加大在低年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政治辅导员对所负责的专业、年级的发展党员工作整体把关、学生正式党员考察预备党员、学生预备党员负责协助正式党员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格局。这种办法有利于分散工作量,使培养考察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有利于为党组织采取正确的组织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这种办法也有不足,一是见效较慢,二是学生党务工作经验不足,必须辅以加强指导培训措施。第二,减轻工作量。设置党总支与党支部工作衔接点,聘任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热心党务工作的兼职组织员,负责具体检查指导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以减轻党支部工作压力。此外,可以简化发展材料,删除不必要的栏目和重复的内容,减少重复劳动,以减轻学生党支部工作量。第三,提高业务素质。采取旨在提高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素质的措施,如尽可能提供学习机会和平台,交流工作经验,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培训,制作学生党建工作材料规范文本以方便党支部自学,等等。
3.评估体系科学化
评估体系科学化是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发展学生党员时要特别注重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评价体系要以《党章》规定的入党条件为标准,体现可比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可比性。没有比较,难辨优劣。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程度高的群体,是社会的“精英”,但不能把“德”与“智”混淆或等同起来,即使同一个年级不同专业,也有许多不可比性,如文科类、理工类考试的不及格率就不同,又如学生干部与一般同学表现机会不一样,因此,强调可比性就应该把学生放在同一群体中进行考察比较。二是主次分明,突出学习。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成绩不好很难充分体现其先进性,要把学习成绩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来考察,但也不能绝对化,做到“有成绩论、但不唯成绩论”。三是用发展的眼光考查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份是受教育者。对于要求入党的学生,党组织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帮助他们进步,给他们创造追求进步的机会,要用发展的眼光考察他们,不但要看到他们的现在,还要看到他们过去的基础,区别对待,实事求是。四是评估要全面系统。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实现教育管理成果信息共享,做到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尤其对于优缺点都突出的学生,更是要全面分析、综合评价,看主流、看本质。
4.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
教育管理要遵循管理科学化原则。根据适度分权原则,要求学校充分考虑办学规模较大的实际情况,根据有关规定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授予各学院(系)学生发展党员审批权。校党委主要通过制定学生发展党员工作文件和发展计划,组织培训,加强日常指导检查实现领导。校党委组织部作为校党委在发展党员工作方面的得力助手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落实校党委文件要求,加强日常检查指导。为了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加强对所发展的党员质量的监控,凡属于发展硬件,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党校培训记录、推优等硬件条件由校党委组织部统一检查,而现实表现等软件指标由基层实施考察。授权党总支行使审批权,对拟发展党员的入党条件和发展程序进行把关,学生党支部对所发展的学生党员思想品德和现实表现负责,侧重考察其思想入党方面的指标。共青团系统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行使“推优”权。通过适度分权,使各组织权责分明、分工合作、扬长避短,形成较为科学的权限划分和工作机制。
要增强教育的一致性和针对性,发挥各单位在教育方面的优势和特长。通过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的一致性。在教育分工方面,要按照职权相当的原则,建立完整的培养教育网络,科学划分教育层次,由相关单位分工组织实施。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教育内容侧重点有所区别,各种培训班发挥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集中授课则更多地联系实际进行教育。在教育形式方面,要体现多样化,针对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现实,组织党的基本知识进行闭卷考试。在教育时机把握上,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思想普遍规律,利用各种场合(如纳新大会),把准学生思想脉络,提高教育实效。在教育手段上,要体现时代性,利用校园网建立网上党校,加强普及性教育,建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网站,实时接受咨询,解决学生疑难问题,借助电化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渠道。在阵地建设上,要充分发挥“两课”主渠道和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可建立学生社区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基地,为实施学生发展党员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在制定发展目标上,要兼顾需要和可能,按照入党积极分子的实际情况,既考虑发展速度、规模适中,又使确定发展对象有充分的可选择余地。
当然,学生党建工作要实现科学化建设,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首先是领导的重视。一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需要领导的支持,自上而下地加以推动,这是科学化建设的前提。其次是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配合。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单靠学校党务工作者的努力,远无法实现科学化建设。第三,要有经费的保障。科学化意味着对传统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意味着需要采用新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因此,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建设,不仅需要对软件进行科学化,还要加强硬件投入,才能确保科学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